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重要会议 >> 全体会议 >> 十四届一次会议 >> 内容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州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工作委员会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17-02-14 浏览次数:  字号:〖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常州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工作委员会

工 作 报 告

本届政协以来,市政协委员工作委员会在市政协常委会和主席会议领导下,按照常州市政协十三届委员会的总体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发挥委员主体作用这一中心任务,以推进界别协商为重点,以拓展活动载体和创新履职平台为抓手,不断优化委员履职服务,逐步完善委员履职管理,积极探索政协工作机制向基层延伸,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本届工作回顾

一、拓展履职渠道,发挥委员主体作用

政协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政协职能作用的发挥,主要是通过政协委员有组织地履行职能活动来体现。因此,我委始终把发挥委员主体作用作为核心工作,以载体和平台建设为抓手,努力提高委员履职服务质量和水平。

1、优化活动载体。委员活动是委员履职的重要形式,也是服务委员的重要载体。我们围绕市政协重点工作,每年精心组织“六大”委员活动(即女委员专题视察、委员学习日、界别活动月、委员论坛、专项民主监督、全体委员集中视察),为委员知情悉政、协商议政提供服务。一是举办专题讲座,开阔履职视野。每年4月,我们结合市委、市政府年度中心工作和政协全会的部署,开展一年一度的“委员学习日”活动,先后组织了“未来十年中国经济面临的外部机遇与挑战及其对苏南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加快产城融合,推进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与互联网+”、“国际视野中的城市主题文化建设”等专家讲座报告会,拓展委员履职视野,增强委员履职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丰富界别活动,深化界别协商。每年6月作为“界别活动月”,以界别小组为单位集中组织协商议政活动,先后开展了“建言创新驱动、服务率先发展”,“学习贯彻十八大、推进常州现代化”,“深化改革促发展”,“深化协商民主、推进法治建设”,“助力十三五、建设新常州”为主题的界别协商系列活动。四年多来,界别活动月期间累计收到各界别小组分别以集体或个人名义提交的提案70余件、社情民意信息120余条、有质量的调研报告60余份,委员和界别的履职热情空前高涨,履职的质量和水平明显提升。三是举办委员论坛,体现协商成果。在认真组织委员界别活动月的基础上,我们采取跨年轮流举办“委员论坛”和“网上论坛”的方式,充分体现界别协商的履职成果,增强界别和委员的话语权。“委员论坛”重点推荐履职成果突出的界别和委员进行大会发言,“网上论坛”汇集各界别小组的调研报告在常州市政协网站上登发。同时,还将各界别小组提交的履职成果汇编成册分别呈送市委、市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参阅。四是开展专项民主监督,关注经济民生。本届以来,我们先后围绕“提升行政服务效能、优化创新创业发展环境”,“关注实事项目、促进民生幸福”,“推动住房保障(三改)、智慧城市”和“生态绿城建设”,“关注优质教育、优质医疗和优质养老”等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会同社法委、文教卫体委、城乡建设与人资环委等专委会组织相关界别的委员开了5次专项民主监督活动。通过听取政府职能部门情况通报、组织委员视察和座谈协商等形式,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委员们针对监督中发现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建议,不仅帮助相关部门改进了工作,也促进了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其中,《推进医养融合,提供优质养老服务》专题调研成果在省政协常委会议上交流发言。五是组织集中视察,促进知情悉政。每年3月,我们都确定一个主题,组织开展女委员专项视察,先后组织了“看文化项目,谋名城创建——市政协女委员为创建历史文化名城建言助力”,“关心妇女儿童健康”,“关注优质教育”,“关注农业产业园、助推农业现代化”等专项视察活动;每年12月,结合市政府工作情况通报,选择部分重点工作(工程),组织全体委员开展集中视察活动,为委员履好职、献良策提供悉政服务,同时为开好全会打好基础。

