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重要会议 >> 全体会议 >> 十四届五次会议 >> 要闻 >> 内容
 
奋力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大会发言摘要
发布日期:2021-01-15 浏览次数:  字号:〖
 

整体布局 统筹推进 让美丽乡村从“试点先行美”到“全域持久美”

统筹推进

让美丽乡村从“试点先行美”到“全域持久美”

民革常州市委提出,2017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中央、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要求,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调研发现,美丽乡村建设还面临着由于资源差异带来的发展不平衡、建设资金“症结”难以纾解、资源要素流通存在“肠梗阻”等三大难题。

高质量推进常州美丽乡村建设,应着眼整体,谋划长远,切实从规划、体制、配套政策统筹推进,加快从“试点建设”提速到“全域推进”,从“先行美”延续到“持久美”。

建 议

一、规划先行,打好美丽乡村建设底稿。明确村庄分类及发展指引,守好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修订完善全市村庄发展规划;推进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推进全域“山水林田湖村路”精细化整治;高质量推进农业产业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大力推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农产品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创建,探索“乡村+旅游”特色产业道路,探索农产品订制、农场订制等新业态。

二、拓展渠道,理顺美丽乡村建设长效机制。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多元吸引社会资本,统筹安排各类专项扶持资金,构建资金使用监督机制;优化农村资源资产配置,优化农村建设用地管理环节,盘活低效用地,增加村庄资产和收入;强化建后经营和管护,引进社会和工商资本参与村庄经营,落实各级管护责任。

三、破立并举,盘活乡村宅基地“沉睡资产”。突出规划引领,有力有序推进农民集中居住,修订完善宅基地有偿退出细则;建立土地发展权激励,加快安置房的确权及发证兑现,为农民提供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规范基层政府的实施方案和执行程序,严格实行“双控”标准。

四、引才招贤,汇聚美丽乡村人气人脉。千方百计“引”才,吸引离土乡贤哺乡、科技人才下乡、旅居人才驻乡、打工青年返乡、优秀大学生来乡投身美丽乡村建设;精准路径“育”才,对农村基层干部、致富带头人、种植养殖大户、能工巧匠等进行分类分层培训,成立“校地合作”农民大学,开办乡创学院,探索“互联网+农业”创新创业;知人善任“用”才,给予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空间、条件和配套政策,发挥“乡村能人”的“领头羊”作用,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提高校园食堂安全能力水平 保障师生生命健康与社会和谐稳定

民盟常州市委提出,近年来,常州在校园食堂食品安全上不断加强日常监管,筑牢校园食堂安全防线,保障全市376家幼儿园和392家中小学69.5万名在校师生的用餐安全,取得了一定实效。

目前,全市部分学校仍存在重视不够导致内部管理不到位,运营情况差异大,食材质量验收难等问题。政府各部门对校园食堂安全的监管力度不一、协同不畅,出现食堂监管合力难的问题。

建 议

一、健全各项机制,严格落实责任。落实责任机制,落实以校长、园长为第一责任人,食堂实际运营者为第二责任人的校园食堂安全责任制;严格准入机制,把保证食品安全作为承包合同的重要内容;深化陪餐机制,全面启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集中用餐陪餐制度,鼓励学校邀请家长进校园陪餐;完善信息公开机制,深化“阳光餐饮”建设,推行食堂等级评定制度;健全协同监管机制,定期对校园食堂开展联合监督检查,加快“阳光餐饮”“农产品质量追溯”等平台的数据对接、共享,发挥好检察机关公益诉讼职能。

二、加大财政投入,保障食堂运营。将校园食堂建设列入财政预算,完善食堂硬件设施和配套设施,确保校园食堂功能完备,符合食品卫生安全标准,推进校园食堂标准化进程;建立健全校园食堂财务管理制度,规范食堂收支行为;鼓励学校自建食堂或委托有资质的公司经营管理食堂,逐步调整经营方式,向“公益性”食堂方向转变。

