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提案公开 >> 内容
 
关于推进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4-01-11 浏览次数:  字号:〖
 

0186

周燕飞

关于推进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博物馆在人们的生活中一直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它承载着某一区域、某一时段或者某一领域的历史内核与文化内涵。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博物馆与人们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逛博物馆正成为“美好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推进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非常必要。

  常州市博物馆也要勇于尝试,积极开发“数字化”项目,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推动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博物馆“数字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让文物活起来”,而“让文物活起来”的关键是讲好文物故事,一个好的故事可以架起观众与文物之间沟通的桥梁,让观者能够从中感受文化、了解历史。这就需要博物馆充分发挥研究职能,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文化历史,要做透、做精文物研究,以物见史、见人、见精神。在此基础上,将研究成果通过精心策划变成观众看得懂、感兴趣的传播内容,通过创意将内容与技术有机融合,实现“内容 技术>2”的协同效应。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地市级博物馆也在不断发展,推出了多种线上项目,如直播、云展览、云讲座等,以满足当下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这些项目不仅为参观者提供了更多的参观机会,也为博物馆的数字化云展览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使博物馆能够更好地服务大众。今年,“云游博物院”直播项目在抖音、淘宝等直播平台上引发了热烈反响,单日观看量超过千万人次。作为北京地区的一家中小型博物馆,北京文博交流馆主动响应全国文物保护局和北京市文物局的号召,开展了线上云展览项目,以满足参观者对文化的要求,让更多人可以在家中欣赏到精彩的文化艺术作品。在这种形势下,常州市博物馆也要勇于尝试,积极开发“数字化”项目,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推动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
  博物馆“数字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让文物活起来”,而“让文物活起来”的关键是讲好文物故事,一个好的故事可以架起观众与文物之间沟通的桥梁,让观者能够从中感受文化、了解历史。这就需要博物馆充分发挥研究职能,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文化历史,要做透、做精文物研究,以物见史、见人、见精神。在此基础上,将研究成果通过精心策划变成观众看得懂、感兴趣的传播内容,通过创意将内容与技术有机融合,实现“内容 技术>2”的协同效应。数字化发展要坚持以内容为核心,技术应最大限度地为内容服务,将观众的获得感作为衡量化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要加快推进藏品数据库向藏品知识库发展升级,藏品知识库不仅要包含藏品最基础的基本数据,还要包含藏品数字化采集成果,更要包含藏品研究、展览展示、宣传推广、文创开发等研究、利用的数据,构建藏品全方位的立体档案,为博物馆数字化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容输出。
  通过线上展览,数字平台的海量存储性能、立体直观的多媒体表现形式以及数字应用技术,为观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知识信息流,从而使文物内容更加丰富多样。例如,云展示可以展示文物相关的采访视频、背景知识讲解、新技术展现及三百六十全角度巡游等,同时还可以将与展览有关的讯息连接起来,用丰富多样的信息来丰富文物展品的内涵,从而更好地满足观众的需求。通过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让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从不同角度欣赏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从而增加对它们的了解。
  随着网络的发展,博物馆不仅可以通过官微门户网站、App、微博、微信、H5小游戏等为参观者开展线上教学活动及咨询服务,还能利用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快速发展,使博物馆的线上宣讲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展示方式,为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
  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博物馆要勇于转换传统思想,突破自身局限性,加强宣传力度,成立专业团队,对当地的历史文化、展览及馆藏和文化理念等进行传播,注重时事及时代热点,在宣传过程中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将博物馆和社会热点相结合,引起公众关注,以指导和实现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的相关职能。

文广旅局

提案

办理

答复

  A

  公开

  

  

  

  

  

  常文广旅复〔2024〕66号

  

  关于对常州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提案

  第0186号的答复

  

  周燕飞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常州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近年来,在常州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关心下,常州博物馆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常州全市目前共有备案的博物馆、纪念馆28家,其中国有博物馆、纪念馆10家,国有纪念馆中“瞿秋白纪念馆”“张太雷纪念馆”“洪亮吉洪深纪念馆”“吕思勉故居”4个备案纪念馆由常州三杰纪念馆管理。国有博物馆、纪念馆馆藏文物约6万件(套),珍贵文物5117件(套)、一级文物94件(套)、二级文物457件(套),三级文物4566件(套)。非国有博物馆18家,登记藏品约3万余件(套)。

  目前常州市备案博物馆中有等级博物馆5家,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1家,为常州博物馆;二级博物馆1家,为武进区博物馆;国家三级博物馆3家,为金坛区博物馆、溧阳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和溧阳市天目湖酒文化博物馆。其中溧阳市天目湖酒文化博物馆是常州市首个非国有博物馆中的等级博物馆。

  近年来,常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设“百馆之城”的目标规划,常州的博物馆事业发展蓬勃向上,藏品体系构建逐步完善,特色收藏体系基本确立;陈列展览品质升级,惠民展览反响热烈;制度化建设不断完善,文化服务质量显著提升。常州形成了以国有博物馆为主体、专题博物馆为特色、非国有博物馆为补充,主题多元、类型多样、特色鲜明的博物馆体系。

