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2015年2月2日,市委书记阎立在《2015年市政协“一号提案”--关于建立完善食品追溯、监测、诚信体系的建议》上批示:“食品安全涉及千家万户,是社会关注点、舆论聚焦点,也是管理薄弱点,正是因为社会关注、百姓关心、工作又有难度,才需要我们下大气力去研究、去改善、去加强,请市政府借改革东风,抓住监管机制调整契机,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整合资源、理顺关系,坚决打好食品安全这一仗。” 2015年2月11日,市长费高云批示:“食品安全关乎民生、关乎社会和谐稳定。今年市政协一号提案,是民心所向,办理的好不好,事关两头: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一头连着党委政府的信誉,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把食品安全工作抓细、抓实,不断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努力让群众吃得放心、安心,请云云市长牵头研究,抓好落实。”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一直是政协委员关心关注的焦点、建言履职的重点。2013年,市政协组织了居民“菜篮子”安全专项视察;2014年,市政协文教卫体委联合党派团体、界别委员开展了“强化餐饮业监管、保障‘舌头上’安全”专题调研,积极建真言、献良策。从视察、调研情况来看,近年来,我市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但食品安全潜在的风险不容轻视,监管工作任重而道远,尤其是食品追溯体系亟待完善。
具体表现为:农产品质量、肉菜流通两个追溯系统各自为战,数据尚未联通;食品监测资源亟待整合,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分散在6个职能部门,存在衔接不紧密、信息难共享、重复建设多、整体合力弱等问题;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亟待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的透明度不够,信息公开工作需要加强和提升;对食品生产经营、食品安全监管的社会监督氛围不够浓厚,监督的力度和深度有待增强。
为此,建议我市切实把握政府职能转变和食品监管体制改革这一契机,以改革和法治精神,在严格执法监管的基础上,建立完善食品追溯、监测、诚信“三大体系”,切实推动食品安全监管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一、健全食品源头追溯体系。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肉菜流通两个追溯系统建设的领导与整合,对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环节实施来源、流向及质量安全的实时动态监控,加强对农产品生产与经营企业的科学监管,做好农产品企业与监测部门终端联网,提高农产品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扩大肉菜追溯系统使用范围,使用对象应包括所有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标准化菜市场、大型超市、连锁店、重点团体采购单位等,且所有进入流通、餐饮的蔬菜品种都应纳入追溯系统。严格落实流通环节食品进货查验、索票索证制度,积极鼓励和支持大型超市、连锁店等借鉴麦德龙“麦咨达”追溯系统等经验做法,建立可追溯系统,为市民提供安全可靠的高质量食品。加快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肉菜流通两个追溯系统的整合,实现资源信息共享,达到蔬菜、肉类来源可追溯、流向可跟踪。
二、完善食品动态监测体系。加大食品抽检力度,大幅增加食品抽检批次和抽检覆盖面,重点加强对大宗食品、高风险食品的检验检测,并坚持问题导向,提高抽检工作的靶向性;建立蔬菜流通环节快检快测系统,鼓励大型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提升检测技术,扩大自检项目,推进城区标准化菜市场蔬菜快速检测全覆盖。优化和整合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应优先考虑对全市现有的政府投资的食品检验检测资源进行整合,建议成立“常州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承担全市的食品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任务。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可设立快速筛查分中心,提高应急反应及处置能力;设立农药残留、重金属、致病菌、添加剂等分中心,提高检验检测的专业化水平。在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成立前,应围绕全市食品检验检测目标任务,充分发挥全市各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的优势和作用,由市食安办统筹安排食品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任务,采取措施调动检验检测机构的积极性,形成监测的整体合力。由卫生计生部门负责食品风险监测任务,并对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检验检测。鼓励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的发展,通过政策引导、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大力促进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走市场化道路。