三、探索配送改革,实现全程可溯。借鉴无锡、苏州市以食材集中招采、配送为突破口开展校园食堂治理改革的经验,探索建立由国企统一负责的食材供应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应急配供体系和价格调控体系,探索更科学的按需配送模式,制定“校园食堂菜谱”,规划相应产品需求,基地按需匹配生产并实现全程可追溯配送。

四、加强宣传教育,实现社会共治。注重宣传引导,强化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的宣传普及,提升师生食品安全意识;探索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强化社会共治,调动学生家长、行业组织、第三方机构、新闻媒体等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成立安全监督志愿者团体,有效补充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监管手段。

重规划 促融合 强支撑 推动常州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民建常州市委提出,加速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是中共常州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十三五”以来,通过推进集聚载体建设、平台经济发展、产业对接融合、改革创新试点、人才引进培养五大建设工程,常州市生产性服务业总体上呈现出向上的发展态势,但仍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缺少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界定与统计分析;现有生产性服务业个体规模体量偏小、服务能力偏弱;虽有针对生产性服务业的规划,但落地效果并不理想;营商环境与周边先进地区相比较存在一些差距;服务领域不能贯穿整个制造业价值链,高端高技术服务业欠缺;缺乏龙头企业,资源整合、产业对接、公共服务等集聚区功能较弱。

建 议

一、加强规划。建议由政府规范统计口径,摸清家底,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进行一对一服务,切实优化营商环境;高起点规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打造常州的集聚区品牌;有重点地引进、培育和壮大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检验检测产业、工业设计、广告创意等高端服务业,形成协同生态体系,构建长三角地区特色鲜明的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和特定产业发展研究院。

二、推进两业融合。将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列入各区镇及其领导班子的城市高质量发展考核;鼓励制造业龙头企业依托核心技术和完整产业链,形成生产性服务业集团化、网络化、品牌化经营,同时由生产制造向工程建设、电站运营管理、产品检测和认证等“一揽子”服务提供商转型;成立生产性服务业和集聚区联盟,支持产业链协同发展;发展服务衍生制造,鼓励电商、研发设计、文化旅游等生产性服务业,通过委托制造、品牌授权等方式向制造环节拓展。

三、健全支撑体系。优化政务服务,推动企业向价值链高端转型发展;强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的作用,利用集聚区发展引导资金重点扶持先导性、成长性产业发展;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由多部门协同制订生产性服务业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激励政策,保障相关人才在落户、优先购房、购(租)房补贴、子女入学、医疗等方面享受相应待遇。

聚力名校培育工程 引领在常高校与城市协同发展

民进常州市委提出,高校因城市而兴,城市因高校而盛。一座富有创新活力的城市往往拥有实力雄厚的高等院校。当前常州迫切需要一流水平的高校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撑。围绕常州建设“五大明星城”,以常州大学建设高水平地方领军型大学为战略重点,引领在常高校实施“城校协同发展战略”,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具有十分广阔的空间。

建 议

聚力常州大学的名校培育工程,深化省市合作共建,将常州大学打造成与常州国际国内地位相应的高水平地方领军型大学,引领带动江苏理工、常工院等在常高校与城市协同发展,为常州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人才基础。

一、尽快按照未来学校发展的需求和办学模式,规划在常高校办学用地,并为后续发展预留足够空间。就常州大学而言,建议以西太湖为主校区,同时规划建设常州大学附属幼儿园、附属九年一贯制实验学校,为大学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创造条件,大力促进周边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二、实现人才“联引、联育、共享”,带动城市创新发展。建议设立“高层次人才引进基金”,根据引进人才的学历给以市政府层面额外的安家资助;设立“基础研究奖励基金”,对在常高校教师获得国家级研究项目给以市政府层面额外奖励;设立“研究生奖学金”,以利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同时有利于对外宣传、树立常州城市形象;建立高端人才信息库、海外人才信息库,加大校地双方人才多种形式的交流力度,推动实现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融合。

三、优化在常高校学科的设置和专业结构,提升产业需求的契合度。在学校层面,推进学科与地方产业对接、融合,以优势学科集群推动培育高端产业集群。在政府层面,积极引导常州高科技企业、科研院所与在常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服务企业发展能力与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建立起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区域协同创新体系。

