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提案公开 >> 内容
 
关于建立幼小互通衔接制度,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4-01-14 浏览次数:  字号:〖
 

0271

毛钧等9人

关于建立幼小互通衔接制度,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建议

  幼小衔接是学前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幼小衔接成效不仅直接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质量,关系到幼儿未来进入系统教学体系中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等,还影响着千千万万个家庭教育焦虑的缓释与幸福感的提升。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家政府均高度重视幼小衔接政策的颁布,也在具体教育措施上采取了立体式的框架设计。如美国在1994年颁布的法规中提出做好入学准备的目标导向;法国自19世纪开始逐步建立了系统完善的幼小衔接制度,进行了幼儿园-小学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探索实践,颁布《幼儿园与小学运作组织法》大力推进幼小衔接;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了统一课程构建的策略,在2008年《幼儿园教育纲要》中确立了“生存力”基础的幼儿生活与自主活动培养,且更关注幼小衔接长程衔接,如推崇0~6岁全程幼小衔接变革,制定幼儿期应培养的核心素养与能力目标,保障幼儿入学前的基本素质。经合组织(OECD)在2017年所发布的《强势开端V》与《强势开端2017》聚焦学前教育与幼小衔接,强调了课程衔接、教师衔接、环境衔接、家长观念的重要性,同时用“为儿童准备”的衔接理念代替了“让儿童准备”,重视儿童在其中所享有的参与和表达自我的权利。
  近年来,我国幼小衔接相继颁布相关政策和法规。2018年,教育部对幼儿园“小学化”问题提出了专门的治理对策,社会上的幼小衔接机构也被禁止开办。2021年3月,教育部推出《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第一次明确具体地提出小学与幼儿园要“双向衔接”,帮助儿童顺利适应由幼儿园转换到小学的变化。2022年4月,国家出台《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针对幼小衔接的具体实施层面有了进一步的措施。各省市也出台了地方方案,例如北京市出台《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行动实施方案》《朝阳区进一步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实施方案》等,上海市出台《衔接指导意见》《幼小衔接家长手册》等,山东省出台《山东省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实施方案》并推进了“泉引桥”工程,其中“幼小衔接”工作是其重点内容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视察时强调,江苏拥有产业基础坚实、科教资源丰富、营商环境优良、市场规模巨大等优势,有能力也有责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江苏是教育大省,在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征程上,在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上应争当表率,提供江苏方案。

  一、幼小衔接中的适应性焦虑
  1、身心准备方面:随着越发趋近大班毕业就有越来越多的孩子不满足于幼儿园的课程,进而转向了“幼小衔接班”,在不断的学习时间加码中,幼儿的运动兴趣与运动技能也逐渐弱化,而运动对于这一年龄段的幼儿来说,有促进其神经系统发育的作用,进而对其未来的小学生活、学习产生影响。
  2、生活适应方面:小学教育对幼儿独立自主、时间管理、安全自护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但是针对这些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在幼儿园课程中鲜有专项的板块内容设置,多以渗透形式融于日常活动之中。
  3、社会适应方面:“2位教师与1位保育员”组合走向“1~2位班主任多学科教师”的变动组合形式,这对于幼儿的交往合作、规则意识、任务意识、集体意识提出了转变要求。
  4、学习适应方面:在幼儿的学习衔接适应中,普遍存在学习内容超前、学习习惯弱化、学习兴趣磨灭、学习能力蒙蔽的问题现象。
  二、幼小衔接中的价值取向差异
  1、幼儿园单向发力。幼小衔接在我国幼儿园一直以来是一项重要任务,幼儿园的单方努力是长期存在于幼小衔接的落实之中的,无论从该项工作的规划设计、落实跟进、评价反馈均主要来自于幼儿园。由幼儿园单个“发力点”产生的效应在我国教育改革时代背景下显得单薄且无力。
  2、小学有心无力。长期以来小学在幼小衔接工作上与幼儿园不曾密切联系,在有限的互动中多以幼儿园大班主动到小学参观、小学教师受邀到幼儿园进行讲座的形式开展着。教师是幼儿园和小学落实教育的行动主体,然而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在此问题上的看法也存在着差异与困惑。幼儿园教师秉承课程理念注重对幼儿核心素养培育,小学教师则受困于应试教育的压力,重视学科成绩的提高,两者因出发点不同,在衔接时难以寻找到共同的突破点。
  3、家长迷惘焦虑。家长在幼小衔接中呈现出普遍焦虑,随着国家政策的相继出台,焦虑愈发严重,执着于学科内容学习的家长们,走向了幼儿园不教,培训机构教;培训机构不教,家长教的趋势,鸡娃内卷现象严重。
  三、幼小衔接中的具体实践存在瓶颈
  1、课程衔接方面:幼儿园与小学教育命脉的课程体系,由于双方课程设置、实施、评价的巨大差异,使得幼儿园与小学在课程衔接方面,幼儿园向上衔接互通渠道逐渐狭隘,也造成幼儿园向上衔接优秀经验积累的缺失,同时,也使得小学向下衔接动力不足、起点不明、实践稀缺。
  2、师资培养方面: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同时存在师资衔接培养上的分离现象,双方就幼小衔接的培养空白,使得多方对不同角色产生了认知误判。互不影响的培养体系造就了职前培养的空白与职后培养的隔离现状。在师资培育中顶层设计的缺失、师资培育支持缺漏,进一步加剧了衔接难度。
  3、政策环境方面:主要表现在学前多项立法保障延迟,使得政策红利难以实现,同时,教育行政针对机构的缺位也使得教育政策落实难达预期。

