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在乡村旅游发展方面进行了不断探索实践,乡村旅游已颇具规模,逐渐成为文化和旅游业新的亮点和增长点。但从助推乡村振兴发展的大格局考虑,还处于开发探索阶段,对标婺源、郑州等先进地区,在系统研究、要素层次、品牌营销、体制机制等方面仍存在困难和挑战。
1、乡村旅游系统研究不深。虽然我市在乡村旅游发展上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乡村旅游发展理念尚未深入人心,对乡村旅游的产业地位重视和支持力度还不够。特别是缺乏如何科学规划、包装卖点、营造氛围,如何将政府扶持、市场运作、宣传培训等各项措施有机结合的系统研究,没有形成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乡村旅游产业体系。
2、乡村旅游要素层次不高。当前,各辖市区、板块基础设施水平参差不齐,交通、通讯、住宿等基础设施建设存在滞后问题,尤其是公共交通线路薄弱,只有少数公交能到达离景点较近的地方。此外,乡村旅游整体环境质量不高、档次较低,加上住宿、夜间娱乐消费严重不足,导致游客在景点内停留时间短、重游率低,不能形成可观的经济效应。
3、乡村旅游品牌营销不强。我市乡村旅游大多仍停留在“吃农家饭”、“住农家院”的阶段,对挖掘地方特色、人文内涵不够重视,不能满足游客多层次和高文化品位的旅游需求。同时缺乏高效的市场营销手段,乡村旅游大多处于“自我经营、口碑营销”的状态,导致游客认可度不高,难以形成稳定的游客群体。
4、乡村旅游体制机制不顺。当前,政府部门和乡村旅游行业之间的协作机制还不完善,合力有待加强。我市乡村旅游从业人员以本地及周边村民为主,大多数从业者没有经过专门培训,缺乏旅游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同时,全市缺乏规划策划、经营管理、宣传促销、配套服务等方面的专业团队,缺乏专职、专业的导游服务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