四、加强重大载体建设,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支持大学科技园建设和发展,并依托高校现有高端创新平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开展精准研究,培养工程师及研究生,并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基综合基地上下功夫。

打造孟河医派品牌特色 推进我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农工党常州市委提出,常州地区历代名医辈出,尤其是清代以来形成了中国医学史上著名的孟河医派。近年来,我市优化孟河医派传承创新的政策环境,加强孟河医派传承创新人才培养,努力探索常州特色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模式。

但是,我市孟河医派传承创新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对孟河医派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对孟河医派的资源整合不够,孟河医派的应用和研究能力还不足,孟河医派在健康常州和明星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未充分发挥。

建 议

一、完善孟河医派传承创新发展的顶层设计。全面落实好《常州市孟河医派传承创新工程实施意见》,坚持“大健康”发展理念,将建立孟河医派做为常州中医药发展的一面旗帜,聚各方之力、集各方之智,优先培育,重点扶持。

二、搭建孟河医派传承创新的发展平台。打造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搭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制剂开发平台,搭建高水平的临床和科研应用平台,突出孟河医派文化品牌优势,采取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地理标志等方式保护孟河医派中医药文化。

三、推进孟河医派的跨界融合发展。推进中医保健事业的产业化进程,设立孟河医派发展基金,支持与中医药相关的科技企业发展;推动建立中药材、中成药、中药饮片生产流通使用全过程信息化追溯体系和经营企业诚信体系;扶持“一带一路”中医药服务贸易、养生保健、健康旅游、健康养老等新兴业态,深度挖掘孟河中医特色小镇的核心吸引力,招引中医药产业项目和人才落户,打造特色中医药旅游养生小镇。

四、大力培养新时代孟河医派临床名家。引进国内孟河医派的名医大师来常州坐诊带教,加快本地优秀青年医师和中青年骨干的选拔和培养,鼓励孟河医派的专家向基层辐射,为市民健康保驾护航。

五、擦亮常州新时代的城市名片。挖掘孟河医派四大家共同的医德高尚的价值观,挖掘孟河医派经典名方,充分利用“孟河医派+”的影响力,推动孟河中医走入校园,借助“一带一路”扩大孟河医派海外影响力,为人类健康共同体贡献力量。

推动政务数据融合共享 助力“五大明星城”建设

致公党常州市委提出,近年来,我市加快推进政务资源融合利用共享,基本建成了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智慧政府建设初见成效。围绕“让数据多跑路,企业群众得实惠”目标,推动大数据归集融合,提升便企利民水平,促进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为“五大明星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但我市政务数据融合共享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顶层设计缺失,“数据烟囱”林立;二是协同联动不足,存在“服务真空”;三是侧重行政推动,应用功能“量大质低”;四是支撑保障欠缺,运营维护后劲不足。

建 议

一、步步为营,强化顶层设计。对上保持步调一致、标准一致、架构一致,同时我市也应做好政务数据共享融合的长远规划,预留对接空间。逐步取缔部门间自有数据归集交换渠道,以省市两级共享交换平台为“主渠道”。强化人才、资金保障,进一步加大对大数据产业和应用示范的引导支持。

二、息息相通,细化分类管理。基于国家、省大数据发展有关标准,完善我市大数据产业发展标准规范体系。加快推进资源集约共享,集中打造全市基础信息系统,积极拓展公共数据共享交换;强化对各部门电子政务项目的统筹,严控新建项目,清理“僵尸系统”;加强政务数据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完善的权限管理制度和访问控制制度,切实保障政务信息资源在传输和共享交换时的数据安全。

三、心心相印,深化产业发展。既要明确产业方向,加强人才引进和部门协同,对相关企业和产业进行深入梳理,结合我市大数据产业布局和骨干企业发展实际,尽快形成大数据产业发展总体思路;还要强化产业对接,充分挖掘我市智慧城市及相关数据资源,在数据交易市场、产业数据应用等领域开展项目对接,形成一批合作成果;也要扩大产业规模,以电子政务云为基础,引入更多的本地企业和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增强常州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最后要鼓励与社会数据共享共用,促进融合创新与交易流通。

