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机关建设 >> 机关党建 >> 内容
 
[大观察]中国制造史上第二次倒闭潮或来袭
发布日期:2015-04-29 浏览次数:  字号:〖
 

 

  过去十几年间, 中国制造以“MadeInChina”的 标志走到了世界的前沿,而当前, “中国制造”正在遭遇着空前的 危机,第二次倒闭潮或来袭。
  汇丰控股与Markit日前联合公布,中国4月份 制造业采购经理人预览 指数( PMI)从3月份的49.6降至49.2,触及12个月低点。
  PMI高于50意味着制造业 活动扩张,低于50意味着制造业活动萎缩。上述 数据表明,中国 经济的制造业领域可能在加速放缓。
  Markit 经济学家AnnabelFiddes称,中国制造业产出仅小幅增长,新 订单总数连续第二个月下降。投入和产出 价格指数均加速下降,表明制造业 通缩压力加剧,这凸显了 需求相对疲软的现状。
  近期中国制造业面临着又一轮的倒闭潮,这里既有 技术赶不上时代、前期投入过多,造成 资金链断裂的 企业,也有无法忍受 人力成本急剧上升,出现歇业关门的企业,更有试图 转型升级,但是却没有成功的企业。
  而根据公开报道,目前, 松下、日本大金、 夏普、 TDK均 计划进一步推进制造基地回迁日本本土, 耐克、 富士康、歌乐、 三星等世界知名企业也加快了撤离中国的步伐。
  中国欧洲商会去年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2013年在华 裁员的欧洲 公司比例从2012年的10%升至16%;2014年有24%的公司在中国 削减成本,高于2013年的22%,而裁员正是 外企在华 成本削减行动的一个常规选项。
  韩国有关机构去年11月发布的数据显示,在华新设 法人的韩 国企业2006年为2294家,2008年为1301家,2010年减至901家,2013年减至817家,2014年上半年进一步锐减到368家。这一 数据从2006年至今减少了将近9成。
  波士顿咨询公司2012年2月发布的一份 报告称,在对106家年 销售额不低于10亿 美元的美国公司所进行的调查中,有37%的公司表示正考虑或计划把部分 制造业务迁回美国。
  东莞是 中国制造业的一个 样本区域。当地一名从事 外贸业务的 管理人员称,东莞的 外资撤离和 企业倒闭从2008年开始出现,今年情况尤其不好,以前是 加工企业搬到内陆省份,现在开始搬到越南和东南亚。
  当地流传的说法是,“在过去一年左右的时间内,至少有不低于4000家企业关门”,但这一说法始终没有得到官方确认。而在此之前的5年,即2008年至2012年,公开的数字是,“7.2万家企业被关闭”。
  经济观察报称,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 电子仪器仪表制造、 纺织服装鞋帽、 塑料制品及 金属制品等 行业,分别占全市倒闭关停企业总数的44.1%、11.8%、7.6%和7%,合计占比70.5%。
  这样看来,这一轮倒闭潮和2008 年金融 危机造成的倒闭潮有着本质的区别。
  “2008年, 三来一补的外贸型企业倒闭,更多是受到外需萎缩的影响,属于 市场原因,”东莞本地学者龚佳勇分析认为,“这一轮的倒闭,更多的是 产业因素,即传统 代工类 工厂依靠的产业基础不复存在”。
  著名 品牌战略专家 李光斗撰文指出,市场是在不断的 供给与需求的循环中发展,对 制造业也是如此。
  “从 供给角度来讲,支撑制造业发展的是 劳动、 资本和 全要素生产率;从 需求角度来讲,支撑制造业发展的是 投资、 消费和 净出口拉动。现在制造业出现危机,很大情况就是供给与需求发生了变化。”
  文章指出,从供给方面看,首先是 劳动供给出现不足,如今中国 劳动力人口已不能与前几年相比。目前中国劳动力人口正呈现出缩减 趋势,15—59岁人口从2011年至2012年缩水66万到9.45亿人,而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到2014年已从2011年顶点下降了560万。
  劳动力人口下降,就会影响 劳动力供给,劳动力供给不足,用工 成本就会上升,用工成本高已成为了影响 企业发展的一个很大原因。
  从需求方面看,中国过去 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了严重的投资 比例过高问题。据 统计,2012年中国 固定资产投资占 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6.1%,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3.8%。
  投资刺激了需求,也刺激了制造业的发展,但粗放式,只关注 产品的量、规模,而忽视产品的质, 生产中不注重 技术、不注重 创新的发展,反过来又会影响 企业不能很好地满足需求。
  以联建 科技为例,该 公司联建科技在给 苹果做产品代 加工的时候,根据苹果销量增长前景扩大了其 生产设备,但这些设备主要用于iPhone4s以前的款式。
