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市政协就“关于构筑常州绿色发展新屏障,推进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的建议”召开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市政协副主席史政达参加活动并讲话。
当天,史政达一行实地考察了江边污水处理厂四期生态安全缓冲区。江边污水处理厂是我市最大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四期生态缓冲区位于厂区北侧,污水厂尾水经湿地生态净化后再排放至长江。项目建成以来作用显著,可进一步降解常规污染物排放量CODCr 262吨/年,氨氮20吨/年,总氮35吨/年,总磷1.5吨/年,并作为污水厂与自然河道之间的过渡段,发挥生态系统的修复作用,实现“准自然水体”回补河道地表水的目标。该项目被纳入《省生态安全缓冲区典型案例》,并和溧阳市天目湖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示范项目被评为省生态安全缓冲区项目。
大家现场看到,项目在湿地净水的基础上,构建了樱花堤、红枫堤、水上森林和沉水植物等特色景观,提供了别具特色的半开放式水景休闲空间;同步建设了集科普、宣传、教育、休闲功能为一体的邻里中心一座,进一步实现污水厂与周边环境的融合,与市民共享绿色发展成果。
自2020年全省启动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以来,我市重点围绕长江、太湖、滆湖、长荡湖、天目湖、京杭大运河等重要敏感水体,同时结合我市长江大保护、生态绿城、两湖创新区建设等热点,统筹推进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项目。2020-2021年,我市建成7个生态安全缓冲区项目,今年计划建设滆湖“以渔控藻”生态修复项目等4个生态安全缓冲建设项目,目前正按照序时进度加快推进中。
提案者九三学社常州市委对生态环境局等主会办单位所做的工作非常满意,同时建议要进一步科学研判全市污水处理能力,研究如何发挥更大社会效益,助力“两湖”创新区建设,要总结我市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的成果,加强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不断提升生态安全缓冲区项目建设水平。
史政达充分肯定我市推进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取得的成果,并提出格局要放大,正确处理好生态缓冲区建设和资源要素之间的关系,全力支持生态缓冲区建设;方案要精准,结合自然禀赋,因地制宜制定方案,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隔离带;形式要灵活,积极利用“口袋公园”的理念,多形式的提供生态产品;成果要转化,充分发挥生态安全缓冲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断满足广大市民对生态产品的需求;推广要支持,通过政策引领、配套支持,营造齐心协力改善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黄钰 王晓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