  一是博物馆场馆建设日趋完善。近年来,常州博物馆场馆建设提档加速。各级财政对博物馆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投入近7000万元对常州博物馆基础设施和展厅进行了改造升级,投入资金超两亿对常州三杰纪念馆进行全面改造提升,常州三杰纪念馆新建了游客中心,景观和展陈进行了优化提升,停车场等基础设备得到完善,成为老城厢热门红色场馆和党史教育基地,成为常州“三杰故里红色名城”城市名片的重要支撑。

  二是文化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全市博物馆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利用馆藏资源,文化服务质量稳步提升。2023年常州地区各文博场馆累计举办96场线上、线下主题展览;举办1300多场社会教育活动;累计惠及公众671.9万人次,各项数据均创历史新高。常州博物馆逐步形成反映世界文化遗产、人文艺术和自然科普三大展览特色,每年都推出一批精品展览,尤其是反映常州地方文化的展览影响力非常大。常州三杰纪念馆围绕“常州三杰”成长历程和革命精神展览,“初心与使命——常州三杰生平事迹巡回展”先后赴全国十余个城市展览。武进区博物馆以“节日、非遗、馆藏、名人、展览”等为主题举办各类精品展览。溧阳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完成了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部旧址复原陈展提升等项目,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全市博物馆不断延伸文化服务范围,在做优官方网站、官方微信的同时,开通了抖音、微博、微信视频号,推出线上展览、讲座、课堂,为公众提供优质的线上服务。

  常州博物馆打造网上虚拟博物馆系统,为用户提供生动、逼真的虚拟游览体验,借助文字、图片、语音解说、全景拍摄展示等多媒体技术,建立起一个数字化、立体化的参观平台。常州博物馆州先后推出了“常博云学堂”线上系列课程,推出“毗陵我里——《苏轼舣舟亭图卷》归乡特展”等线上展览10余个,并有专题短视频、线上常博大讲堂公益讲座等教育活动,官方网站点击量已累计达近800万人次。在连续多年在江苏省科普场馆协会优秀网站评选中获一等奖。

  常州三杰纪念馆的“云上”综合性的线上服务平台通过语音导览、线上临展、云直播宣讲、线上活动互动等形式,让纪念馆的线上教育模式“可听”“可看”“可读”“可感”,更可以“带回家”,让纪念馆的服务从“面对面”延伸到“手掌之间”。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微信公众号线上教育版块开设了:历史上的今天、聆听红色故事、红色小课堂开讲啦、在线看展览、居家看绘本等栏目,点击量达100万以上,关注量稳步上升。

  三是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常州市先后出台了《常州市鼓励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管理办法》《常州市非国有博物馆免费开放补助资金考核评估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鼓励和引导非国有博物馆发展。全市非国有博物馆发展非常快,目前有18家备案的非国有博物馆,数量在全省位居前列,戈小兴中外烟标烟具博物馆有藏品十余万件,是国内非常有影响力的烟标烟具类博物馆;宝盛园博物馆是全省展陈面积最大的非国有博物馆,也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每年参观人数均在10万人次以上。

  2023年,为促进常州市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博物馆在推动城市发展、塑造城市品味中的重要作用,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常州制定了“百馆之城”发展规划,出台《常州市“百馆之城”建设纲要》,常州市博物馆事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在提案中,您针对当前存在问题所提出的进一步提升博物馆服务内涵及有的放矢地开发博物馆教育资源的建议,具有前瞻性、建设性和可操作性,对推进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进以下工作:

  一是不断丰富完善全市博物馆体系。推动备案博物馆扩容。经过调研,常州市有数量规模庞大的展馆资源,其中很多展览馆和陈列馆具备了博物馆的基本功能,如工业遗产内的展览展示馆、乡镇中的民俗馆和村史展馆、旅游景点中艺术品和非遗展示馆、名人故居和纪念场馆、私人收藏展馆等,均是以后博物馆扩容的目标对象。下一步我局将把博物馆孵化培训工作作为重点,试行类博物馆机制,将全市已经对外开放的各类展示馆按照基本条件分级,引导具备一定基础的展示馆按照博物馆标准进行改造,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不断壮大丰富我市博物馆体系。

  二是探索教育“双减”下的馆校合作机制。建立博物馆教育项目名录,以“行走”系列研学旅行为样板和标杆,设计推广一批立足常州特色的博物馆研学精品线路,培育一批博物馆教育示范项目和研学基地,为博物馆面向中小学生提供社教活动资源开辟多元渠道。

  三是持续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支持各博物馆打造一批弘扬“常州精神”,传承“常州命脉”,打响“常州,教我如何不想她”城市品牌,彰显常州特色“水韵文化”的高水平、高质量原创展览和社教活动;持续推进博物馆数字展厅建设,促进文物数字化采集、存储、整合,推动展陈更新、数字化呈现,打造一批常州“云上观展”“线上遗址考古”等数字文化体验产品,让博物馆资源更好地服务公众,为博物馆事业发展积蓄更多社会共识。

  最后,再次感谢您和各位委员对常州博物馆事业的关心。

  

  签发人:严俊

  经办人:陈永刚

  联系电话:85686352

  

  

  常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2024年6月7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州市委员会
苏ICP备05003616号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