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立人才大数据,为人才需求及培养调控提供依据
常州一直在推进工业大数据,建设工业大数据助力常州智能制造,通过建立有效的工业大数据资源,利用工业大数据实现企业的创新管理。在人才方面,能否建立人才大数据,收集、分析内外部中高层次人才数据资源,各产业人才专业、学历、数量、层次分布数据,以及流动趋势数据,对各类人才需求与补给提供监控及预测,为区域产业发展人才提前布局提供依据。对于基层务工人员,希望规范化人才市场的招工模式,避免劳务公司推高用人成本等不利局面,减少中间环节,打通用工企业与务工人员的信息渠道,方便企业与员工直接对接双选。
产业与城市发展吸引人才集聚,集聚的人才智慧反哺城市快速发展。希望发展中的常州通过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大国工匠培育、制造业职工技能培训等一系列人才措施,打造一条制造业人才供应链,夯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基础,为常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证。
二、建立分类人才培养基地,为区域特色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为了提升人才素养与技能,各级政府机构每年准备大量培训经费用于补贴企业,但各家企业规模差异较大,部分企业培训部门不健全。政府部门可以评估牵头建立分类人才培养基地,依据各板块特色产业,在地化设立人才培养中心,并对接企业需求,依托常州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设备与师资定期开班,既缓解了企业培训的压力,又推动了地方产业技术水平提升,为区域特色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三、建立人才贡献奖励信息共享机制,让人才政策更具导向引领作用
为了吸引人才,目前人社、科技、经信都在推出人才吸引政策,政策的出台,除了激励作用,更需要对人才培育或吸引具有导向、引领作用,建议建立人才贡献奖励信息共享机制,有效整合各类人才激励政策,也为政策落地效果评估及政策调整提供依据。
常州对高层人才引领政策力度较大,在高层次顶尖人才上的补助经费投入较多,但通过与深圳、苏州、佛山、东莞等同为智能制造中心城市相比较,常州人才政策扶持力度上仅处于中游水平,对于制造业中坚力量的高级技能人才、管理人才的扶持力度上可以再进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