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提案公开 >> 内容
 
关于加快实现智慧停车数据“一张网”,缓解城市停车难停车乱问题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3-12-28 浏览次数:  字号:〖
 

0038

戴晓娥等6人

关于加快实现智慧停车数据“一张网”,缓解城市停车难停车乱问题的建议

  智慧停车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缓解城市停车难、停车乱问题的有效手段,也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常州市高度重视智慧停车建设和运营工作,成立了常州智慧停车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慧停车公司”),建设了市智慧停车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为公众提供了便捷的停车服务,为企业提供了科技化的管理模式,为政府提供了数据化的决策支撑。但智慧停车公司也反应在实际运营过程中遇到了一些矛盾和困难。通过调研智慧停车公司,了解到实现智慧停车数据“一张网”运营面临两大困难,亟待相关部门给予政策支持。

  一是停车数据接入平台缺少政策支撑,平台联网管理程度还不够高。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非政府类型的公共停车场经营主体基于商业信息保密和智能化改造投入等原因,不愿意将停车数据接入平台、开通停车电子支付,给市民群众查询停车场信息、便捷支付停车费造成困难。在已接入平台的停车场中,存在部分停车场经营主体私自修改总车位数、余位不校准或随意中断、中断后不恢复等情况,导致平台中部分停车场车位数据不实时、不准确,给使用带来不便。将停车信息数据接入平台,有利于破解停车信息不对称问题,对诱导停车和低碳绿色出行具有重要作用。智慧停车公司反映,平台目前实现了对700多个停车场、50条路段共计16万多个公共停车泊位联网管理,平台覆盖程度还不够高,全市停车“一张图”“一张网”还未全面实现。与无锡相比,人民日报2023年3月20日第11版报道“江苏无锡利用大数据破解停车难题车位实时可知停车提前可约”,无锡智慧停车管理平台在市城管的推动下已接入全市8406个停车场195万余个静态泊位数据和1180个停车场41万余个动态泊位实时数据,初步实现停车数据“一张网”。
  二是智慧停车经营性资源比较缺乏,政府公共停车资源统筹覆盖率低。智慧停车公司经营收入主要依赖经营性停车项目,但由于停车行业经营门槛低,市场竞争激烈,拓展难度很大。同时,由于缺乏政策支持,政府公共停车资源纳入公司统筹运营艰难,目前成都、北京、青岛、盐城、厦门等城市均已将城区所有路内停车资源和部分路外公共停车资源交由本市停车国企统一运营。此外,智慧停车公司近年来虽在增值服务方面做了积极尝试,取得初步成效,但对公司经营收入贡献小持续性不强,并且相关商业模式仍需进一步探索建立和较长时间培育。通过停车资源统筹管理,有利于推动停车规范化管理,促进停车资源盘活,提升停车资源利用率,达到社会、经济效益双提升。智慧停车公司反映,全市共有公共停车位23.8万个(含溧阳),公共停车位中政府权属的泊位共约11万多个,其中路内泊位约5万个,市区两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约6万多个。另外全市人防泊位预估超过10万个。而目前公司经营的政府公共停车泊位仅有5000个。据智慧停车公司调研,与盐城相比,盐城市政府通过常务会议纪要,将全市1.1万多个路内泊位和政府投建的停车设施(目前约3500多个泊位)交由盐城智慧停车公司进行运营管理。

  一、全市公共停车场动态数据实现平台联网管理全覆盖。参考盐城、成都、北京等地做法,建议通过立法和出台政策使联网管理有法可依有政策可依。一是制定并颁发《常州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条例》,要求各类公共停车场必须接入平台联网管理,实时、准确上传停车数据,并配套相应的处罚措施,明确处罚主体;二是优化调整备案管理办法,明确开展公共停车场数据传输质量(时效性、完整性、准确性)常态化检测评价,检测评价结果纳入备案事中事后监管;三是将停车信息数据接入平台相关工作纳入对各辖市区和相关部门的城市长效管理考核工作中。
  二、全市政府公共停车资源实现多形式合作运营管理。参照青岛、盐城、成都、北京等地做法,以会议纪要或政策文件等形式,一是将全市(含溧阳、金坛)路内停车泊位交由市智慧停车公司统一运营管理;二是明确市智慧停车公司是市级财政投资建设的公建配套停车场运营主体,停车费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三是鼓励临街建筑退红线区域停车场纳入统一管理,由市智慧停车公司与业委会、物管会等产权主体通过租赁经营、委托运营、委托管理等方式进行市场化合作,保障好业主相关权益;四是将政府公共停车资源统筹工作纳入文明城市考核“三标融合”中。