三、强化食品诚信体系建设。建立食品安全红、黑名单制度,全面建立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档案建设,用法律制度引导企业公平竞争,形成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损的激励约束机制。大力开展食品生产、经营、餐饮服务企业示范创建活动,指导企业建设诚信文化,推动食品生产经营者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定期公布食品抽检合格与不合格产品信息,建立生产经营企业“黑名单”制度,采取适当形式公开曝光。明确统一的食品安全投诉举报受理机构,设立统一的投诉举报网络平台和专线电话,建立“一门受理、即时转办、分门处置、按时回复”的工作运行机制,提高举报投诉处置效率,并建立和落实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制度。加强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督,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作用,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开展法律监督、民主监督;不断强化群众监督、行业组织监督和舆论监督的功能,提高全社会的参与程度,推动政府部门依法履职尽责、食品从业者诚信守法经营。
在优先发展基础上
转型为可持续发展
--关于推进常州公交事业建设的建议
■ 市政协城建与人资环委
从2006年市委、市政府首次提出“公交优先”,到现在已经走过了10年历程。在这10年期间,常州公交就如一辆满载着市民期望的汽车,每年由市区两级政府财力持续为之“加油”,在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专用道”上不断“提速前行”。在广大市民的喝彩声中,在各级领导和兄弟城市同行的赞誉声中,在城市空间布局和公共交通格局不断优化过程中,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新常态下,如何冷静地看待城市公交现有发展模式?如何探索一条具有常州特色的城市公交可持续发展之路?已经成为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市政协城乡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围绕城市公交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有关情况和对策建议报告如下。
一、强力推动公交优先,逐步实现公交“六化”
市委、市政府提出“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后,各级各部门和公交企业以人为本,心系百姓,立足全局,重点推进,年年都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落实优先发展举措,使常州公交取得了跨越式的成长,逐步实现了“六化”。
(一)统筹公交资源,注重科学规划,实现公交发展一体化。2006年初,按照理顺公交管理体制、整合公交运行资源的要求,实施了市区公交一体化工作,对原有分散的公交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实现城乡公交统一管理和运行。加快推进个体中巴车收购和市区行政村“村村通公交”工作,2010年以来,市区644个行政村公交通达率保持100%。同时编制了新一轮《常州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常州市区公交线网规划》、《常州市快速公交线网规划》,完成《常州市公交线网优化方案研究》项目报告,今年又启动编制《基于轨道交通1、2号线建成运营后公交线网配套优化调整专项规划》,为公交优先提供了具有先导性和刚性要求的规划保障。
(二)打造快速公交,提高运行效率,实现公交运行快速化。从2007年5月快速公交一号线开工建设,到2009年5月二号线开通运营,组成了快速公交“十字型”基本骨架网络。2010年元旦快速公交配套环线的开通运营,标志着我市步入了快速公交时代,实现了快速公交线网对行政中心、重点学校、卫生服务中心、商业中心、旅游景点等客流集聚点的有效覆盖。快速公交系统共有2条主线、2条区间线、7条支线、2条环线、2条旅游线,线路总长263.4公里,日均运营里程6.15万公里,日均客运量保持在27万人次左右,占整个公交客运量的28.83%。其中快速公交一号线获得第九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和百年百项杰出土木工程奖。
(三)坚持以为人本,减轻出行成本,实现票制票价惠民化。从2007年开始票价票制改革,空调公交车票价与普通车并轨,实行一元一票制;持公交IC卡乘车实行六折优惠,老年卡实行二折优惠,取消公交月票,学生刷卡乘车改为三折优惠。从2009年起实施70周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坐公交车,60至69周岁老人实行刷卡乘车五折优惠。快速公交实行与常规公交相同票制,快速公交网络系统54对中间站中,有38对实行主线和支线实行同台同向免费换乘。2012 年起开展专项调研,依据线路长度和客流分布情况,制定改革试点计划和单一票制方案,到2015年4月,对15条有人售票线路进行无人售票改造,实现了市区公交无人售票全覆盖,进一步减轻市民出行费用。
(四)加大投入力度,改善乘坐条件,实现公交车辆空调化。我市积极开展车辆提档升级,编制了符合常州实际的车辆采购目录,购置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空调公交车,并指导厂商积极引进国4、国5、LNG、无级变速、低地板一级踏步、空气悬架等技术,提高车辆乘坐舒适性,减轻驾驶员劳动强度。2006年以来,共投资更新空调公交车2600多辆,空调车比例达到并保持100%。加快推进公交停车场、枢纽站、首末站、港湾式停靠站等公交配套设施建设,在民航、铁路、长途车站等交通节点建设公交枢纽中心,累计建设55万平方米公交场站,建成2000多只公交候车棚。2013年,公交信息指挥中心大楼顺利竣工投运。2015年,新区立体停保场建成使用。
