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提案公开 >> 内容
 
关于创新推进城市长效综合管理工作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4-01-15 浏览次数:  字号:〖
 

0328

曹成贤等8人

关于创新推进城市长效综合管理工作的建议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城市治理,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关系着如何满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高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水平,落实城市长效综合管理,关系到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市民高品质生活。
  2006年,常州市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确定为全国数字化城管第二批试点城市。2008年,常州的数字化城市长效管理运行平台和管理体系建成运行,并通过住建部专家组验收,从此走出了一条以信息管理为基础、以数字管理为手段、以长效管理为目标的城市管理新路子。

  1、常管理存在“松懈化”。全市城市管理水平不均衡,市区的主要道路、重要节点、商业综合体周边区域整体整洁有序,管理较到位。但是部分安置小区管理不达标,环境脏乱、飞线充电、乱张贴涂写等问题较多。部分城市郊区、两区交界处、背街小巷等地管理仍较粗放,甚至有长期失管区域,绿化带里垃圾、宠物粪便等问题频现。
  2、长效管理存在“突击化”。从城市长效综合管理日常考核情况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红黑榜”暴露的问题,反映出部分地区的管理工作不能做到常态化。有的时段管理松懈,比如街面秩序白天管理规范,但早晚时段流动摊贩较多,市民反映个别学校门口流动摊贩多,影响道路交通,夏季在十字路口占道经营的水果摊妨碍交通安全。现场考核发现建筑工地在主体施工阶段管理规范,但是主体竣工后至交付前的“后九通”施工阶段管理较混乱,部分建筑工地撤场后存在管理真空期,环境脏乱。
  3、综合管理存在“分散化”。2020年开始,常州市将所有街道(镇)纳入城市长效综合管理考评,至今仍有部分街道(镇)长效管理机制体制未能理顺。从座谈会上了解到,部分街道(镇)没有厘清城市管理相关单位的职责边界和管理范围,导致一些职能不清、管理范围不明的问题无人管;有的街道长效管理工作仅靠综合行政执法局,部门协同联动不够,工作推进困难;有的基层工作依靠微信群推动,不能及时跟进落实情况,无法形成闭环管理。
  4、重难点项目推进“梗阻化”。近几年城市长效综合管理市民满意度调查,14项管理内容得分最低3项始终是车辆停放秩序、住宅小区(城中村)和垃圾分类管理,市民意见集中在车辆乱停放,住宅小区环境卫生不佳等方面。虽然属地管理部门加强了执法管理,但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管理方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市、区两级的城管委系统谋划、指挥调度,切实推动问题解决。

  一、充分发挥市、区层级城管委作用,统筹协调管理。
  1、优化组织机构。市、区两级对照构造“大城管”工作格局要求,完善组织机构,梳理整合部门职能,健全联席会议制度。以“一盘棋”意识统一思想,以“一张网”心态密织责任,形成城管委统筹指挥、高位监督、指挥协调,各城市管理相关部门责任明确、权限清晰、齐抓共管、运行高效的城市管理体系。
  2、优化督办协调机制。定期召开城管委联席会议,研究决策、统筹部署城市管理方面重难点问题,组织协调、督查督办成员单位落实相关工作,事事有着落、个个有回音、件件皆满意。可借鉴今年我市降低停车收费标准做法,市政府系统谋划,理顺停车管理相关部门职责,降低停车设施收费标准,天宁区和钟楼区节假日免费开放一批内部停车场,从源头上缓解了停车难、停车贵问题。
  3、优化层层考核机制。充分发挥城市长效综合管理考评“指挥棒”作用,定期组织现场考核和总结点评活动,形成工作机制,集中力量解决城市管理领域的各类问题;根据每年城市管理工作方向,及时调整考核内容和方式方法,达到以考促管目标;通过开展城市运行管理服务评价,聚焦民生关切,增进百姓福祉。
  2、尽快完善基层体制机制建设,夯实基础管理。
  1、加快机构建设。街道层面围绕城市长效综合管理工作整合资源,尽快形成街道主要领导挂帅,综合行政执法局牵头,街道相关部门各负其责,有关企业单位协作配合,群众积极参与的长效管理体制,确保指挥顺畅。
  2、健全管理机制。对标城市管理细则,进一步明确制度,将目标任务化,责任清单化,问题具体化,让各项工作有据可循。将涉及城市管理工作的专职网格员、城管队员、环卫公司、绿化公司、物业小区全部纳入考核体系,压实工作职责。可借鉴尧塘街道做法,建立巡查、研判、通报、点评、公示、约谈等工作制度,靠制度激励约束,靠制度管人管事。
  3、厘清职责边界。理顺各级政府的城市管理权限,厘清管理边界与责任主体,解决部门与街道之间职能交叉、条块分割、职责不清、协调不力的问题,避免“多头管理”和“部门缺位”的现象。细化城市管理要素职责边界,实现每一处盲区、交叉地带都有责任主体。细化责任分工,把每条道路、每个网格、每座公厕、每块绿地的管理职责落实到具体作业公司、责任人员。
  三、深入推进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提升智能化管理。
  1、推进“大城管”信息平台建设。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构建集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为一体的智能化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实现高质量协调城市管理各项事务,高水平调度城市管理各方力量,高效率处置城市管理各类问题,形成问题发现、处置、监督、考核的科学闭环管理机制,推进城市管理一网统管,把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城市的要求落到实处。
  2、推进基层运行平台建设。打通城市精细化治理“最后一公里”,向基层覆盖,构建上下联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的城市网格化管理体系。将管理单位、社区、行政村、服务公司等相关责任主体全部纳入基层平台运行管理,重点用于自巡查发现城市管理类问题,派遣相应责任单位迅速处置,与网格化闭环管理有效衔接,推动发现、识别、会诊问题高效精准。

