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与苏州、无锡等标杆地区相比,面临的压力仍不容忽视。
1.与先进对标差距明显。调研统计的苏州、无锡等在用地保障、人才就学、金融支持和培育规模方面均超我市。如苏州工业园区发布了四大类18项具体任务,涵盖精准培育机制、政策扶持力度、协同创新水平、要素保障体系等方面,在资金扶持力度和规模上也处于领先地位。
2.产业链层次有待提升。我市中小企业大部分处于产业链中低端,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产品或服务附加值低、研发参与度低,还面临企业规模小、基础弱、抗风险能力差的突出问题,代工型、配套型企业多,还少了“黑科技”、缺乏“宝塔尖”,表现出增产不增效,直接影响了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迈进的步伐。
3.数字化水平仍然较低。一是“星级上云”企业中大部分还停留在购买云服务器进行财务仓储等浅层应用阶段,还没有实现设备上云,与通过上云降本提效,易经无法快速响应多品种、小批量的订单,影响市场份额等连锁反应。二是表现在受全省政策影响,“专精特新”企业数量最多的还是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等“硬企业”,对数字型企业认定关注不够。
4.融资难问题日益突出。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转变必须研发投入高、资金需求大,但是中小企业普遍资产轻、抵押物不多,导致直接融资难。大部分中小企业虽然已经制定了由有效投入到“专精特新”到资本市场的发展规划,但融资难导致企业“一步慢,步步慢”,使企业在创建“专精特新”中底气不足,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转型升级进度。
5.用人用地荒现象长期存在。用工方面中小企业受企业现代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对地方人才政策不够清楚等因素的影响,员工极易向大型企业转移流失,陷入“引才不来、有才不用、留才不住”的困扰。用地方面,近年来受到用地指标、长江大保护、“退二进三”等政策影响,在集中重大项目用地后,中小企业实际用地总量呈现下降趋势,尚没有解决土地集约利用和中小科技企业小规模用地需求矛盾的有效途径,在工业厂房的有效供给方面还有待创新。
6.现代化管理水平不足。我市部分企业受到企业创始人专业知识、管理理念和模式等多方面的制约,管理方式粗放,在企业管理、资本运作、市场营销方面还缺少经验和能力。同时在知识产权运用保护、行业协会的对接交流以及高端创新载体体量建设方面都存在较为明显的短板。以上多种因素导致中小企业生命力不强,存续期缩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