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提案公开 >> 内容
 
关于推行“小班化”及特色化教学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4-01-04 浏览次数:  字号:〖
 

0099

丁奕等9人

关于推行“小班化”及特色化教学的建议

  近年来,出生人口下降,入学率逐年下降,多地出现民办学校关停、出台教师退出机制和无编制招聘,带给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最大思考,或许就是推广“小班化”、特色化教学的时代来了。

  1、出生率降低,入学咨询大幅度减少。近年来我国的出生人口数量是一个下滑的趋势。其实早在2015年已经有下滑的苗头,随后国家实行二胎政策,后续两年出生人口虽有抬高,但“二胎”热度之后,年轻人生育意愿明显不足,出生人口再次回到下滑的趋势,直至今日。因此形势逆转,未来大概率将出现学校“抢着要学生”,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2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8.92万所,比上年减少5610所,下降1.90%。专家称首轮闭校潮即将到来。部分学校负责人反映,2023年春节刚过,学校就担心秋季的招生计划能否完成。实际上,从2022年开始,部分小学特别是农村地区学校便开始出现招生难,今年新生源将进一步下滑。
  2、班额大幅缩小,计划招生数量进一步下降。某民办幼儿园反映,2022年9月开学时,原计划招生4个小班,实际只开了3个,其中两个未满额,第三个到10月份才勉强满额正常开班。目前,该幼儿园今年生源比去年更少,只计划开3个班,初步估算招不满。另据网络调研,不少地区的民办学校新生数量不足百名,无法参考之前的开办规模进行分班,连租金都不够支付,更遑论老师工资和其他应付费用。出生率骤降导致的生源减少和不断上涨的办学成本,这些困难难以克服,一些学校尤其是民办类学校开始被迫裁员、甚至宣布正式终止办学。
  3、教育资源不均衡、本地生源大量流失。与市区名牌、优质等社会热门学校相比,包括乡镇小学在内的农村小学缺乏更好更优的教学环境和质量,竞争力明显不够,在目前状况下更是对本地学校的招生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形成好学校一位难求、农村地区学校招不满的现象。近年来,许多农村地区居民在市区买房,也是导致一部分学生流失的重要原因。以魏村街道新魏幼儿园为例,本地学生只占比48%,52%的学生为外来务工子女。

  1、采用小班小校式的“小而美”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加人性化、个性化和灵活多元的教学方式,培养有创新能力的未来人才。未来一段时期,人口变化将为学校缩小班额带来重要契机,适龄学生数减少,恰是我国提高学校办学标准,推进小班化教学的契机,可以调整相应的师生比、班级组织、班级管理、教学方式等要素结构,让学生在学校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处于中心位置,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与教师交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适性的个别化指导,有更多机会实现个性化发展,老师有更多精力关照到每一个孩子的特质,逐渐彰显出小班化教育的内在特质以及功能发挥。
  2、推行个性化、特色化教学。乡村小学结合地域特色可以开展非遗、农耕文化等特色“乡村艺课”。同时,也可以根据国家关于加强劳动教育、体育锻炼的部署要求,校本化开发特色课程,立足学校实际,制定“学校劳动建议清单”、“家校运动锻炼清单”等,将劳动教育、体育运动融入日常校内外生活和学校教育的相关课程,全方位打造融基础性、实践性、选择性、整合性和时代性为一体的特色课程体系。
  3、注意教学资源的优质平衡配置。目前包括乡镇小学在内的农村小学有部分可能已经小班化,但这并没有得到优良的教学质量。有的小学整体规模过小,学生太少致思想教育、社团活动、体育比赛等都无法开展。建议加强乡镇学校优质老师的配比,落实待遇方面保障机制,将交流到乡村和乡镇学校任职任教的教师纳入乡村教师岗位生活补助和乡镇工作补贴范围。借助信息化手段开设同步课堂,也可利用远程互动平台将课程资源送到小规模学校。

教育局

提案

办理

答复

丁奕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推行“小班化”及特色化教学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几年,由于城镇化的发展、人口的流动,主城区义务教育学校片区学龄人口持续增加,优质资源供不应求,学校很难缩小班额。而部分农村学校、办学质量不理想的学校,班额已经大幅缩小,规模上已经接近小班化,但这并不意味着更好更优的教学质量。

每年,市教育局广泛开展调研,通过大数据对城市、乡村学校未来各学段入学规模、教师数量进行预测和调控,指导部分地区适当提高学校办学标准,适度降低班额,提高师生比,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缩小区域间的差异。

一、探索小班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依据国家的政策文件要求,常州市教育局始终以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需要的核心素养为宗旨,加强学校课程建设、教学方式改革、教师发展、教育综合评价改革等领域的研究和指导,着力于研究未来小班化后基础教育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问题。引导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差异,注重因材施教,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二、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促进区域资源均衡

一是完善城乡统一的教师招录机制。争取各区编办、财政、人社的支持力量,通过制定优秀人才奖励政策和特需人才招引办法,加大力度吸引优秀毕业生投身乡村、扎根乡村。二是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和地位。调整教师基本工资标准并兑现到位,落实乡镇工作补贴,实现乡镇教师全覆盖。三是努力打通教师晋升通道,改进乡村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条件和程序办法。

三、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一是打造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平台。优化“名师工作室、乡村骨干培育站、优秀教师城乡牵手、优秀教师跟岗锻炼”等四个乡村教师发展平台,加大优质资源对乡村学校的辐射,为乡村青年教师发展助力。二是优化教师交流轮岗制度。通过开发信息化双向选择“选岗”平台,实现教师个人申报、学校适配、区域调整,推进交流轮岗的科学性、适切性、合理性。2023年,全市交流轮岗教师 2431名,其中城镇学校向乡村学校流动教师366名。三是共享教育优质资源。加快建设和应用优质教育资源平台,推动城乡共享优质资源,为城乡中小学生开展线上学习、教师网络教研提供了优质资源。积极开展信息化应用能力培训和竞赛活动,大力促进农村教师专业提升。

签 发 人:完利梅

经 办 人:邓小进

联系电话:85681378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州市委员会
苏ICP备05003616号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