城管局

提案

办理

答复

关于对常州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委员提案

第0038号的答复

戴晓娥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快实现智慧停车数据“一张网”,缓解城市停车难停车乱问题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发展,带动了我市新一轮城市车辆的爆发式增长,截至2024年2月底,全市机动车饱有量达188万辆,新能源汽车更是受到广大市民的喜爱,随着汽车饱和度的增长,城市停车难、停车乱问题也就显得日益突出,已成为困扰城市发展、人民生活品质提升和城市交通治理的一大顽疾,为着力解决城市发展中的矛盾和突出问题,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智慧停车也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为有效解决停车难题,促进智慧停车建设,我市智慧停车试点工作从2017年开始,提出加快智能技术深度推广应用,创新运营管理模式,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广”的工作思路,智慧停车工作通过六年试行,取得了预期的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1. 2021年6月4日,市政府第6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常州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2021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办法》明确“政府引导、统筹规划、配套建设、规范管理、高效便民”基本原则,将“智慧停车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和管理相关要求纳入其中,通过政府立法方式加以固化。近年来,市公安、住建、教育、自然资源和规划、财政、城管等相关部门,以持续实施“停车便利化工程”为抓手,努力解决市民群众“停车难”问题。推动791家公共停车场完成智能化改造,将17.25万个公共车位信息接入“常州智慧停车管理平台”,初步实现停车设施管理和诱导信息化,方便市民群众在线查询空余停车泊位,便利支付、共享停车,停车效率提高80%。

2. 2023年12月,为进一步加强停车设施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的建设、运营及管理,市停车办召开全市停车建设和管理工作会议,并通过市政府会议纪要形式明确,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和常州经开区管委会统筹推进属地国有停车运营公司使用信息化平台及服务。负责属地范围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所属公共停车场将停车基本信息及支付业务全量统一接入全市“常畅充”停车+充电一体化信息化平台(以下简称:信息化平台)。

3. 自2023年12月起,市停车办会同市智慧停车公司,积极推进各辖市、区属地国有平台公司对接信息化平台及服务工作,目前天宁、经开区平台公司已同意使用信息化平台及服务,武进、新北、钟楼区平台公司已正常将支付业务接入信息化平台,溧阳市和金坛区平台公司已同意将支付业务接入信息化平台,具体接入工作正在推进之中。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1. 为进一步加强机动车停车设施的规划、建设、使用和管理,重新制定《常州市机动车停车设施管理办法》,涵盖城市道路侧石至临街建筑区域停车设施管理细则、停车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职责、公共停车设施备案和收费标准核定(登记)操作指南、公共停车设施备案检查评估等内容,更好地促进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

2. 依据市政府会议纪要精神,市停车办和市智慧停车公司积极推进区属平台公司使用信息化平台及服务,加快推进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所属公共停车场将停车基本信息及支付业务全量接入信息化平台,使常畅充信息化平台有效展示停车服务信息,统一应用、统一支付,不断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下一步将经备案的停车设施,每年定期对停车设施合规经营、智慧化管理、场地管养等情况进行评估,加强监督检查,规范经营活动。

3. 市智慧停车公司积极配合市停车办开展全市停车数据普查工作,信息化平台及时更新普查信息(停车场、静态泊位数据),便于加快推进全市公共停车场数据的接入工作。

4. 进一步优化信息化平台功能,加快实现无感停车、无感充电及停充统一支付等便利化场景,初期智慧停车公司先行试点,后期逐步进行推广应用,向管理方赋能,进一步优化“常州智慧停车管理平台”功能,推广平台应用,力争至2024年底,接入“常州智慧停车管理平台”的公共停车泊位超过18万个。

感谢你们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支持!我们将以服务常州市民为宗旨,以精细化管理为目标,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分管领导:司洪庆

经 办 人:沈家文

联系电话:85682962

常州市城市管理局

2024年6月7日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州市委员会
苏ICP备05003616号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