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委员履职 >> 社情民意 >> 内容
 
第11期 应警惕我市教育合作办学的“浮夸风”
发布日期:2017-04-01 浏览次数:  字号:〖
 
  民盟常州市委万琴凤反映:最近,各级政府与优质教育品牌合作办学的呼声甚嚣尘上。不可否认,引进优质教育品牌合作办学,对扩大地方政府的知名度,提升地方教育的名声,吸引优秀教育人才和优质生源有一定的帮助。但事实上,很多地方政府引进优质教育品牌,表面上是为了惠及地方百姓、提高教育质量,实质上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只是挂个优质教育的品牌,有名无实。
  各级政府之所以热衷于与优质教育品牌合作办学,主要是因为:一是扬名声。优质教育资源的品牌既满足家长让孩子上名校的虚荣,又使地方政府赢得了重视教育的美誉。二是优环境。教育资源也是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一张名片,哪个地方教育资源强,其吸引力就大。优质教育资源,是地方政府软实力的一种体现。三是获厚利。一些地方政府被房产开发商利益绑架,通过所谓的引进优质教育品牌来抬高房价,提高小区入住率,增添人气。更有一些地方政府叫嚣着依托名校品牌倡导民办教育,减少自身责任。
  但是,这种浮于表面的合作办学显然对教育的长远发展不利。目前我市的合作办学属于松散型,在教师交流、教育管理、教育评价等方面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深度合作,就好像是仅仅为一件普通的衣服贴了一个大牌标签,身价似乎立马飙升,但其质量却并未因贴牌而提高。甚至,有些地方政府(特别是一些公办资源还严重不足的地方),为了吸引外地知名的教育品牌,置政府责任于不顾,积极倡导民办学校。教育有教育的规律,不是一所学校挂了一个名牌,其教育质量就会随之提高。从优质教育品牌来说,成就今天的名声是长期积淀而来的:政府经费保障好,教师待遇优,学校引进人才机制活,教师教研水平高,团队力量强,以此逐渐形成好上加好的马太效应。诚然,如果优质教育品牌真正对合作学校实行集团化管理,是可以逐渐提升集团内学校的内在实力,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集团也不能无限膨胀,因为紧密型的集团化管理势必导致优秀师资稀释,从而影响整体教育质量。相反,如果优质教育品牌把对外辐射当作产业来做,仅仅依靠品牌效应去带动一所合作学校,而没有实质上的合作,那么,优质教育品牌的光环终究会暗淡消逝,最后吃亏的还是地方百姓。还有,如果我市合作办学走上民办道路,百姓的利益损失将更大。
  为此建议,我市须警惕教育合作办学的“浮夸风”。教育质量的提高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从被合作的学校来说,不会因为挂了名牌,其教师职业责任就大了,职业能力就强了,教育质量就提升了。与其花钱购买优质教育品牌,不如建立灵活的激励和奖励机制,吸引优秀教育人才,鼓励教师争先创优,有针对性、接地气地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做好培训,同时指派管理骨干和教师骨干到优质学校跟岗学习,挂职锻炼,厚实学校文化,提高教育质量,从而扩大教育影响力,提升政府招商引资的软实力,这才是地方政府期待的马太效应。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州市委员会
苏ICP备05003616号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