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农业生产空间治理,促进农业园区化。以镇和行政村两个层次开展农业生产布局规划,调查耕地土壤环境,保护传统耕作田地,因地制宜,分类划区,优先布局粮食种植,邻近城镇不宜耕作田地优先布局生态林地或湿地,邻近河湖的水塘优先布局生态湿地。借鉴先进地区经验,逐步引入园区经营理念,取得农民支持开展企业或合作社规模经营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强农业生产清洁水源保障、防洪排涝保障,引导鼓励现代化灌溉设施建设,支持农业生产设施现代化。
2、加强村庄和零星分布企业空间治理,促进乡村建设用地高效化。调查空置农房,制定退房还田引导激励政策,给予房主经济补偿,指标调整给城镇,收益返还房主和用于村庄基础设施、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乡村零星危污和低效企业建设用地退出,一部分置换给城镇布局,获取收益返还农业,部分调整给农业生产企业或合作社,作为农产品仓储、生产辅助设施、农产品加工等。
3、加强生态空间治理,促进生态林和湿地公园化。在生态红线基础上,把城镇附近成片商品林和沿河湖成片养殖河塘等部分逐步适当转型为生态林和生态湿地,作为地方管控生态空间,引入公园管理和经营理念,与邻近修闲农家乐呼应,提升生态观光品质。
4、加强城镇空间治理,促进城镇用地集约化。开展城镇集中工业园区低效用地治理,适合技术改造升级的引导原地技改,适合产业转型的引导产业升级,适合调整为商住开发的进行收储出让做经营性开发,城镇空间集约化产生土地收益中,划出一定部分用于补贴农业生产空间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