当前位置 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提案公开 >> 内容
 
关于擦亮“常乐之州”城市名片,推动音乐“流量”变城市“留量”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4-01-04 浏览次数:  字号:〖
 

0086

民革常州市委员会

关于擦亮“常乐之州”城市名片,推动音乐“流量”变城市“留量”的建议

  今年以来,国内大型演唱会、音乐节持续爆火,演唱会、音乐节热度飙升,成为文旅复苏的“流量密码”。以常州为例,2023年累计举办各类营业性演出超1.6万场次,同比2019年增长18%,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新龙芒禾音乐节、太湖湾音乐节、潮流文化艺术周等大型演出活动22场次,场均参与人次近3万,总计吸引乐迷近60万人次,其中约80%的观众为市外乐迷,累计带动周边景点、酒店、交通等综合消费近30亿元。可见,演唱会经济已成为文旅产业破圈的重要引擎。演艺活动一头连着文旅消费,一头连着城市形象,跨城观演的热潮将带动“跟着演出去旅行”新趋势的形成,如何更好地将常州的文旅特色推到全国粉丝面前,让他们在听得心满意足之余,又能主动多呆一呆,多逛一逛,实现音乐“流量”变城市“留量”,是常州人需要花心思的地方。

  一是选址不合理引发居民不满。音乐节或一些其他大型演出活动可以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然而部分音乐节选址不当,将举办地点放在居民楼附近,深夜狂欢影响居民休息,带来一定负面舆论。例如,2023年9月30日,抖音用户“中吴映像”在自媒体平台上发出名为《我以为文化广场人够多了,直到常州潮流嘉年华音乐节》的视频,举证潮流嘉年华音乐节深夜扰民影响其休息,该视频下多名网友跟帖“中央花园的居民表示有点倒霉,润德半岛都听得到”、“太吵了、这几天被噪音吵得头疼”、“严重扰民、白天黑夜24小时不间断”。
  二是设备频出故障导致观众怨言。舞台是音乐节等演出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确保舞台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保障整个活动的顺利举办十分重要。然而,我市部分音乐节由于主办方疏忽大意,没有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导致出现演出事故,影响观演效果。例如,2023年10月1日,歌手刘宪华在常州参演嘉年华音乐节期间,现场音响及屏幕等演出设备频出故障,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表示,“主办方明摆着不尊重人”。2023年10月1日,抖音用户“宪IHenry才能亿点点”发视频《常州潮流音乐嘉年华不尊重艺人!不尊重观众!公开道歉!!侵犯消费者权益!要一个合理的解释》,痛斥该场演出的糟糕体验,多名网民跟帖吐槽“此次音乐节从凌晨等到早上五点”、“没有彩排,Henry上台大屏幕坏了,音响杂音很多”等。
  三是VIP门票超售招致乐迷负面评论。目前,大部分演唱会、音乐节为了提高收入,已经实行分区票价,有的VIP票价可以卖到普通区的两倍。部分不良主办方为了多赚钱,会对VIP区进行超售,导致区域内容纳人数过多,引发乐迷不满。例如,2023年10月2日,小红书用户“本地豆腐干”发表笔记称:此次太湖湾音乐节因主办方超售的缘故,导致VIP区非常拥挤,造成的结果是十几个二十几个乐迷中暑晕倒被抬了出去,众多观众向安保人员反映请求维持秩序,安保人员表示,人太多了挤不进去管不了。2023年10月4日,豆瓣用户“一朝一夕”发文称:这次太湖湾音乐节V区不知道卖了多少票,全是人,我和我朋友完全动也动不了,我们当时已经被挤到快缺氧了,很难受。
  四是出租车坐地起价抹黑城市形象。因多数音乐节地点较偏,众多外地乐迷会打的前往音乐节。这就导致在音乐节散场的时候,会有大量人群同时打车,众多乐迷需要在路边等很久才能等来一辆车。然而,有车来接都是幸运的,很多出租车会视行程远近“挑客”,拒载现象屡见不鲜,严重损害消费者体验,更抹黑了常州的城市形象。例如,2023年10月1日,小红书用户“1154131418”发表笔记称:常州真的不管一下出租车吗?十点看完音乐节回酒店,拦了一辆出租车,两公里要40元,问能打表吗?说打不了,要报销的话可以多给我几张。第二辆出租车问我去哪里,我说去某某路那边,大概两公里,走吗?司机问:你是常州人吗?我说不是。司机又说:那你说什么两公里?我说导航显示两公里。又问我多少能接受,我说平台是9—13元。司机报价15元,且也不能打表。我问了句,出租车不打表吗?司机就直接把车开走了。第三辆出租车也是如此。