(五)运用先进技术,提升服务品质,实现出行导乘智能化。2011年启动智慧公交建设,完成2590辆公交车GPS和DVR系统安装,39个重要场站安装了视频监控和周界防范系统,完成5000多个站点基础数据采集和录入。做好与交警支队监控视频的互联共享,分两批将交警95个主要路口视频监控接入公交信息指挥中心。建成信息指挥中心大楼、信息指挥中心平台和4个智能调度分中心,实现24小时全天候值守。快速公交一号线中间站实现免费无线wifi全覆盖,今年上半年所有公交车可提供免费WiFi服务。开发上线常州掌上公交软件,覆盖安卓、ios、wp8等主流手机系统,下载量突破120万,日均使用量超过20万。
(六)规范考核机制,健全扶持政策,实现考核管理规范化。2010年制订出台《常州市公交客运服务成本规制方案(试行)》,通过建立成本标准,合理界定公交行业成本范围,测算、审核和评价公交企业经营状况和管理过程,在体现公交公益性的同时,兼顾公交企业可持续发展和政府财政承受能力。2011年又出台《关于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建立科学合理考核及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对购车资金和低票价补偿资金进行了合理分担。2014年,印发《关于建立常州市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明确成员单位各自职责,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公交发展机制。
二、发展成效令人瞩目,面临制约日益显现
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10年,是我市公交投资最大、发展最快、成效最好、乘客得实惠最多的时期。根据第三方调查,市民对公交整体服务的满意度逐年提升,2014年公交满意度达到91%,满意率达99.1%,满意度达到历史新高。
一是公交惠民不断提升。10年中,新辟公交线路168条,优化调整368条,延长服务时间60条,实现了“村村通公交”。根据第三方审核报告,2007年至2014年,政府通过低票价让利市民26.45亿元。2007年以来,我市投入购车资金17亿元,购买2600多辆空调环保公交车,投入15亿元建设公交场站和公交站棚,有效地改善了乘客候乘条件。
二是城市交通畅通有序。10年中,低价、便捷、舒适的公交车逐渐取代其他机动车成为市民出行主要方式,公交日均客运量从47万人次提高到115万人次,最高日客运量达到160万人次。2014年运营里程1.42亿公里,年客运量3.57亿人次,市区公交出行分担率28.7%。公交车平均时速从不到12公里提高到18公里,快速公交时速达到23公里。
三是节能减排成效显著。10年中,我市快速公交累计安全运营超1.3亿公里,累计安全运送乘客7亿人次,累计减少了1.4亿人次摩托车、私家车等出行,减少1.8亿人次电动车、自行车出行。根据测算,快速公交年均节约燃料856万升,相当于减少碳排放6137吨。引进的CNG、LNG和新能源公交车按年运营3470万公里测算,相比柴油车减少碳排放超过1万吨。
四是城市形象有效提升。10年中,常州公交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在国际上也有较高影响力,2011年获得国际公共交通联会颁发的“国际推动公共交通贡献大奖”。先后吸引200个城市400多批次的考察团前来考察。50公里快速公交主线不仅是城市应急主通道,而且带动了沿线开发,沿线500米范围内人口与岗位密度是城区平均值的2至3倍。
从目前情况和统计数据来看,公交优先战略已经取得了全方位的成效。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公交优先的目的是市民优先,在此背后支撑的是财力优先、资源优先、政策优先。从低票价让利补贴到购置车辆,从占用道设置到场站车棚建设,各级政府动用了大量公共财力和城市资源,优先支持公交发展。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将处于稳定适度增长时期,城市建设也将从外延扩张转变为提升品质和内涵,支撑和推动公交优先战略的动力来源发生了深刻变化,逐步显现出一些制约公交优先发展的因素。
在财力支撑方面,虽然先后出台了公交成本规制和财政补贴分担机制,但在成本规制执行过程中,由于缺乏按时拨付的约束机制,导致难以按时足额拨付到位,资金拖欠情况较为严重。2014年公交发展资金6.35亿元,市财政已足额拨付到位,武进区和新北区分别承担2.32亿元和1.26亿元,分别到账0.86亿元和0.55亿元。2015年公交发展资金6.86亿元,按照时序进度,上半年市财政、武进区和新北区应拨付1.51亿元、1.26亿元和0.66亿元,分别到账1.8亿元、0.5亿元和0.33亿元,财力支持也影响了公交可持续发展。 在资源配置方面,虽然结合大规模城市扩张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公交场站和公交专用道条件,但城市资源特别是道路资源毕竟有限,在增量难以得到迅速扩张的情况下,继续为公交优先配置城市资源面临着更大难度和矛盾。要进一步增加和延伸公交线网,就要在新增线路的首末站建设公交场站;要配套建设场站,就必须有相应的土地。要进一步提高公交运行效率和准点率,就要增加公交专用道;要增加专用道,就势必挤占社会车辆的道路资源。要进一步解决好公交“最后一公里”问题,就必须更多地向居民集聚区延伸线路;要增加和延伸公交线路,就需要在人口密集的居民区附近建设必要的公交场站。这些都是不可回避的矛盾。
在社会氛围方面,虽然公交优先发展为广大市民改善了出行条件,赢得了大家交口称赞,但在无形中加大了公交运行和服务的社会压力。城市公交有其自身发展规律,必须根据道路资源和人口流量变化,及时调整优化公交线网布局。然而这已成为一个难点。如果是增加、延伸线路或延长时间,那么众口叫好,推进十分顺利;如果是调整线路、减少班次或站点,哪怕只影响极少数几个人的出行,就会受到指责,遇到阻力。对一些客运量偏少、综合效益偏差的线路,想调整却不敢调整。同时,市民在享受公交服务的同时,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不文明乘车现象屡见不鲜,侵害驾驶员人身安全的违法行为也时有发生。
三、突破难点唯有创新,加快转型势在必行