  自去年 苹果公司推出了屏幕要求更薄的iPhone5和iPhone6,联建科技的产品便无法适应,最终因其技术落后、 良品率太低、成本太高被苹果剔除了 供应商之列。
  在中国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看来, 中国制造的问题在于大而不强。
  “我们的机床占到世界的产量38%,但是我们高档的数控机床基本得靠 进口。我们 钢铁产量世界第一,但是 港口码头上高吨位 起重机的钢丝绳得进口。我们的铝产量是世界第一,但是飞机上用的铝我们得进口。我们给每人每年平均做3套半衣服,但是这么大的 出口服装基本上都是 贴牌。”
  姚景源举例说,苹果 手机相当一部分是在中国生产,“而我们每生产一部苹果手机,其中49%的 利润被美国拿走了。日本拿走了30%多,韩国还拿走了百分之十几,剩下我们中国拿3.63%。
  也就是说,低端制造和 代工类企业正在丧失 产业发展的土壤。这足以给东莞制造乃至中国制造一个警钟,他们面临的是 产业的变迁,是 人力资源、 土地等要素完全改变环境下的一个挑战。
  龚佳勇把这种现象称为“ 搭便车”时代的结束。过去是几年,低端 加工制造为中国 经济贡献了原始积累,但也消耗了大量的廉价 劳动力、土地、环境等要素。在他看来,目前的 制造业已经到了买车票的阶段。
  龚佳勇称,“这个车票可能是 技术、 创新或者其他,但对大量加工制造类 企业来说,他们必须找到对中国经济新的贡献方式,否则, 外贸的短暂回暖很有可能是他们的最后一班车。”
  实际上, 中国制造产业发展了这么多年,大部分仍然停留在 产业链的最低端,利润微薄不说, 产品技术还跟不 上市场发展。国内外有很多的现象表明,制造业企业不肯花 资本去 转型升级,就得面 对倒闭的恶梦。
  在国内和国际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中国制造的下行压力确实不小。
  专家指出,虽然传统制造业的 比较优势有所衰减,但不必妄自菲薄,通过转方式、调 结构、促 改革,中国正在形成新的 竞争优势。
  制造业企业只要全面实施 创新驱动战略、坚定不移地推进 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只要为制造业发展开辟更广阔的 市场空间,就能在未来抢占先机。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认为,在新常态的经济态势下,创新才是 经济结构改革的动力。
  他表示,“过去我们在国际化的分工中,基本上处在国际产业链的末端,缺少 自主知识产权, 贴牌生产,赚微薄的辛苦费。现在我们要通过国际化不断提升自己的 核心竞争力。”
  姚景源认为,低 成本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中国制造业想要在全球 市场上拿到话语权,就要勇于转型升级,推动中国制造业结构调整,提高 创新能力,从过去更多地依赖传统优势转变为新的优势, 技术优势、 科技优势、高 素质劳动力优势,以及整个 社会的综合配套优势,“只有在这些方面下工夫,才能在国际大 品牌中看到更多的中国品牌。”姚景源说。
  智石 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朱克力分析称, 中国制造的升级换代很难依赖这些低端的 工厂。 政府对低端 加工制造业也已经 利好出尽。淘汰掉一批 企业,既是市场内生的 需要,也是政府有意的引导。
  去年7月,本轮工厂倒闭潮逐渐严重的时候,东莞市长袁宝成曾公开表示,东莞的发展绝不能离开 制造业,要保住这个“根”,只要保住这个“根”,以制造业为基础的 产业链就能存在。
  东莞的 计划是,用机器 替换成本日益高昂的人工,即“机器换人计划”。东莞计划每年拿出2亿 财政资金,支持 中小企业进行 技术改造,这同时也是东莞制造业进行升级的一种路径选择。
  效果是明显的, 数据显示,2014年前三季度,东莞 工业技改 投资一直在低位运行,最低为-19.3%,实施“机器换人”行动计划以来,工业技改投资跌幅逐步收窄,最终全年增长28.6%,顺利实现“扭负为正”。
  这样的升级有两个暗含的条件。有政府官员表示,“一方面,企业的 经营规模有一定条件, 财政政策会特别支持 营业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另一方面,用工 大户原则上要求加快机器替代人工的速度”。
  实际上, 企业实力的限制也是能否进行“机器换人”改造的关键条件。
  东莞公布的 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越是实力雄厚的企业,开展“机器换人”的 趋势越明显,调研抽样调查结果还显示, 企业实施“机器换人”的最大障碍是 资金问题,未开展“机器换人”的150多家 抽样企业中,有近半数是因为所需资金多而暂缓。
  而从 行业来看, 电子信息制造业、电气 机械及设备制造业这两个 支柱产业的 项目最多,分别约占总数33%、37%; 特色产业中则以 包装印刷业的项目最多,约占总数的6%。