  一、建立幼小互通制度
  1、幼儿园与小学定期共同教研,促进衔接师资培养。
  幼小应充分建立交流机制,定期组织教研活动,不断提升小学、幼儿园专职教师的职业综合素养。一是搭建教研平台,对实际教学情境中的棘手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二是丰富教研活动,增加双方的交流互动和经验分享,从而在自身实际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指导,为幼小衔接教育工作开展提供扎实的理论支撑,通过点评等教育评价环节,共商共建,探索幼小衔接教育特点和目标,找出幼小衔接教育存在的理论难题和实际困难,促进幼儿园与小学开展衔接师资培育培养,从而更好的构建幼小衔接教育体系。
  2、幼儿园与小学互进课堂,推进课程衔接。
  幼儿园、小学的教育工作人员以及相关的管理人员要积极进入课堂,以便充分对幼儿园、小学的幼儿发展情况、教学情况进行相互了解,包括教学方法、课程内容、幼儿学习意识的培养等,在大方向上把控好幼小衔接教育总体方向,切实完善教学评价、教学目标、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在细节上完善幼小衔接教育的教育脉络,提升学龄儿童的社会适应力、学习主动性、优秀的听说读写以及学习习惯等。
  二、开展幼小衔接试点实验工作
  在具有相似教育理念的邻近学校开展试点工作,展开校际合作开发,促进资源共享。临近高校、教育科研机构或其他能够获得专业技术人员支援的小学,可以采取“校企协作发展”的方式等。以钟楼区为例,广化小学(觅渡教育集团)与刘海粟美术幼儿园相邻,江苏理工学院(省市共建高校)的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师范专业同时在以上两校开展教育实习等教学工作,并与常州市教育局、市妇联共同创建了常州市家庭教育研究院。在此基础上,可以探索在“UGS”模式下推动构建幼、小、大三方联动机制,施行幼儿园、小学、大学教师定期共同教研,互进课堂等实践活动。在试点教学工作的经验总结上,发挥幼小衔接实验校的引领示范作用,组织现场观摩与交流,以点带面,为幼小衔接工作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案例,推动其他幼儿园、小学、高校的教育合作,进而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
  三、引导家、园、校互助协作
  由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为主导的幼小衔接针对性机构的设立是破解衔接政策落实困境的良方。设立涉及课程、师资、家庭教育、管理的幼小衔接专班,专班链接幼儿园、小学、家庭,形成三方有效合力,对多维度政策发布整合、落实推进与针对性反馈,以此为衔接成效的过程监控与质量评估提供依据。
  从《家庭教育促进法》中所提到的由国家层面支持、社会层面协同出发,可由区级层面主动研发适宜于幼儿园、小学在幼小衔接家庭教育工作中统一评价指标,定期掌握、评定幼儿园、小学在家庭教育中的家园、家校合作成效,同时联动社区对幼小衔接家庭教育实效进行反馈与调适,以此驱使良性教育生态形成。
  推进幼小衔接理念引领,以幼小衔接为题材举办各类创意活动,如征文、绘画、短视频等,从教师、学生、家长等各个层面传递科学衔接教育观。

教育局

提案

办理

答复

毛钧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建立幼小互通衔接制度,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收悉,现答复如下:

2021年3月,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的通知》颁发后,常州市教育局高度重视,迅速作出回应,成立以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单位、校(园)所、市级家庭教育成长指导站为核心的幼小衔接工作专班,重点推进五项工作:

一、部署顶层架构。市教育局出台《常州市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攻坚实施方案》,通过“全面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幼儿园做好入学准备教育”“小学实施入学适应教育”“建立幼小联合教研机制”“推动教师专业提升”“开展家园校协同育人”“加大综合治理力度”七项具体举措推进科学幼小衔接工作。同时,严格落实市、区两级挂牌责任督学制度,将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小学入学适应教育纳入学前和义务教育质量评估的重要内容,加强日常教学工作检查与指导,确保这项工作的有效落实。

二、开展试点研究。市教育局确立了“从试点研究到区域推进”的思路,2021年上半年分别确立了2个省级幼小衔接实验区,5个市级实验区,9对省级实验校和12对市级实验校,以实验区和实验校为“尖刀班”,形成覆盖全市的幼小衔接实验研究网络。经过3年的先行研究,目前这批试点校大都已成为“常州市幼小衔接优质校”,积累了丰富的幼小衔接实践经验。