毫无疑问,公交优先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惠民工程,也是一项必须常抓不懈的发展战略。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城市公交已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必须在坚持优先发展的基础上,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公交发展规律、具有常州公交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毫不动摇地坚持城市公交一体化发展方向。要实现公交可持续发展,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要尊重和遵循公交发展规律。要紧跟区划调整步伐,根据区划调整后各类资源和人口的变化情况,及时修订城市公交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并对原有交通资源进行整合和利用,构建局部和整体有机衔接、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市区公交一体化格局。要主动适应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的要求,对市区范围内产业实力强、人口集聚多、与中心城区联系密切的重点中心镇,进一步改善公交出行条件,为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更加便捷的公交服务。要牢固确立城市公交全局意识,严格执行公交发展各项规划的刚性要求,加大对公交专用道、场站枢纽的规划建设,减少对公交线路、线网设置和调整的行政干预,特别是要防止以方便群众出行为由头,过多考虑自身区域实际需要,而不顾及公交发展规律和整体格局,对公交一体化发展造成不必要的干扰。
(二)不折不扣地执行和完善公交成本规制管理。目前体制下的常州公交,是各级政府共同筹集资金向公交企业购买的公共服务,企业运行质量决定着公共服务的水平。要继续完善公交成本规制。加强审计监督,不仅对直观反映企业管理水平、运行效率的指标进行识别,而且要对指标的标准值进行精准设定。比如人工工资原为在标准值上下浮动15%,可进一步细化到上下浮动5%,更符合实际,也具有可操作性。要配套建立公交发展资金的拨付约束机制。市财政局要统筹做好市本级和武进区、新北区公交低票价运营补偿资金和车辆购置资金的预算、汇集和拨付工作,武进区、新北区要将各自承担的补偿资金纳入本级预算管理,及时汇集到市财政账户,确保公交发展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三)与时俱进地构建符合市场规律的票价机制。政府购买公交服务,财力保障必不可少,但按照国际上许多公交运行较好城市的标准,票价收入一般保持在公交运行成本支出总额的50%左右。我市实行低票价的初期,票价收入尚能占到总支出的70%左右,市区两级财政只需补贴30%。随着居民公交出行率的不断提高和公交车辆的大面积更新换代,成本支出急剧上升。虽然不断提高的客运量增加了一定的票价收入,但低票价的补贴也随之增加,票价收入占总成本支出的比重去年已下降到30%,市区两级财政补贴则上升到70%,去年总计达到6.35亿元。要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的公交发展经验,探索建立既符合财政实力、又遵循市场规律的票价机制,通过票价合理浮动,比如与当年物价指数挂钩,确定每年票价涨幅,对困难群体则给予相应优惠,使票价收入基本保持在总成本支出的50%左右。要在为市民提供优质便捷公交服务的同时,向大家充分说明公交运行成本、财政补贴和成本规制的审计情况,最大程度上取得市民对建立票价合理增长机制的理解与支持。要进一步改善公交服务,让市民亲身感受到票价合理调整对公交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真正感到物有所值、物超所值。
(四)因势利导地推进已有公交线路的调整优化。推进产城融合是我市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战略性任务,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产城融合的不断深化,必将对城乡生产、生活、生态格局进行持续调整和优化,公共交通线网结构和运行管理必须与产城融合相适应,为产城融合战略的实施提供支撑和服务。要主动衔接全市产城融合总体规划,在遵循公交自身规律的基础上,持续优化公交线网,重点构建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公交骨架网络,发挥好公交运载量大的优势;补充完善好区域内循环和联接骨架的线路,体现公交服务功能。要通过各类主流新闻媒体和社交网络平台,做好舆论宣传、解释引导等工作,确立公交为大众服务的理念,对一些设置重复、空载率过高的线路和过密的站点进行合理调整,尽可能减少对居民出行影响,在确保社会效益的基础上兼顾公交整体运行效益。
(五)坚持不懈地提高公交队伍稳定性和归属感。实现公交可持续发展,人是最重要的资源。要在进一步完善成本规制管理的基础上,探索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可以在现行方案加强成本约束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对公交企业开源节流、降本增效的激励措施,并将降本增效的实际成果与企业经营层薪酬和职工工资总额挂钩,引导和鼓励公交企业优化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要探索建立公交职工特别是一线驾驶员的收入自然增长机制,确保不低于同期城镇职工收入的平均增长幅度。要充分考虑公交驾驶员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和精神压力大的实际,将公交驾驶员列为特殊工种,降低公交驾驶员退休年龄。要不断加强对公交职工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为市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在全社会大力营造文明出行的良好氛围,通过学校、道德讲堂、企业工会、社区管理等各种途径,宣讲文明出行、安全出行的基本要求,引导广大市民理解和尊重公交职工的辛勤劳动,共同维护常州公交的良好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