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委员履职 >> 社情民意 >> 内容
 
第69期 “小火亡人”事故凸显公共安全存在“空白区”
发布日期:2017-10-26 浏览次数:  字号:〖
 
  民进常州市委反映:不久前,杭州“蓝色钱江大火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次火灾中过火面积不到房屋面积的七分之一,却历经1小时48分才被扑灭,并造成了四人死亡的惨痛结局,是一起典型的“小火亡人”事件。据历年的消防年鉴显示,我国每年“小火亡人”火灾持续不断,住宅建筑的火灾数量始终居高不下。同样的灾难一再发生,背后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火灾预防系统存在“空白”。首先是预防责任主体的不明确,尤其是在以楼房为主的城市社区家庭中,普通的“公摊面积”一般由消防部门负责,但是占地面更大的“住户空间”却没有预防系统的责任主体,但这却是发生火灾最多的场所。其次是消防设施的缺失,比如我国火灾报警器的家庭普及率还不到1%,而在美国则是96%;同时,灭火器、火灾应急包拥有量也不到10%,这导致当事人在火灾事故中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火情,也没有办法开展自救。
  二、公共配套服务存在“空白”。首先是“硬件”的缺失,比如大部分的城市社区内都没有定期更换老旧电线的制度,对于接触不良、超负荷等原因造成的电器短路也都是出了问题才进行更换,隐患巨大;再比如电线管路方面,强电与弱电的安装与管理分属于不同部门,往往不考虑彼此,尤其是一般较晚入户的“弱电方”往往粗暴入户、缺乏规划,甚至影响到强电的安全。其次是“软件”的缺失,目前大部分的城市社区中,物业、社区等都没有提供日常的消防相关服务,也没有开展相关的预防服务工作,大部分社区的防火工作还仅仅停留在“贴一张海报”“挂一副标语”的初级阶段。更严重的是一些老小区或次新小区中,根本就没有物业,相关的公共配套管理就完全是“一片空白”,一旦发生火情,后果不堪设想。
  三、安全意识存在“空白”。除了不安装报警器、不重视老旧电线更换等,大部分群众对于安全技能的学习也存在极大的“空白”。比如之前上海某公共建筑举行消防演习,群众却都因为“怕麻烦”而不愿下楼,最后消防队员宣布“先下来就送礼物”,才勉强把演习完成。曾经有媒体在多个社区内进行随机调查,结果显示“参加过消防演习”和“接受过初级火灾安全训练”的人数都不满10%,这样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凸显出的就是不可估量的安全隐患。
  目前中国有22万栋高层建筑,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共安全就显得特别重要,容不得出一点纰漏,更不用说安全“空白”。为此,建议有关部门应该尽快重视这个问题,多管齐下,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建议:
  一、建立起全方位的火灾预防系统。首先是加强火灾报警器的入户安装率。目前一般的报警器价钱在30-50元之间,好一点的200元左右。因此,在现有的小区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从维修基金中拿出一部分经费,并由政府提供一部分补贴,再由街道或社区统一购买、统一安装;而在新建造小区中可以出台相关规定,直接纳入建筑规划并强制安装,费用在房产交付时一并由住户承担。其次是要建立起有效的火灾预防预警联动体系,主要是明确社区内火灾预警的责任主体,可以由业主委员会牵头,物业承担主体责任;在部分没有物业或物业不作为的社区,可以由建委、消防、街道进行兜底。
  二、建立起全面的公共配套服务。首先是明确出强电与弱电的入户责任,尤其是易出现“层层转包”现象的电信等弱电入户,必须与住户签订安全责任书,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其次是加强对强电的定期检查与维护,户外线路和户内主要线路可以交由供电公司负责,定期检查和更换;户内主要线路可以由供电公司提供服务、居民购买的方式进行;对于老旧小区则应该由供电公司重点核查,比如在每年入夏之前全面检查更新。最后是物业、社区等要更加重视消防服务,主动为居民提供入户电器安全检查、消防演习等服务;此外也可以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入相关的公益组织,到社区开展活动或提供服务。
  三、建立起安全技能培训体系。各机关单位、学校、社区等都要每年开展不少于一次的火灾逃生技巧和技能培训,消防也要加强与社区的联动,多开展“消防进社区”等安全培训活动。加强消防安全的宣传力度,除了传统的在楼道内张贴宣传画、传统媒体广泛宣传等方式,更要重视手机自媒体的传播作用,可以通过微信公共号进行安全技能传播,引导群众自觉学习,增强自救能力。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州市委员会
苏ICP备05003616号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