城管局

提案

办理

答复

常城管复〔2024〕54号 签发人:是 峰

关于对常州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委员提案

第0328号的答复

曹成贤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创新推进城市长效综合管理工作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城管局按照《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常州市城市长效综合管理考核工作的实施意见》(常政发〔2022〕113号)文件要求,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完善城市长效综合管理机制,推进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城市管理工作统筹协调力度,解决城市管理领域突出问题。虽然长效管理工作取得一定效果,但是对照精细化管理要求,确实存在提案中指出的日常管理“松懈化”、长效管理“突击化”、综合管理“分散化”,重难点项目“梗阻化”现象。您们提出的“充分发挥市、区层级城管委作用,统筹协调管理”建议,对进一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提高城市治理效能和人居环境质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我局召集相关部门会商,逐项对照提案建议进行了深入研究,积极调整思路,改进工作。

 一、关于充分发挥市、区层级城管委作用,统筹协调管理

我局对照健全“大城管”工作格局,凝聚城市治理合力要求,加强市级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城管委的宏观指导、综合协调、高位监督和重大决策作用,坚持城市长效管理每日考核、月度通报、季度点评,落实月度联席会议机制,梳理难题,统筹部署、督查督办。2023年度,市级组织现场考评9098次、日常巡查1270次,查找并整改城市管理问题16892个。加强部门联动,强化组织协调,加强横向和纵向协调联动,合力攻坚长效管理短板弱项,对青龙高架下绿地、中央花园绿地、新运河几座大桥下等失管地块现场协调,明确网格责任主体、部门职责边界,推进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落实长效管理。加强区级管理力度,将区级对下的考核成绩占比提高至50%,长效管理工作通报增加区级综合评价内容,推进区级向下管理,落实监督管理和统筹协调责任。

二、关于尽快完善基层体制机制建设,夯实基础管理

常州市部分建设管理权限下放后,我局按照城市精细化管理要求完善城市长效管理标准和监督考评机制,工作重心下移,转变工作方式方法,通过实地调研、现场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指导基层理顺长效管理体制,建立自查自纠机制,厘清每个网格的管理边界和责任单位职能权限范围,压实属地管理责任。通过几年的努力,由原先的市级组织考核,区、镇两级被动应对迎考,到现在基层积极转变工作作风,主动落实责任,实现区级加强调度,组织对下考核;镇级建立自巡查机制,责任主体职责明确,城管队员管理内容清晰,自主发现、快速整改城市管理问题,常态化管理水平有效提升。

三、关于深入推进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提升智能化管理

按照住建部“一委一办一平台”工作体系及我市“一网统管”工作要求,全市积极推进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从上到下一以贯之,以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城市治理模式、治理手段、治理理念创新,以数字化、智能化赋能城市治理现代化,构建智慧化管理模式,增强城市治理效能,已取得初步成果。目前,新北区、天宁区建成区级综合管理平台,天宁区所有街道(除郑陆镇)以及尧塘街道、牛塘镇、南大街街道、潞城街道建成基层“智”理应用,依托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高效调度联动城市管理各方力量,发现问题、精准派遣、快速反应、闭环管理、分析研判,指挥调度水平明显提升,实现管理提质增效。

今年,市城管局将重点从以下两个方面继续强化统筹协调管理,一是市区联动共同监督,提升管理质效。市、区两级取长补短,统一工作标准,提高工作实效,形成工作合力,协同推进城市长效综合管理工作。推进辖市(区)对街道(镇)的城市长效管理加强日常监管,对区级制订长效管理计划任务进行监管,对区级开展综合评价全过程进行监管,对区级考核结果的准确性进行监管。二是统筹资源形成合力,攻坚管理难题。统筹力量解决城市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对易反复的街面废弃车辆占用停车位、杂物堆放、交通路段摆摊设点等行为加强核查,对商业综合体、政府所在地、学校、医院等窗口地区周边加强管理,对拆迁工地、建筑工地“后九通”施工阶段等薄弱环节逐一排查,与责任主体联合督查督办,紧扣围挡管理、扬尘防治等施工秩序,出入口管理、建筑渣土管理、张贴涂写等关键环节,研究制定《2024年常州市住建领域扬尘污染精细化治理工作方案》,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做好建筑工地扬尘污染精细化治理工作,坚决遏制“后九通”施工阶段环境脏乱现象,突出整改率,突出整改时效,突出难点问题的化解。

感谢你们对城市长效综合管理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分管领导:庄 铭

经 办 人:乔 焱

联系电话:86616563

常州市城市管理局

2024年6月7日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州市委员会
苏ICP备05003616号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