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提案公开 >> 内容
 
关于加强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2-11-29 浏览次数:  字号:〖
 

0020

冯利华

关于加强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

  食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随着我国互联网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节奏加快、消费习惯也发生改变,网络订餐越来越普及,而近几年新冠疫情影响更促进了网络订餐爆发式增长,甚至打开微信“朋友圈”也可预定微商们自制的各种小吃。网络订餐给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为餐饮行业增添发展活力,但网络订餐食品安全风险也在日益加重。
  我市曾于2021年04月01日至2021年05月03日就“市民对外卖餐饮业卫生状况的满意度”开展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外卖餐饮业卫生状况令人担忧。在食品上,卫生与安全不可分割。厨房卫生问题,虽并非一定涉及食品安全问题,但“商家将心思都花在推销上、真实的后厨情况与排行榜不符”的情况不免让人心有余悸。因此网络订餐存在的一些食品安全问题和隐患急待解决。

  网络订餐服务平台准入门槛低。除了与寻常食品商家一样有经营执照、卫生许可等证照不全的共性问题外,网络餐饮服务商家还有其特殊性。为增加推广度,吸引更多商家入驻,争夺市场占有率,网络订餐服务平台对入驻商家放松审查要求、资质把关不严,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等情况屡见不鲜。平台入网审查不严谨、已入驻商家良莠不齐为网络订餐的食品安全埋下了大量隐患。
  制餐过程监管存在漏洞。由于餐饮外卖没有统一行业标准,网络订餐平台人力和资源的短缺也导致无法对商家进行实时监管,加之相关部门职能重叠、监管流于形式,使制餐过程的监管出现真空。一方面所有餐食的原材料和食品包装盒均为商家自己准备,不能监控来源并确保其符合食品卫生标准食品安全达标;另一方面许多商家店面房弄虚作假,这类商家的网络介绍看上去“高大上”,实际上经营场所简陋不规范、食材清洁和加工环境卫生不达标。尤其是利用“微信朋友圈”做美食生意的情况日益普遍,而它作为社交平台,严格意义上并不是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暂时处于无监管的“真空”地带,因此存在更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配送环节缺乏监管。除了制餐过程,消费者对网络订餐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担忧还体现在送餐环节。派送员个人卫生情况差、送餐箱脏乱差、保温材料不达标、不定期消毒等都可能造成食品的二次污染。
  消费者维权意识不强。由于上述食品安全问题,网络订餐交易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而消费者又只能从商家提供的图片或文字来选择,所以容易受到欺骗。当出现消费体验差的情况时,他们往往会忍气吞声,甚至在损害个人健康时也只是和商家私下沟通解决,没有向网络餐饮服务平台提出异议,也没有向有关部门反馈情况,导致无法有效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由个人承担消费过程中的食品安全风险。

  为深入推进食品安全“守查保”专项行动,进一步规范网络餐饮服务经营行为,促进网络餐饮服务有序健康发展,加强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市场监管局曾于今年8月组织“美团外卖”、“饿了么”两家网络平台辖区内代理商、市场推广、第三方配送单位负责人召开行政约谈会,会上对各方单位提出了相关要求。我市应严格落实《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加强各区食品安全管理,不断提升食品安全水平,让消费者“点得放心,吃得安心”。
  严格把控准入门槛,开展食品安全自查。完善准入审核制度,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明确职责分工并严格执行,避免商家和订餐平台“钻空子”。严格要求网络订餐服务平台严把商家资质审查,强化注册登记、平台管理等入门基础工作,对于证照不全,经营场所不符合条件的商家禁止入网销售。同时要在后期进行复核,若发现商家有违规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并立即报告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发现严重违法行为的,应当立即停止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
  丰富监督主体,拓展监管方式。入驻条件不达标、安全卫生环境不过关,这些都源于相关监管不到位。如今网络信息技术发达,传统的监督手段难以应对数量庞大的客体。因此,要建立网络监管平台、突破监管模式,鼓励除政府之外的监督主体参与,充分发挥订餐平台、配送人员与商家频繁接触的优势,提升日常监管的实效。充分利用网络直播平台,一方面将开展的网络餐饮食品安全专项检查采取网络直播方式呈现,全面排查食品安全隐患,强化风险警示,引导社会监督,加强科普宣传;另一方面鼓励商家、配送员及群众的参与,拟定相应的奖惩措施,鼓励参与者实时在线展示后厨情况,提高商家信息的真实有效性,强化公众监督。
  开展系列培训,推进“阳光餐饮”建设,推广使用“食安封签”。联合网络餐饮服务平台,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全系列、多场次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加强对餐饮服务行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职业道德操守等方面的培训和教育管理。开展“食安封签”推广宣传活动,为外卖食品“关门上锁”,牢牢守住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在全市各区推进“阳光餐饮”专区的建设,把是否运用“阳光餐饮”接受监管部门和公众的监督作为平台对商家评分评级的重要依据,共同促进网络餐饮行业质量安全健康发展。
  强化维权意识,畅通诉求渠道。在网络订餐时,消费者要选择评价高、证件规范的商家,并主动索取订餐发票或有效票据,发现食物过期变质等问题时,要留存相关证据,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并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举报。相关部门要认真受理和处理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方面的投诉,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发挥食品安全宣传周、新闻媒体等宣传渠道作用,动员社会公众参与到食品安全尤其是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来,共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州市委员会
苏ICP备05003616号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