  一是提高相关保障力度,凸显演唱会经济效应。在服务保障方面,着力加强演唱会场馆建设和已有场馆的修绪维护,完善配套硬件设施,提升接待能力;加强出租车行业整顿,提升演唱会涉及的住宿、餐饮、交通路线、旅游等方面的配套保障,开通演唱会专线公交;规定演唱会期间,凭演唱会门票均可免费乘坐公交车及地铁;可凭票在一些酒店享受会员价;考虑到观众的实际需求适当提供延迟退房、延长餐厅营业时间、免费接送等服务,让观众体会到城市的“温暖”。
  二是加快消费业态创新,激发文旅消费新动能。一方面,开展演唱会相关主题活动,释放观众的旅游消费力,抓住演唱会观众意犹未尽“没过瘾”的感受,在演唱会之后借机打造音乐节、咖啡节、美食节、啤酒节等相关主题活动,将粉丝集聚起来,继续办好演唱会的“下半场”,激发观众消费热情。另一方面,精准对接观众需求,通过融入美食、展览、电竞、动漫、露营等丰富元素,争取为乐迷带来“一站式吃喝玩乐购”的游玩体验,从而集聚粉丝流量,促进文化与消费业态的融合。
  三是创新营销模式,推动音乐 文旅深度融合。抓住新龙芒禾音乐节、太湖湾音乐节等IP品牌落地的机会,借助音乐节带来的流量,充分利用各类平台尽可能多地展示本地文商旅游资源,进一步推动消费。比如,为演唱会、音乐节观众准备具有本地特色的定制文创伴手礼;推动演唱会、音乐节与旅游业联动发展,推动演出方、本地景区及餐饮娱乐场所等配套产业打出一套“组合拳”,提供诸如“演唱会(音乐节)门票免费游常州”“演唱会(音乐节)门票优惠品常州美食”等的一揽子优惠措施,努力把“过路客”变“过夜客”、“头回客”变“回头客”,更好实现常州文旅与八方游客的双向奔赴。

文广旅局

提案

办理

答复

  A

  公开

  

  

  

  

  

  常文广旅复〔2024〕62号

  

  关于对常州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提案

  第0086号的答复

  

  民革常州市委员会:

  民革常州市委员会提出的《关于擦亮“常乐之州”城市名片,推动音乐“流量”变城市“留量”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2023年,常州顺利举办大型音乐节、演唱会22场次,吸引乐迷超过60万人次。据大麦平台和灯塔专业版数据,常州位列2023年“全国音乐节票房”和“音乐节想看用户城市"两个榜单第一,为常州带来近60亿元的文旅消费。2024年,长荡湖芒禾音乐节、新龙潮流音乐节、凤凰传奇演唱会、第八届太湖湾音乐节相继开唱,更是带火了常州“青春乐都”IP,网络话题热度居高不下,城市品牌形象、知名度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建立协作机制,优化文旅营商环境

  年初,市政府办牵头建立了《常州市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管理市级协作机制》,协作机制成员由文旅、网信、公安、城管、交通等8部门组成,明确了风险研判、舆情监控、协同监管等6方面主要任务,同时也明确了各部门在演出活动中的职责。通过协作机制提高相关保障力度,达到进一步优化文旅营商环境的目的,更好的解决以前演出活动中暴露出的问题。其中体育部门将加强演唱会场馆建设和已有场馆的修绪维护,完善配套硬件设施,确保场馆设施、设备和场地状态良好;交通部门针对拒载、挑客等服务质量问题,将强化出租汽车市场监管,加大现场执法力度,及时受理乘客投诉举报,依法查处出租汽车违法违规行为。督促网约车平台和出租汽车企业严把驾驶员准入关,对驾驶员加强政策法规、职业道德、服务规范、安全运营等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提升驾驶员的职业素养和服务意识;网信部门将加强与相关重点部门的沟通协作,完善网上舆情一体化处置机制,稳妥处置涉音乐节、文艺演出网络舆情,积极营造常州文旅良好形象。

  二、举办特色活动,激发文旅消费新动能

  聚焦“龙年游龙城”主题,紧扣“五一”“十一”等时间节点,策划推出各类新兴文旅产品。运用短视频等手段增加曝光度,打造沉浸式、数字化文旅消费新场景,探索“体验展音乐节”,开展贴近年青人消费喜好的露营、潮牌发布会等活动,实现“音乐”多元场景的消费模式,切实把流量转化为“留量”。商务部门将持续推进“江南美食之都”星级示范餐厅、特色美食集聚区评选,培育有内涵、有故事、有温度的江南饮食文化名片,同时将进一步丰富音乐节期间餐饮消费供给,把音乐节与江南美食节等重点系列活动有机结合,鼓励全市老字号商户、特色非遗商户、文创潮流商户积极参与音乐节,通过搭建老字号主题简市集、举办美味品尝和手作体验等展示常州文化和老字号企业风采,将“江南美食之都”与“青春乐都”城市名片有机结合,发挥合力。

  三、创新营销策略,推动音乐文旅深度融合

  聚焦“太湖湾”和“新龙”两大音乐节品牌,进一步增强音乐节的多元属性,利用音乐节人流量,在整个音乐节场地及周边精心规划具有常州旅游特色、常州文化的展示内容,加深对常州的城市印象,加大常州文旅推荐力度;充分借助互联网文化产业,通过文学、动漫、影视、游戏、直播等新渠道与科技、创意、研发、数据等新要素的结合,加大户外音乐节品牌对历史文化、风景旅游、风俗民情等本土要素的深度挖掘;加大文旅惠民政策,音乐节期间持续推出免费接驳车、降价停车、道路交通引导、外地来常游客公共交通免费坐、优化公交路线、延长地铁运营时间、旅游直通车、半价游景区等惠民措施。

  

  签发人:严俊

  经办人:张凯

  联系电话:85682524

  

  

  

  常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2024年6月7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州市委员会
苏ICP备05003616号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