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策
建
议
|
1.健全科学有效的生涯规划教育管理制度
出台适合我市普通高中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指导纲要,并推出一两所学校作为试点和范例。在学校层面,首先根据实际情况成立生涯规划教育中心,由一名副校长兼任中心主任,负责生涯规划课程设置、实施途径和效果评价等。其次,完善生涯规划工作制度:一是对学生的生涯规划分阶段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和评价,全面了解学生发展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二是建立生涯规划教育的督导机制,定期对专业教师的工作状况进行绩效评估。再次,逐步完善生涯规划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机制,为参与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教师提供各种学习机会,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
2.重构学校的生涯规划教育理念
新高考改革强调学生的选择,注重学生的多样化发展,这与近年来强调的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的理念不谋而合。高中学校要进一步转变教育理念和办学行为,在教育理念更新的基础上,以生涯规划教育推动学校的整体发展,实现学生、学校的双赢发展。
对于学生在生涯规划中的表现,充分考虑不同年级学生生涯认知的水平和发展需求的阶段性特征。过程性评价主要结合高中不同阶段目标进行评价。高一主要引导学生关注大学学科和大学专业,做好学科规划;高二主要引导学生做好学业规划,努力实现自己的学业目标;高三主要引导学生关注高考和志愿选择,做好大学规划的准备。发展性评价则是根据生涯规划教育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育价值观,积极引导学生不断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在不断实现预定目标的过程中给予的评价。
3.创新课程实施模式
学校可在渗透性教学的生涯学术综合课程基础上,尝试跨学科的主题式生涯规划学习;还可将校外组织或机构的创造性生涯规划项目引入学校,给学生带来创生性的生涯规划课程学习体验。
使用渗透性教学的生涯学术综合课程,即教师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将生涯目标、生涯内容或生涯相关的信息融入其中,帮助学生建立起学科课程与生涯发展的联系。跨学科课外研究与综合实践活动,以围绕某个主题的形式,将不同学科整合到一起,加强了学术内容与工作领域所需能力之间的联系,所选的主题内容都随年级的增长而呈螺旋上升状,以满足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差异化需求。
4.整合生涯规划教育资源体系
一些高中学校不同程度地开发了专题讲座、心理辅导、主题活动等途径,融入了升学辅导、职业指导等内容,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生涯教育实施模式。高中生涯规划课程作为一门具有综合性、体验性的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只有关注到各方资源的整合,才能为学生创设生态化的学习环境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在整合过程中,要做到:学校发挥主导作用,家长全过程深度参与,社会合力提供服务保障,以及建设网络资源平台的。网络资源平台的建设能给学生带来更多自主学习的途径和自我探索的空间,兼顾整体化学习与个性化发展,是高中生涯规划课程学习的延伸与拓展,建议由市教育局牵头,整合各校资源,建立统一的生涯教育网络平台,既可以规范、指导各高中校的生涯规划教育,也可以为广大高中学生和家长进行生涯规划提供有力的支撑。
5.构建专兼结合的生涯规划师资队伍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生涯规划师资都是由班主任或心理健康教师兼任。由于教师自身都不具备生涯规划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因此难以有效地对学生开展教育,从而使学生得不到有效指导和充分发展。当然,目前在所有高中普遍设置专职生涯规划教师还不太现实。因此,一方面是充分开发本校的教师资源,逐步推行全员导师制。另一方面是聘请高校或社会上相关机构的专业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他们也可以对本校教师起指导和示范作用。第三是在市和区教育局层面,聘请我市行业领军人物作为顾问,通过在线讲座等信息技术手段让多所高中的学生同时享受高品质的生涯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