2、创新履职平台。一是打造“委员之家”新阵地。建立“委员之家”是十三届市政协服务委员、服务发展的又一创新之举,也是发挥委员主体作用、拓展履职方式的重要途径。2012年8月,由委工委与原常州工贸国资公司在运河五号创意街区合作建立了第一个市政协“委员之家”。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由市政协八个专委会分别负责联系建设的具有不同特色的八个“委员之家”相继建成。各专委会分工不分家,每年初共同商定活动内容,统筹安排活动计划,精心组织“委员之家”活动。几年来,已累计开展各类活动120多次,委员参与达9600多人次。“委员之家”已经成为广大政协委员协商议政的讲台、学习交流的平台、展示风采的舞台。二是建立“政协委员QQ群”。利用互联网社交平台创建了政协委员QQ群,有120多名政协委员入群。政协委员QQ群作为“网上委员之家”,主要采取线上研讨与线下履职相结合的方式,组织跨界别的委员活动,加强委员之间的互动交流和联合议政。委员QQ群成立以来,先后组织了古运河历史风光带的开发与保护、茅山风景名胜区的开发与保护、前后北岸历史文化街区的开发与保护、运河生态绿道建设和市级湿地公园、森林公园建设等专项视察,并提交了一批有质量的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履职成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三是创办“委员企业家沙龙”。自2014年以来,市政协研究室、经科委、委工委会同相关辖市区政协,连续三年在运河五号“委员之家”举办了以“深化改革促发展、助推服务业转型升级”,“创新金融服务、促进企业发展”,“激活科技资源、促进企业创新”为主题的委员企业家沙龙,为200余名委员企业家和20余个政府职能部门及相关单位面对面对接交流、互动协商搭建了平台,受到了广大委员企业家的欢迎和好评。同时,通过常州网、常州政协网站,对沙龙活动进行网上视频直播,与网民互动,增强了活动的效果和影响力,这已经成为本届市政协服务委员、服务企业、服务发展的一个新品牌、新亮点。四是创建“政协之友”活动中心。为进一步调动退出一线的政协领导同志及离任委员的参政议政热情,丰富协商议政形式,搭建起历届政协委员团结联谊的“同心桥”,我委在政协主席会议的指导下,借鉴上海“政协之友社”的先进经验和我市“委员之家”的实践模式,分别与市建设局和文广新局的下属单位合作建立了两个“政协之友”活动中心,同时建立“政协之友”微信群,设立专门的社情民情征集、报送渠道,并继续给离任委员订阅《人民政协报》和《常州政协》杂志,为离任委员学习、议政、交流、互动创造条件,为我市政协工作汇聚更广泛的智慧和力量。

二、规范履职管理,提升委员履职能力

在做好履职服务的基础上,抓好委员学习培训和规范委员履职管理是充分调动委员履职积极性、提升委员履职能力的重要保障。一是学习培训贯穿始终。换届之初,组织全体委员进行了集中培训,邀请有经验的政协工作者对新一届委员就政协理论知识和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业务技能进行专题辅导,还邀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到会通报市情政情,帮助委员尽快适应新角色,担当新责任。届中,根据委员工作调动和职务变动情况,每年都有相应界别的委员进行调整,四年来共计免去58人、增补69人,进出总人次达127人次。对于因客观原因而离任的委员,市政协会同市委组织部、统战部一起举行离任委员恳谈会;对新增补的委员逐一上门走访,并在每次全会前,集中利用半天时间对新任委员进行任前培训,为委员提供相关材料,帮助委员了解本届政协工作情况。2015年,按照市委关于开展“书香常州、悦读200”全民阅读季主题活动的部署,我们精心组织开展了以“悦读、素质、能力”为主题的“委员悦读”系列活动,分别开展了学习动员、好书推荐、图书漂流、交流分享、征文评选等五项系列活动,收到良好效果,并被评为我市全民阅读十大好活动之一。二是履职数据量化考核。为满足委员履职量化管理需要,我委在以往工作基础上,整合委员参会签到系统、委员履职统计系统等电子信息管理模块,开发了一套“委员工作平台”信息化管理系统,将市政协每年组织的重大活动详细列出,依据各专委会和界别小组统计的委员履职台账,分门别类录入管理系统,生成委员履职数据,并通过网上“委员之窗”及时反馈给委员本人。每年6月和12月,利用界别小组活动之机,与委员本人进行数据核对,完善数据管理,促进委员更好地履职尽责。三是规范管理建章立制。四年来,已经建立了市政协领导联系基层委员制度、市政协领导联系镇(街道)政协工委工作制度、专委会联系界别小组制度、加强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制度、委员界别小组召集人和联络员工作制度、政协委员之家管理办法、市政协委员履职工作规则、委员履职量化考核细则、加强界别协商工作的实施办法等9项制度和九大方面的30多项委员工作程序。四是争优创先奖惩并举。2016年,在严格委员履职情况统计的基础上,按照《市政协关于开展“争当优秀政协委员、争创先进界别小组”活动的意见》要求,认真开展了总结评选工作,表彰了优秀政协委员65名,先进界别小组8个,并对8个委员之家进行了评选表彰。四年多来,通过省、市新闻媒体和市政协一刊一网等载体,采访报道政协委员履职活动230余人次,为委员们履职尽责树立了榜样。同时,加大了委员履职的管理力度,对于4名长期不能正常履行职责的委员,通过走访调查掌握情况后,建议市政协常委会按程序撤销了其委员资格。市政协委员的履职数据还作为市委组织部、统战部进行新一届政协委员留任推荐的重要依据。