四、口口相传,优化场景体验。可以围绕已开通的应用平台,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加大宣传推广,提高民众的知晓率和接纳度,同时健全问题发现处置机制,进一步强化部门绩效考核。

智慧公共安全 赋能平安常州

九三学社常州市委提出,随着5G、新基建等新一轮前沿科技推动,现代城市管理和城市建设中的人工智能中枢应运而生,今年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印证了“城市有大脑、管理更智慧”。常州是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之一,在电子政务、城市管理等多领域建设取得良好成效。但是,我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智慧化建设还存在着智慧智能应急管理体系尚未构建、应急指挥联动短板凸显、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发展滞后、多元化专业人才队伍缺失等问题。

建 议

一、推进一体化建设。以建设安全发展示范城市为引领,根据机构改革与应急管理工作要求,统筹推进智慧城市框架下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一体化建设。深化各级各类应急预案修编完善,加快形成多层次、广覆盖、衔接配套的应急预案体系;依照国家智慧城市建设标准统一各业务单位系统接口,促进资源融合、信息交互;进一步健全领导机构决策指挥、办事机构综合协调、各部门分工负责、条块衔接配合的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工作机制。

二、深化扁平化改革。强化“双维度、多线性”的城市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思路,厘清市-辖市(区)-镇(街道)-社区(村)-企业等层级管理权责,推进组织结构扁平化改革。完善层级网络,建构应急平台体系,规范响应程序。

三、实施“双轮”驱动。坚持政府主导,群防群控,以应急管理主管部门为核心,实施公共安全行业培育和监管“双轮”驱动。建立完善应急物资装备信息化管理制度,强化应急物资储备系统,强化科技支撑体系,充分发挥联动部门、公共企业、非营利组织、社会群团的协同作用,将具有法定社会职能的第三方服务机构、社会团体及服务产品植入城市治理体系。

四、健全人力资源保障。强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应急、管理、救助及相关辅助的专职人员和志愿者培育引荐。对标“全灾种、大应急”需求,坚持战斗力标准,推进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育管理;建立健全社会救援力量发展保障措施,完善国家综合性救援队伍、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与社会救援力量的联训联演机制;鼓励引导规范社会救援力量有序参与应急救援行动,努力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工作格局。

重服务 重普惠 重特色 提升中小民营企业创新能力

常州市工商联提出,民营经济是我市的“底盘经济”,面广量大的民营中小企业是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在向智能制造高峰攀登、新旧动能对接转换中,我市中小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正成为科教创新明星城最为关键的内在要素。在我市创新动能提速的过程中,还存在支持中小企业的创新政策普惠性不够,部分企业在研发投入、自主创新方面有心无力,创新人才培养的规模和层次还不够等短板。

建 议

一、优化中小企业营商环境,重在服务。加强对“新经济”工作的领导,根据我市新经济业态的实际情况,加速新经济赋能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加快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鼓励各地各行业各部门出台引导新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组合拳”。再降制度性交易成本,优化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清理和规范各类中介影响公平交易的不良行为。推进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创新,加大金融定向支持和金融支持政策落实的监督评估力度,鼓励中小民营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发展壮大。

二、构建创新服务平台,重在普惠。政策信息更加透明,落实好我市一系列支持企业创新的政策,完善技术创新财政税收补贴、减免措施,切实降低企业的创新成本;相关职能部门加强联动,针对人才、项目及创新型公司落地等多种奖励政策,精准介绍和讲解,提升企业对政策的知晓率。人才引育更加务实,加强企业家素质培训,引导企业家树立创新价值理念、增强创新发展本领,建设平台化市场化高端人才引进机制。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夯实大数据基础,促进公共资源、市场资源、科研资源、信息资源深度融合高度整合。

三、攀升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平台高地,重在特色。强化智能制造示范区引领,集聚国内外先进技术、高端业态,建强常州特色的中小企业创新生态和创新载体。积极参与区域创新协同,在长三角区域内实现人才资源、项目资源、科技资源的高效整合。加大力度支持中小民营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高端创新平台,引导中小民营企业紧扣产业链、价值链,逐步过渡到联合创新、源头创新。整合多方资源,成立专门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的扶持、过程监督、结果评价。