  “有退有留是东莞制造业升级的策略,东莞有将近30万家 中小企业,不可能每一家都进行机器改造,这是不现实的,一定会有一批企业退出。”有接近 政府的学者分析称。
  对于试图向高端制造业 转型的东莞而言,对“人”的重视也许是这个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这是东莞制造的进化之路。
  2008 年金融 危机之后,整个东莞制造业被集体撞了一下腰。 人民币升值压力、 工人权利意识的提升和 社会福利体制的渐趋完善等,都在重塑制造业的生态土壤。
  外部营商环境一直在急转直下。当年,他们赖以生存、 借以壮大的优惠 政策、 人力成本等优势眼下却是一湖将他们困住的泥潭。
  “无论是政府的政策,还算是 市场的力量,中小企业和低端 劳动力的生存空间已经消耗殆尽,”上述学者称,“这听上去有点残酷,但却是 中国制造业升级必须迈过的一步”。
  实际上,中国制造提升的空间还是相当大的。财经作家吴晓波最近到日本开年会归来写了篇《去日本买只马桶盖》的文章风靡 网络,他提到中国的 中产阶层到日本去买电饭煲、吹风机、马桶盖、保温杯、陶瓷菜刀等 商品。这些听起来在“ 工业1.0”时代就已存在的商品为何能大卖特卖?因为它们更贴心、更好用:电饭煲能煮出粒粒晶莹的米饭,吹风机能让头发干爽且柔滑,甚至马桶盖都能让人如沐春风。
  吴晓波的文章并不是为了 宣传电饭煲、马桶盖的,他更关注的是中国制造业该怎样面对 转型困境。在他看来, “中国制造”所推行的、用“市场换 技术”的后发 战略已经失效了,只有力求技术上的 创新,才能抓住中国制造的最后一公里。
  吴晓波在自己的文章中解析了中国制造业者目前所面临的痛苦:是 成本优势的丧失; 渠道优势的瓦解;“不变等死,变则找死”的转型恐惧。
  在吴晓波看来,从电饭煲到马桶盖,都归属于所谓的传统 产业,但它们是否“日薄西山”、无利可图,完全取决于技术和理念的创新。
  在这个意义上,世上本无夕阳的产业,而只有夕阳的 企业和夕阳的人。无论是国内 市场还是 国际市场,不过是靠着成本优势。
  陷入困境的 制造业者,必须力求技术上的锐意创新,由量的扩展到质的突围,抓住 中国制造的最后一公里。让 理性消费的中坚力量—— 中产阶级能够不再越洋去买马桶盖,这才是“中国制造”的明天。
  中国 政府今年3月份提出了“ 中国制造2025”的制造业十年 战略规划。这一 规划提出了制造强国建设三个十年“三步走”的战略,最终在建国一百周年的时候,要建成制造强国的宏伟 目标。
  这是中国政府为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做出的 顶层设计,应对的显然是由德国提出并在全球范围内引发热烈追捧的 工业4.0战略。
  德国联邦教研部与联邦 经济技术部在2013年 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提出的工业4.0概念是指,继蒸汽机的应用、规模化 生产和 电子信息技术等三次 工业革命后,人类将迎来以 信息物理融合 系统( CPS)为基础,以生产高度 数字化、 网络化、机器自 组织为 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根据e-works总编黄培的观点,工业4.0强调“ 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其实质是实现 信息化与自动化技术的高度集成,旨在保持德国制造业在全球的 竞争优势。
  而在此环境下,中国的制造业则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高端 制造业向 发达国家回流,低端制造业向低 成本地区转移。
  目前来看,在 中国制造业正在经历的这一轮 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这些 外资企业显然又走在了前头。
  前述 装备制造业分析人士称,当前背景下,高端装备 行业的 需求很旺盛,因为制造业成本的上升正倒逼 企业提高 生产效率,而生产效率的提高首先依赖于对更先进的 生产设备。而这个领域目前的许多 核心技术仍是外资企业所掌控。
  去年的《中国 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 报告》显示,中国的高端装备 产品一直为外商主导,海 工装备的核心设备和系统主要依靠 进口,传感器等高端仪器仪表 市场以外资企业为主。
  以传感器为例,2015年全球传感器市场将达1500亿 美元,其中国内预计将达1100亿元,外资企业占据67%的 市场份额。
  而2013年,国内 工业机器人 自主品牌占比仅4%, 独资及 合资品牌占比高达96%。
  如今,依托于中国自己的“ 中国制造2025” 战略规划,在这新一轮的转型升级中,中国是否能够抓住机遇,精准把握方向,走出一条新的道路呢?未来仍有待具体的实施路 线图。(作者:赵筱赟)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州市委员会
苏ICP备05003616号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