三、强化双向联动。在这项工作推进之初,各部门就在理念上达成了高度统一,即幼小衔接必须打破学段之间长期存在的壁垒,扭转以往幼儿园“一头热”的局面,变“单向衔接”为“双向联动”。市、区两级教研部门建立了幼小学段互通、内容互融的四项联合教研机制:

1.互补学习机制。幼儿园教师走进一年级的课堂、研读一年级学科课程标准,了解小学对孩子发展的要求,明确入学后孩子即将面临的挑战。小学教师走进幼儿园的游戏场域,观摩幼儿游戏现场,了解大班末期幼儿的发展水平,研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课程组织形式。双向互动的学习打破幼儿园与小学间的认知壁垒,为双向衔接奠定了良好基础。

2.一体化教研机制。幼儿园和小学联合制定幼小衔接专题教研计划,规定每学期不少于3次联合教研,围绕幼小衔接中出现的问题开展系列化教研。如开展了“图形认识”“幼儿一日生活”等主题教研活动,借助同题异构等活动,进行儿童行为观察、课程一体化研究等,以集中破解幼小衔接中的难题。

3.常态指导机制。启动了“幼小衔接项目研究”,搭建“幼小衔接研究共同体”“幼小衔接名师工作室”等平台,广泛邀请高校、教科研人员、一线资深校园长等担任幼小衔接工作的指导专家,定期组织幼小衔接专题培训,帮助教师转变衔接理念,同时,定期开展现场观摩、研讨等活动,邀请专家进入现场把脉诊断,提升幼小衔接的实践水平。

4.经验共享机制。定期召开全市幼小衔接经验交流会,总结推广好做法、好经验;组织幼小衔接优秀案例评比,积累典型经验;评选常州市“幼小科学衔接”优质校(园),强化辐射引领;定期编印幼小衔接工作月报,积累过程性资料。

四、课程变革创新。近3年来,各小学、幼儿园在深入领会《幼儿园入学准备指导要点》和《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的基础上开展课程改革。幼儿园变“短期衔接”为“长程衔接”,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将自我服务、良好习惯、学习品质、社交能力等衔接准备融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在大班下学期为幼儿量身定制衔接方案。小学严格实行零起点教学,精心设计开学第一周课程,采用柔性时空管理;创设接纳性环境,鼓励学生参与教室区域的设计与布置;拓展多元化、游戏化、生活化的活动方式,设计综合性衔接课程,创设游戏化教学情境;转变学业评价方式,以“闯关游戏”“游园会”等形式,多样化呈现学生一年来的收获和成长。

五、引导家长理念。市教育局架构了“家、园、校”互学共育体系,组织专家力量研发幼小衔接家长系列课程,通过小型体验式“父母学堂”“给家长的5封信”、抖音平台直播、专家讲座等多元化的方式进行幼小衔接指导,帮助家长积极转变衔接理念、进行自我心理调适。

通过3年的推进,常州幼小衔接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成功承办“幼小协同,科学衔接”江苏省学前教育学术年会,在会上分享常州经验,线上线下参会人数达6.8万人;市教科院先后在线发布《入学准备教育家园共育指导要点》《入学适应教育家校共育指导要点》,研制《一年级“幼小衔接”适应教育课程教学建议》《幼小衔接环境创设量表》,出版专著《幼小衔接66天》;常州幼小衔接经验被《人民日报》刊登报道。

2024年1月,课程教材研究所组织11位高校教授和教科研人员对常州幼小衔接工作进行专项调研,经过座谈、现场走访、课堂观摩等全方位深入调研,专家组对常州幼小衔接的先行研究以及取得的成效给予了肯定,提出了进一步推进的建议。市教育局也将进一步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化幼小衔接工作:

1.完善顶层设计,加大财政投入。引导各区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进一步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科学规划、指导与支持。加大对小学和幼儿园的财政支持,调整小学班级容量标准,为幼小衔接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

2.深入开展联合教研,提高教研质量。一方面,建立幼儿园和小学的教研共同体,建立双向互动的协作关系,形成纵向幼儿园和小学联合教研、横向小学各学科教师联合教研双模式。另一方面,加强行政和教研部门的双轮驱动,需要深入思考如何协同创新,因地制宜地整体设计区域行动方案,保障区域幼小衔接课程一体化工作的持续强力推进。

3.加大宣传力度,夯实成果意识。持续扩大社会影响力,通过公众号推送、专家培训等方式来广泛宣传科学衔接教育的重要性以及课程教学中的创新实践,营造幼小衔接的良好氛围。同时,教师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家长进行科学化的幼小衔接指导,有效缓解家长焦虑。

幼小衔接是一项系统性、持久性的工作,需要协同多方合力、持续跟进方能取得成效。常州作为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将勇当“探路者”,用积极的态度和扎实的举措努力助推每一位儿童的自然衔接。

感谢您对常州幼小衔接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签 发 人:完利梅

经 办 人:邓小进

联系电话:85681378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州市委员会
苏ICP备05003616号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