加快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 有效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融合

常州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提出,我市在谋划“十四五”发展规划时,更加突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加快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能够引导优势要素和创新资源更多地向科技创新型企业集聚,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是常州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对于引导产业升级、建设国际化智造名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我市在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方面,精准施策、强力推进,取得了显著的创新效果。但同时也存在短板,主要表现为:顶层设计统筹谋划不足,部门间尚未形成有效合力,政策体系难以支持长远发展,梯队建设创新能力急需提升,生态圈建设创新资源利用度不够等等。

建 议

一、提升发展理念,精准定位高企发展路径。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打造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加大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把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重中之重。

二、全面协同推进,积极打造科创企业体系。实施梯队培育,高度重视双创载体建设,逐步建立健全覆盖企业初创、成长、发展等不同阶段的政策支持体系;结合我市重点培育的产业链,开展科技招商,构建创新与产业共同体,加大与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合作,利用其大数据平台筛选出效益好、潜力大、成长性高的企业,建立高级设备后备库。

三、健全政策体系,加快促进高企高质量发展。着力完善高企培育支持政策,加强统筹协调,支持高端服务机构提供专业化优质服务,激发更多市场主体对高企的认同和追求。

四、培育创新主体,充分激发市场经济内在活力。加大市财政对企业研发支持力度,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实施产业结构提质升级,组织开展重点“卡脖子”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建设一批全国一流、全球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同时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做出研发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五、坚持创新引领,不断优化高企培育生态。推进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推动创新创业要素向全市辐射和溢出,布局一批重大创新平台,构建更加包容的新产品准入监管机制。

文化赋能老城厢复兴 唱响“常州,教我如何不想她”

秦益霖委员认为,近年来常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整体形象的打造,着力建设文旅休闲明星城,推动常州老城厢复兴。这是一个战略性、系统性、时代性很强的工作,需要跳出常州看常州,需要高位的顶层设计,需要对常州文旅产业发展进行认真总结和梳理,更需要思维认知的升级,从局部思维升级到系统思维,从资源创造思维升级到文化赋能思维,从建设思维升级到运营思维。

建 议

一、用文化赋能理念升级产业发展模式。一直以来常州文旅产业发展最擅长、最得意的模式是“无中生有”的资源创造型模式,而老城厢的复兴需要从资源创造型向文化赋能型转型升级。要通过文化赋能鲜活城市人格精神,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进入新境界。

二、提高春秋季子文化与城市文化的耦合度。要有主题地加强常州历史文化的系统梳理和挖掘,有主线地加强文化脉络的勾联,有高度地打造常州城市IP,用春秋文化赋能常州文化,提到常州就想到春秋,提到春秋就想到常州。

三、用文化IP运营模式推动老城厢复兴。老城厢复兴是一种基于文化的根植、文化的再造、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运用IP运营的理念,高维跨界整合现有各类资源,打通青果巷、红梅公园、古运河、运河五号、红色纪念馆等运营主体间的障碍,共建“传统+现代”交融的文化发展生态圈,发挥好市场的力量去推动、去生成、去发展。

四、用常州文旅休闲产教融合赋能平台带动产业迭代。常州是江苏唯一的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应整合好全市资源共同开展文化挖掘、文化IP打造、人才培养、社会服务、运营推广五大赋能平台的建设,加强老城厢复兴与五大赋能平台之间互动。

五、用融媒体矩阵讲好“常州,教我如何不想她”的故事。“常州,教我如何不想她”是一个很好的城市形象宣传语,需要讲述常州独特的人文魅力故事来串联其与“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常乐之州”的逻辑关系,可以用“民族大义之大气、实业兴邦之骨气、精致生活之文气、满腹诗书之才气、创意无限之神气”五大气场来给常州城市画像。

(供稿:唐文竹 朱雅萍 郑雨露;编辑:郑萱)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州市委员会
苏ICP备05003616号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