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提案公开 >> 内容
 
关于打造运河工业文旅,助力文旅中轴崛起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2-12-14 浏览次数:  字号:〖
 

0047

夏雨

关于打造运河工业文旅,助力文旅中轴崛起的建议

  十四五期间,常州明确了“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的城市定位,谋划实施了“532”发展战略,为常州开启全面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进行了一次拉开框架、提升能级、积聚时势的蓝图擎画。文旅中轴是“532”发展战略重要的一极,如何更好发展文旅中轴,打造有特色的龙城文旅也成为极为重要的课题。常州是京杭大运河流经的唯一一座有府署住所的古城,千年古运河自奔牛九里入、横林古槐滩出,在常州大力发展运河工业文旅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常州发展运河工业文旅的优势
  1.历史有选择
  京杭运河千百年来孕育了红色文化、名人文化、工商文化等文明内涵,沿线分布有水工遗产、聚落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160多项。有史记载,自隋以来常州成为漕运重要驿站,形成了如今“依河建城、河随城迁、河城相套”的“三河四域”风貌。运河选择了常州,历史选择了常州。
  2.工业有基础
  常州是近代工业发展的热土,是民族工商业发展与兴起的重要见证,也是建国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苏南模式发展的典型代表,更是声名在外的工业明星城市。因其强大的交通运载力,近代以来运河周边集聚了一批实力雄厚的工业企业,形成了一批蜚声海外的工业产品,积淀了一批特色明显的工业文化。
  3.时代有呼唤
  常州“532”发展战略鲜明指出了建设文旅中轴的目标,而工业文旅是我国未来旅游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国家旅游局《全国工业旅游发展纲要(2016-2025年)》提出,到2025年我国将创建1000个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100个国家工业旅游基地,10个国家工业旅游城市。未来五年我国工业文旅将进入一个黄金发展期,常州地处社会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拥有世界级的近程旅游市场,居民出游需求旺盛,其中工业旅游、研学旅游等新型旅游业态需求正逐渐兴起,市场规模巨大。

  1.规划和配套政策有短板
  常州的工业文化单位、遗存较多,但普遍知名度并不高。缺乏全域的发展规划和任务目标,各地打造工业文化场馆缺乏文旅统筹发展理念和设计。各部门协同度还需进一步提升,工业文化资源与历史文化旅游、自然禀赋等要素还有深度融合的空间。缺乏地方性工业旅游发展纲要和发展规划,未能清晰明确地制定发展目标、总体布局、主要任务和保障体系。
  2.运河工业文旅故事未讲透
  旅游业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讲好运河故事的重要载体。应进一步了解大运河的旅游资源属性、特征、功能和价值,深度分析大运河文化带旅游资源的类型特征、空间分布、等级品质,结合其历史脉络和旅游发展现状,统筹利用及开发大运河文化带旅游资源。然而现实是常州运河文化和旅游结合度并不够,旅游业态还有提升空间。运河自西向东沿线散落“运河五号”、民元里1号、南港码头、中华纺织博览园、1921大明创意园等文旅载体,但各自为据、互不相通,周边也未形成成熟的旅游氛围。
  3.文旅产品创新和更新速度慢
  旅游更注重体验感,而以消费者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为核心的“五感”是旅游产品设计的基石,也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增长点。但常州在运河文旅、工业文旅产品方面,还只停留在展览展示阶段,产品的丰富度不够,内容更新不够及时,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旅游全业态建设还不够。针对各类游客的旅游路线还不齐全,吸引力还不够。
  4.主题场馆引领带动能力不足
  常州近年来虽然升级、新建了一批运河工业文化场馆,但跟标杆城市相比,还是缺乏有特色有代表性的展馆。例如河南省洛阳市隋唐大运河文化馆,总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收藏大运河相关文物近400件。而我市规模较大的常州大运河工业遗产展示馆总占地面积仅2600平方米,接待、承载能力不强,作为城市客厅的能级还远远不够。

  1.以现有资源为立足点开发产品
  一是打造工业特色旅游线。充分挖掘运河沿线工业企业的厂史资源、产品资源等,自西向东重点扶持“运河五号”、民元里1号、南港码头、中华纺织博览园、1921大明创意园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统筹大明厂、戚电厂、戚机厂等百年老厂资源,记录常州近现代工业发展的印记,为大运河文化带注入工业文明内涵。二是打造运河创意文化带。依托运河沿线遗产资源,重点打造奔牛古镇区、西直街历史文化地段、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舣舟亭历史风貌区、戚墅堰运河公园等沿线运河文化区段,建设好运河历史文化博物馆,逐步打造出常州最富文化内涵、最具地方特色、最具观赏价值的文化旅游精品线路。三是打造红色经典旅游点。依托运河沿线遗产资源,重点推进唐荆川纪念馆、周有光图书馆、张太雷旧居、瞿秋白故居、近园、意园保护修缮保护展示工程。打造以瞿秋白为核心的“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品牌,以“红色传承、实业报国”为主题的红色教育基地,充分展示常州近百年的革命、奋斗和发展历程,成为历史遗迹、工业文明、红色资源相交融的典型景点。
  2.以运营模式为着力点创新机制
  运营模式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常州经开区探索出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1 N N”工业旅游发展模式。“1”指坚持政府统筹引领。在发展初期,由政府主动介入、统筹协调,摸清具备开发价值的潜在工业旅游资源数量、质量、分布及特点,建立工业旅游资源数据库,鼓励和引导企业开发工业旅游产品,并开展相应的监管和服务工作。第一个“N”指产业发展运作主体。专业的运作主体是提升工业旅游运营质效的关键,常州可以与各大旅行社进行合作,由第三方全面负责运河沿线工业旅游产品的包装策划、营销推广和总体运营。第二个“N”是指打造多个工业旅游产品主体企业。引导支持戚机公司、戚电公司、中天钢铁等企业依托自身资源,开发各具特色的工业旅游产品。
  3.以文化创意为发力点提升体验
  一是丰富工业旅游功能。依托深厚的工业文化底蕴和鲜明的都市旅游特色,不断加强工业旅游的产业辐射力度,促进工业旅游与传统观光旅游、工业科普教育相结合。二是拓展实景参与范围。互动体验式旅游,是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鼓励企业通过开放生产车间、设立用户体验中心等形式进行产品展示和品牌宣传,建设一批具有社会公益功能的工业旅游示范点。三是推广本地特色品牌。围绕常州本地特色,在工业旅游线路中,植入“双桂坊”、“糕团店”、“萝卜干”、“梨膏糖”、“常州梳篦”、“留青竹刻”、“乱针绣”等“老字号”、“特产”、“手工艺品”等元素,在打造工业旅游的同时,推介常州地区特色商品,寻求工业旅游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州市委员会
苏ICP备05003616号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