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市政协召开十四届五十三次主席会议,就“塑好明星城市像,提升文化软实力”开展专题协商。市政协主席白云萍主持会议并讲话。
我市公共雕塑起步较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涌现一批优秀作品,目前共有城市公共雕塑近百座,主要分布于人员往来频繁的商贸中心广场、城市交通枢纽及重要区域、市民休闲娱乐的景区园林(绿地)、文化设施和文化客厅等四类区域。这些雕塑作品点缀在公共空间,凸显了城市厚重的历史底蕴,增强了城市文化自信。
如何创作高质量公共雕塑,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委员们建议,要健全公共雕塑建设协调机制,编制公共雕塑的总体规划,同时在大运河保护带建设、常州历史文化名城后续保护等专项规划中,加入城市公共雕塑元素;要强化公共雕塑的审美认同,畅通渠道,广开言路,汇聚民智,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公共雕塑建设的氛围;要着力打造公共雕塑的精品之作,赋予公共雕塑生机与活力。
白云萍指出,要加强宣传引导,广泛深入讨论,逐步提高认知,把高质量公共雕塑作为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升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建设长三角文旅中轴的鲜明亮点;要挖掘优秀历史文化,充分用好全市红色资源,在谋划公共雕塑创作建设过程中,突出历史性、人文性、地域性、时代性、纪念性、启迪性、艺术性、标志性;要尊重艺术创作规律,创作符合城市发展规划、体现城市精神的城市雕塑,既要积极,更要稳妥,特别是在题材选择上,要精挑细选,反复推敲,甚至可以争论,最终形成共识和合力。
会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市文广旅局负责人结合部门工作实际作交流发言。
市政协副主席蒋必彪、卢明康、吴新法、徐伟南、赵正斌、史政达,党组成员韩筱筠和秘书长周效华出席会议。(黄钰 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