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提案公开 >> 内容
 
关于加大本土文化IP保护,谨防恶意抢注影响常州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3-12-25 浏览次数:  字号:〖
 

0033

戴晓娥等6人

关于加大本土文化IP保护,谨防恶意抢注影响常州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

  自古以来,常武地区文化璀璨、名人辈出,而近期发现,常武地区部分历史名人和文化遗产等被抢先商标注册或进行作品版权登记,易导致常州的相关产业发展受限、传承发展失去根基、文化发展竞争力降低等问题亟待关注。

  一是本土名人IP被抢注,易导致相关产业发展受限
  历史文化名人相关产业的开发、建设和深挖,因资料的充分性、遗迹的丰富性、群众的相关性等,其所在本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常州本土名人IP若被其他地区抢先注册或登记,将影响其知识传承发展及产业做大做强。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数据库信息检索分析结果显示,“秋白”分别被安徽秋白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武汉在地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注册,“秋白书苑”被江苏感动未来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注册。由此常州市图书馆使用的“秋白书苑文化广场馆”,将涉嫌侵犯他人商标品牌。
  二是本土非遗IP被抢注,易导致其传承发展失去根基
  非物质文化遗产最能展示当地特色,通常是由家族、社区或团体中的成员通过口传、手艺、表演等方式传授给下一代。若常州的非遗IP被其他地区抢注,本土无法再使用,传承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将大受打击。如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阳湖拳”、武进传说中的“南侠展昭”,“南侠展昭阳湖拳NANXIAYANGHUQUANZHANZHAO”及相关图形被江苏英武联盟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英武小子南侠展昭”被江苏英武联盟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注册。
  三是有争议IP被抢注,易导致文化发展竞争力降低
  若常州的相关知识产权不断被其他地区、公司、个人抢注,导致市场混乱和不公平竞争,本土的文化、旅游等各方面都会受到负面影响,甚至在文化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影响城市整体发展。涉及常武地区的(可能存在一些争议的)人物、地名,如“季子”“延陵季子”“季子故里”等,文字及图形被“丹阳市旅游协会”“江阴市申港镇投资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企业、个人成功注册。

  一是要对地方名人、文化遗产等的知识产权抢注情况摸底排查。尽快统计、梳理形成“地方历史名人和文化名称、文化遗产及标识”拟保护清单及方案。
  二是要积极开展“地方历史名人和文化名称、文化遗产及标识”的知识产权维权工作,积极向上级知识产权局主管部门反映情况。
  三是“亡羊补牢”地加强“地方历史名人和文化名称、文化遗产及标识”的保护工作,授权政府相关部门通过持有一批“可形成注册商标”的“地方历史名人和文化名称、文化遗产及标识”集体商标。

文广旅局

提案

办理

答复

  A

  公开

  

  

  

  

  

  常文广旅复〔2024〕60号

  

  关于对常州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提案

  第0033号的答复

  

  戴晓娥等6名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大本土文化IP保护,谨防恶意抢注影响常州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常州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物资源丰富,名人精英荟萃。前后北岸历史文化街区被誉为“状元街坊·江南文眼”,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号称“江南名士第一巷”。“常州三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他们的事迹感染了许许多多的参观者。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人文资源,发挥更大作用,防止恶意抢注,我们将进一步梳理我市文化资源,与知识产权局主管部门积极协商,对本建议的内容进行可行性研究,力求摸清现状、解决问题。

  一、摸商标底数,尽全力实施救济

  对提案中提到的部分文化IP抢注情况,我们进行了摸底和主动对接,了解实际情况。如:安徽秋白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注册地为安徽阜阳,公司主要做拍照和视频,名称由企业注册,和瞿秋白没有关联。武汉在地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是为江岸区秋白陈列馆做展陈时注册,主要为文创产品,也是为瞿秋白做宣传。江苏感动未来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注册的“秋白书苑”是办公用品类,已答应可以无偿转让给政府主导的企事业单位,用于秋白品牌打造。申请注册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阳湖拳”的公司已经注销,该商标3年未使用可申请注销。因为符合《商标法》任何行形式的商标都是可以进行申请的,如:人名、字号等并不是本人或本单位才能申请。所以,对恶意注册和使用我市“地方历史名人和文化名称、文化遗产及标识”的单位和个人,知识产权局主管部门将根据申请组织开展相应的知识产权维权工作。

  二、抓机制建设,引专业力量筑基础

  推动文广旅局与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签署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框架协议,建立法律援助工作机制。依托常州市文化执法检查支队、常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成立常州市本土文化知识产权保护志愿服务队伍。引入知识产权智力资源,加强非遗等本土文化调查、申报、评选环节的知识产权及其他法律问题审查,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组织开展本土文化领域知识产权保护专题调查研究,力求摸清现状解决问题。同时,成立了“常州名人故居管理中心”,主要是汇总梳理常州名人故居资源,编印完成《寻踪常州老城厢》《常州名人故居保护利用》等读物。

  三、重平台搭建,以服务提供做支撑

  以非遗为抓手和突破口,在全市举办非遗领域知识产权巡回讲座和现场咨询活动,开设非遗法律保护培训课程,倡议全市律师为非遗传承人提供知识产权等法律服务。通过多种形式搭建法律信息共享平台和法援沟通渠道,帮助传承人提高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综合运用版权登记、专利申请、商标注册、地理标志认定等多种方式,加强非遗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推动非遗相关产品开发、品牌打造,助力地方特色经济发展。支持鼓励本土文化、非遗项目各级传承人申请专利、商标、版权登记,显著提升非遗文化品牌和形象,推动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取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或地理标志商标保护,带动地方非遗相关特色经济的发展。

  四、促登记注册,以市场引领兴传承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制止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的规定》的规定,行政机关和公益类组织不能申请注册商标。就目前来看,我市给抢注的是一批社会知名度高、市场影响力大的商标,而有些文化IP的商业价值还有待开发。因此,我们建议通过国有控股的企业或者平台公司统一扎口,通过持有一批“可形成注册商标”的“地方历史名人和文化名称、文化遗产及标识”集体商标来保护我市文化IP。下一步,我们还可以根据商标注册的商品或服务,助力相关企业对这些商标进行开发和利用,从而达到更好地保护和扩大本土文化的价值。

  对大本土文化IP保护是一件任重道远而且涉及多个部门的重要工作,此次提案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方向提供了很好的指导和帮助。同时,感谢您们对文化事业的关注支持!

  

  签发人:严俊

  经办人:陈巍

  联系电话:85682369

  

  

  常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2024年6月7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州市委员会
苏ICP备05003616号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