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到达前一公里着手,在机构附近区域,考虑老年人出行方式,在公交地铁站起始位置就开始设置引导标识,从步行者角度出发在路口等位置进行显著的引导。新址搬迁要在原址位置保留显著指引公告一定时期,并加强媒体宣传推广。
2、结合专业机构开展设计扁平化易读标识,利用色彩是导向标识最容易被分辨的特点,针对老年人的视力不佳,有意识地增强内容和背景色的对比度,推广发光标识牌,或是在现有标识上搭配灯光,便于老人识别,同时也考虑保持信息的连贯性灌输,在同一个空间反复出现,标识高度也要考虑到老人正常视野高度不易过高避免老人大幅度抬头。若是远距离的标识牌,应不被遮挡物干扰且适当放大。帮助记忆不佳的老人顺利到达目的地,确保老人在建筑内部不迷失方向。
3、虽然文字元素在标识标牌中作为重要因素不可缺少,但尽量简化合理的字体类型和大小是决定老人能否顺畅阅读和理解的关键。考虑场所内标识标牌的受众有老年人时,应尽量避免花哨艺术字体,文字内容不宜冗长进行概括,,老年人理解能力下降,加之老人大多有固定的思维定式,可以配合常州本地地名,建筑,桥梁等老人熟知的名称开发让老人更容易记住的标识方式。举例说明,某老人来某某号房间办理后很难记住,但如果该房号标注参考饭店包厢设置配上常州某街某桥或是某些生活元素标识,则将更加方便老人记忆。有条件的机构更建议制作推广方言类的短视频办事指南介绍供老人自助选播。
如今社会生活节奏快,大家的阅读习惯也都趋向碎片化,图像化,所以有内容的标识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不只是老年人更好适应社会生存的舒适性,以政府办事机构为示范的场所如果在这些细节上能更好地考虑到广大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帮助他们独立无障碍地活动和办事。那“适老化”就不是广停留在医疗养老机构那么狭隘,也不仅仅是把字简单加粗加大那么应付。不能只是要求老年人跟上时代,要他们学习摸索、而是要换位思考,通过人性化体验感受到老年人的需求从而针对性改进,帮助老年人更加顺畅自如在社会活动,增强他们的自信,减少沟通不畅产生的矛盾。对老年人多创造一些独立解决渠道,敬老爱老才能实现良性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