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委员履职 >> 社情民意 >> 内容
 
第16期 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深化国际友城建设的建议
发布日期:2017-04-25 浏览次数:  字号:〖
 
  市政协港澳台侨与外事委尹志伟反映:国际友好城市是一个地区开展对外友好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是实施“走出去”、“请进来”发展战略的有效载体。国际友好城市的数量和交往质量是衡量一个城市对外开放水平和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截至目前,我市已与世界相关国家建立了45个友好城市,但调研发现,我市的友城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亟需加强和改进。
  一、存在问题
  (一)缺乏规划,目标不明。我市友城工作已开展近40年,但迄今为止尚无一个具有指导意义的友城发展规划,无法对全市友城工作进行科学、宏观指导。友城工作处于随机的发展局面,缺乏科学的发展导向、合理布局、交往重点和阶段目标,友城工作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不强。由于没有整体规划,我市国际友城目前主要在美洲、欧洲、亚洲和非洲少数地区,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东南亚、南亚、中东等地区国家的友城资源尚未得到开发利用。
  (二)重视不够,保障不力。由于缺乏对友城外交的准确认识,处理友城关系经验相对不足,加上专兼职人员不足,对已建立的友好城市没能用心经营、维护和涵养并保持长期的良性互动,导致友城的建立形式大于内容,礼节性交往多于实质性合作互动,甚至对已建立的友城疏于联络,彼此往来陷于停滞。多年来经费不足、报备手续繁多及小语种人才缺乏等,都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友城工作的开展。
  二、对策建议
  1.提高认识,充分重视友城工作。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开放发展的理念,要求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我市正在推进经济国际化战略,建立完善国际友城是实现开放发展、经济国际化的重要载体,因此须充分重视友城工作在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使之有效服务于我市的大开放、大发展。
  2.统筹谋划,推动友城工作可持续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和特色,在现有的基础上,科学编制我市友城发展规划,突出规划在友城工作中的规范、引领作用,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开展友城交流交往。应突出重点,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大对沿线国家地区间的交往力度;合理布局,充分考虑政治、经济、文化、地缘等因素,多交亚非拉中东朋友,填补友城关系空白。
  3.完善机制,增强友城工作实效性。因“市”制宜,根据不同友城对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特点,形成不同的交往重点和内容。对外交往的友城不能简单比照国内情况,只强调人口规模,不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地理位置、对外交通能力等情况。由于目前我国签订国际友城合作协议需到全国友协逐一审核报批,门槛设置高、手续繁杂,为此建议学习浙江经验,解放思想,不选贵的只选对的,直接与意向友城签订相关合作协议,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4.强化保障,推动友城工作提质增效。一是设立友城工作专项经费。根据年度友城工作计划,在外交专项经费中单列友城工作经费,并确保专款专用。如一些不发达的亚洲、拉美友城人士来我市参加经贸活动,应给予经费资助。二是友城对外交流要纳入外事出访的整体计划,明确目的任务。三是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内部挖潜,配备专门的友城工作人员,加强学习培训,提高友城工作队伍的素质水平。另一方面要借助社会力量,统筹政府部门、企业、高校各方面资源,建立外交人才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缓解友城工作人手不足、小语种人才缺乏的局面。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州市委员会
苏ICP备05003616号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