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案
号
|
0259
|
提
案
者
|
卞廷松等6人
|
案
由
|
关于推动建立我市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的建议
|
背
景
情
况
|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西医结合医学作为我国特有的医学模式,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充分发挥了重要作用。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不仅交出了优秀答卷,也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推动各级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的建立和发展对于提升全民健康素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推动中西医结合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提升中西医结合医疗服务保障能力。2017年,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印发《“十三五”国家医学中心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规划》,启动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规划设置工作,依托高水平医院设置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标准》中特别强调,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综合医院)应发挥中西医结合诊疗服务在“治未病”和“慢病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将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用于慢病诊疗和健康管理。具备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的能力。目前,全国已设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等,但还未建立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
|
问
题
分
析
|
国家卫健委于2021年11月8日发布《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综合医院)设置标准》,旨在打造医学高地,提升整体和区域医疗服务能力,减少患者跨区域就医,助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同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在综合医院、传染病医院、专科医院等逐步推广“有机制、有团队、有措施、有成效”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具体到我市,推动建立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根据上文中要求,我市目前还未有一家医院能完全达到其建设标准,作为全市唯一一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常州市中医医院满足绝大部分条件,但在诸多方面如国家级重点专科等项目上还存在短板。
|
对
策
建
议
|
1.一是完善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政策和管理制度,建设中西医学科学目录。建议按照《中医药法》的有关要求,有关部门制定专门的中西医结合行政法规和有关部门规章制度,明确中西医结合事业的法律地位和重要作用。针对我国的中西结合医学发展面临的困境,创建完善的中西医结合科学目录,推进中医科学的理论化进程,将中医治疗体系逐步完善,针对其药理分析、治疗方案及病灶研究等制定科学化的操作流程,实现中医研究方法和西医研究方法的统一性,真正实现东西融合的医药学发展理念。
2.二是健全中西医结合医疗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中西医协同临床应用。进行中西医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加强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建设;倡导中西医药界广泛协作、联合攻关,通过大协作、大联合、多中心、跨行业、跨学科的横向与纵向结合,实现防治重大疾病中西医结合理论和技术手段的新突破;加强中西医结合诊疗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推进中西医结合防治方案、诊疗指南及临床路径的制定,促进中西医结合的国家重大疾病防治体系和临床实践模式建设。中西医结合医学临床实践应当针对中医优势病种,在西医基础治疗上,配合中医治疗理念穿插,将中医经典古方的药理学试验和西医的临床试验结合在一起,结合现代的技术实验去发展中西医结合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要秉承西医的诊断技术和诊断方法,挖掘中西医的优势,在西医的研究方法下开展中西药方的病理学探究,在临床实践中验证中医学的可信性,促进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
3.三是加强学科与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中西医结合专业医疗团队。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离不开专业化医学团队的支撑,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首先要建立专业化的团队,鼓励中医从业者研究西医的理论方法,也加速西医从业者的中医治疗理念提升,加快融合性医学团队人才培养。在医院层面:①支持“西学中”的学习项目,为西医系统学习中医知识提供科学的平台。②开展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的本科学历中医专业医师,在人员招聘、职称晋升、岗位聘用、薪酬待遇等方面,与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同等对待。③医院配有专项医学教育经费支持,保障中医住院医师培训期间合理待遇,保障在职在岗医务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和执业再培训。在医学院校层面:①完善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学体系,促进西医专业人员到中西医结合院系任教。②改革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的入学考试科目及课程设置,倡导西医毕业生考取中西医结合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③改革中西医结合的执业资格认定与执业范围,推进西医毕业生到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执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