三、延伸工作触角,推进基层协商民主

镇、街道政协工委作为辖市区政协组织派出机构,是政协工作机制向基层的拓展和延伸。面对大力发展基层协商民主的新要求,进一步发挥镇、街道政协工委作用,深入推进基层协商民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一是推动基层政协工委建设。十三届市政协以来,市政协和各辖市区政协坚持把推动镇、街道政协工委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动争取党委的重视和支持,加强协调,积极推进。2013年10月,市政协召开了全市镇、街道政协工作座谈会,邹宏国主席在会上做了讲话,全面动员和部署基层政协工作,推进了基层政协工委组织建设。全市58个镇、街道先后成立了政协工委,配备政协工委主任、专兼职人员102人,实现了基层政协工作机构的全覆盖。二是开展交流研讨。每年召开一次基层政协工作研讨会,组织全体镇(街道)政协工委负责人交流工作。2014年,我们邀请了省政协研究室领导为基层政协工委负责人作专题辅导,邀请苏州市张家港市金港镇做了工作交流。市政协组织延安培训、井冈山培训和北戴河培训,分别组织了47名基层政协工委同志参加。2015年9月份,组织部分镇(街道)政协工委负责同志赴苏州市学习考察。2016年,在市政协副主席张跃带领下,我委会同研究室就镇、街道政协工委工作开展调研,召开了全市镇、街道政协工委工作交流会,形成了《让政协协商民主之根深深扎在基层——关于我市镇、街道政协工委建设的思考与建议》调研报告,对进一步推进基层协商民主提出了五项建议。三是挂钩联系互动联动。为加强与镇(街道)政协工委的联系,出台了《常州市政协领导联系镇(街道)政协工委工作制度》,每年市政协领导带领相关专委会和界别小组委员深入镇(街道)政协工委走访调研,共同开展履职活动。近年来,市政协邀请部分镇(街道)政协工委负责人列席全会开幕式,并在会前专门安排市政协相关委、室负责人与他们协商对接工作。市政协常委会和部分专委会组织的视察调研活动也邀请相关镇(街道)政协工委负责人参加。在市政协指导和辖市区政协领导下,全市镇(街道)政协工委累计组织专题调研、视察、协商等活动1000余次,提交提案、社情民意信息和调研报告近3000件,逐步形成了“基层委员履职有舞台、基层协商民主有影响、基层政协工委有作为”的良好局面,为人民政协工作向基层拓展、延伸奠定了基础。

2017年工作建议

2017年是新一届市政协的开局之年,建议委员工作委在新一届市政协常委会和主席会议领导下,认真落实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部署,继续围绕发挥委员主体作用,以“三化建设”(制度化、信息化、协同化)为抓手,努力推动委员履职服务和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进一步加强制度化建设

