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重要会议 >> 全体会议 >> 十四届三次会议 >> 要闻 >> 内容
 
委员问政2
发布日期:2019-01-24 浏览次数:  字号:〖
 

 

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

问题提出

委员何广平等7人提出,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但近年来,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突出,水土污染、固废污染严重,镇村结合部脏乱差,长效管理机制不完善,治理责任的落实没有到边到底,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建议

1、立足重大战略,加强规划编制。重点对产业发展、村镇配套建设、村容村貌整治等方面的环保要求作出明确规划,从根本上转变过去环保工作重城市、重工业,轻农村、轻乡镇的局面,逐步实现环境权益城乡均等化。

2、突出综合治理,整治污染源头。解决农村村域面积内的河湖环境问题,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全面开展对生活垃圾的统一收集处理以及水源地保护、生态修复、控制水土流失等综合治理。

3、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严格控制重污染企业和落后产能向农村转移,大力推行农业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最大限度地实现农业生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加强对农村现有中小企业的工业污染整治。

4、完善体制机制,落实常态治理。明确治理的目标任务和各级各部门的主要责任,加大对农村环境违法行为的执法、监督和打击力度,注重多方筹资用于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宣传教育,逐步提高老百姓的环境意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健全奖励激励制度,助推生活垃圾分类

问题提出

民革常州市委提出,家庭垃圾分类是生活垃圾分类整个系统的“最先100米”,也是制约全市生活垃圾分类能否实现减量的关键点。如何调动广大居民主动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制定并严格执行奖励激励制度无疑是最好最有效的办法。

建议

1、建立奖励激励机制。建议借助大数据技术,以居民身份证或社保号为基础,建立家庭生活垃圾分类“绿色账户”,推行生活垃圾分类积分制,制定具有操作性的分类兑换积分细则。

2、配套规范约束措施。着重加强法律规范的强制性与可操作性,如修订我市物业管理条例,将垃圾分类强制纳入物业企业服务协议内容,加大分类工作法律保障。

3、理顺管理体制。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尽可能由环卫部门总负责,并对收运处置的市场准入、运作模式统一口径监管,保证各部门数据可以综合运用。可设立“垃圾回收日历”,同时,明确居委、物业、业委会以及政府采购服务的第三方的配合协调责任,签署责任书等共同协调推进。

4、试点推广智慧分类模式。试点投放垃圾智慧分类系统,通过技术实现垃圾自动识别和称重、生成居民专用二维码或条形码、扫码投放居民绿色账户标签的垃圾袋等,同时借助智慧系统优化垃圾收集功能,如“餐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独立分类且做到“日产日清”、回收垃圾可定点定期集中清运等。

5、加强宣传和监督。进一步加强生活垃圾分类的意识教育和宣传引导,构建全方位监督体系,如设置垃圾分类督导员随机检查建立绿色账户的垃圾袋是否粘贴二维识别码等。

推动3岁以下幼儿托育服务体系发展

问题提出

妇联等两个界别的委员提出,当前,婴幼儿的照料服务已成为制约我市育龄女性生育二孩的重要因素,许多家庭面临“不想生、不敢生、托育难”等问题。目前我市3岁以下幼儿托育服务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托育服务供需矛盾突出、监管缺失、托育机构鱼龙混杂、公益性不足、从业人员专业性不足等。

建议

1、强化政府引导,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管理体制,明确本市托育机构的主管部门,制定3岁以下幼儿托育机构(或托育点)的设置标准和托育机构管理办法,建立起由教育、卫生健康、市场监督管理、民政、财政、公安消防、工商税务、住房建设、发展改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自然资源、综合治理、工会、妇联等有关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形成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协同推进的综合管理机制。

2、统筹各方资源,建构多元托育服务体系。将托育服务纳入社区服务体系,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托育机构,推进托幼一体化工作。

3、加强教育培训,优化托育服务人才队伍。制定严格的托育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审核制度,加强对托育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做到持证上岗。加强对托育服务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依托本市多种资源定期开展在职培训,提升在职人员的托育服务水平。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州市委员会
苏ICP备05003616号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