一是落实制度。十三届政协期间形成了一系列工作制度,特别是新制订的政协委员履职工作规则(包括委员履职工作量化考核细则),是委员履行政协三大职能的行为规范,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建议在新委员集中培训时,将委员履职工作规则等制度要求重点宣讲,并印成手册发给每个委员,在组织委员学习的同时,签订委员履职承诺书,增强政协委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是完善制度。通过十三届市政协的实践,建议对部分工作制度进行完善。例如:市政协领导联系基层委员制度中,建议将原来每位领导一届固定联系6名委员改为每年轮换联系6名委员,即每位领导一届联系30名委员,扩大市政协领导联系委员的覆盖面;市政协领导联系镇(街道)政协工委工作制度中,建议将每位领导一届联系1个基层政协工委改为每年轮换联系1个基层政协工委,即每位领导一届联系5个基层政协工委。

三是健全制度。十三届市政协在推进界别协商方面做了积极探索,并出台了《关于加强界别协商工作的实施办法》,建议配套制订市政协领导联系界别小组制度,以利于加强对界别协商工作的指导,促进界别协商工作的深入开展;另外,为进一步强化民主监督职能,建议研究制订市政协民主监督实施办法,明确民主监督的内容和形式(包括开展专项民主监督、委派民主监督员等),提高民主监督制度化水平。

二、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采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委员履职工作不仅是提高政协组织工作效能的紧迫需要,也是广大政协委员拓展履职方式的强烈愿望。市政协学习借鉴合肥、南京等地政协信息化建设经验,申报了“智慧政协”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目前已通过市经信委和相关部门的项目评审。建议由市政协研究室牵头,办公室和各专委会通力协作,抓紧时间组织实施,尽快建成“常州政协网(改版)”、“常州政协微信公众号”和“市政协委员履职工作(移动化)应用系统”三位一体的“智慧政协”系统,创新“网络议政、掌上履职”模式,打造我市政协工作新亮点。重点建好三大平台:

一是参政议政平台。主要用于政协工作信息推送、委员参政议政意见建议提交、查阅等,方便委员及时掌握市情政情和动态资讯,提高委员知情悉政的时效性和参政议政的针对性。

二是互动交流平台。主要是利用互联网技术,特别是利用手机移动端的微信群、QQ群等方式,在委员和委员之间、委员与界别之间、界别与界别之间建立快捷交流渠道,增强互动性和参与性。

三是履职服务平台。主要是实现政协会议(活动)的通知、考勤,委员基本信息管理、查询,履职数据统计、反馈等综合功能在手机、PAD等移动端可操作,特别是实现对委员信息和履职数据的自动化管理,提高委员履职服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和水平。

三、进一步加强协同化建设

委员工作涉及面广,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方方面面的参与、支持和配合。因此,加强协同作战、形成工作合力至关重要。

一是委室齐动。凡涉及到全体委员或者多界别参加的活动,如专题视察、集中视察、专项民主监督、政情通报会、委员学习日、委员企业家沙龙、委员论坛、委员之家活动等,建议建立办公室、研究室和相关专委会分工协作机制,统筹协调,齐心合力,确保各个工作环节落实到位。

二是界别互动。界别是政协工作的基础,召集人是界别活动的发起人和组织者,做好界别工作的关键是发挥好各界别召集人的作用。建议加强召集人的培训,定期开展召集人学习交流,促进各界别小组工作均衡发展。同时,建议每年组织开展一些界别联合协商活动,将不同界别的专业优势汇集起来,提升协商议政的质量和分量,增强政协工作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三是市区联动。建议建立市区政协委员工作联动机制,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交流委员履职服务管理工作和镇、街道政协工委工作情况,积极探索市政协委员和界别小组与相关镇、街道政协工委挂钩联动机制,拓展联系基层群众和征集社情民意的渠道,共同集聚市区两级政协委员的智慧和力量,合力推动基层协商民主建设。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州市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03-2017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ChangZhou Committee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03616号 技术支持:常州风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