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要闻 >> 内容
 
经科委:化解结构性矛盾 提升产业发展动力 突破体制性障碍 凝聚区域发展合力 ——关于常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发布日期:2014-01-02 浏览次数:  字号:〖
 
    风雨兼程,克难求进,是近几年来常州经济发展轨迹的真实写照。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企业家、科技工作者和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经济基础更加坚实,确保了民生幸福和社会和谐,确保了常州现代化建设进程走在全省前列。
    当前,面对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新目标,面对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要求,面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梦想,常州的产业结构如何华丽转身,经济格局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城市竞争力如何进一步提升,这一切都是放在各级领导和全市人民面前需要认真思考和解答的一道战略“应用题”。按照今年市委下达的调研课题,在市政协副主席杨平平的带领下,我们就常州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直面现实,准确认识常州经济所处的位置和环境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常州作为苏锡常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持续保持又快又好发展,经济总量由1978年的27.55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3950亿元,形象地说,就是现在两天半的经济总量,就相当于1978年全年总量。持续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使常州与周边地区一起,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进入新世纪后,常州又在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基础上,开启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进程。201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50亿元,同比增长11%;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78亿元,增长8%;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8亿元,增长1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60亿元,增长1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了33706元和16766元,增幅均在13%以上。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宏观环境中,在资源要素日趋紧缩的客观条件下,特别是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471美元的基础上,我市持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实属不易。在这些看似枯燥的数据中,凝聚着各级党政领导和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心血。
    纵向看,年年有进步,而且进步不小,令人欣喜;横向看,部分指标排位有退步,而且一退再退,令人担忧。这就是当前常州在全省经济格局中所处的令人喜忧参半的方位。虽然我市经济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较快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在省内排位不仅没有动摇,而且在苏南板块中还有所提升。但是进入“十二五”以来,苏中、苏北地区抓住沿海开发战略机遇,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后发优势日益显现,这使得我市在新一轮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位置,面临的形势也更加严峻。与苏中、苏北地区的城市相比,我市的资源要素和发展空间已经十分有限,发展成本相对较高;与苏州、无锡等先发地区相比,我市工业经济结构偏重,发展方式比较粗放,服务业也没有形成强大的规模,转型升级的压力巨大。尤其是在总量指标方面,与我市处于同一集团的竞争者众多,竞争日趋白热化。南通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已经连续三年超过我市,徐州市地区生产总值去年超过了我市,今年上半年镇江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亦已逼近我市。盐城、扬州、泰州等市凭借沿江沿海开发和区位交通条件的改善,在引进重大项目、培育支柱产业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突破,未来发展的潜力不容忽视。
    经济是民生幸福的物质基础,是城市实力的综合体现。努力推动常州经济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建设美丽常州、幸福常州的现实需要,更是确保常州在全省经济板块和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应有地位的迫切要求。常州在全省经济板块中继续保持“第一方阵”的地位已岌岌可危。
    二、解放思想,努力提振经济发展的信心和斗志
可怕的不是被别人超越,而是因此心急浮燥,失去再度超越别人的信心和办法。要推动全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再度超越别人,关键是要摆正心态,提振信心,鼓舞斗志。摆正心态。与其临渊羡渔,不如退而结网。平心而论,常州经济总量和名次排位接连被别的城市超越,并不是我们自己做得不好,而是别人比我们做得更好。因此,我们在分析和探索如何推动常州经济可持续发展时,首先就是要尊重规律,尊重市场,理性看待当前我市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增强对短期增长速度回落、相关指标排位后移的容忍度和心理预期,沉下心来,稳住阵脚,积极寻找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办法。在区域经济竞争中,名次固然很重要,排位决定地位。但从长远发展来说,排位只是暂时的,只要从根本上解决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结构性矛盾、突破影响区域内共同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只要从本质上引导和推进企业转变发展模式、提高创新能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再度超越竞争对手,就会自然成章,水到渠成。
提振信心。事在人为,信心是成功的基础。虽然近年来我市在发展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但很多问题都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和形成的,其背后的原因非常复杂。放到长三角和全国范围来综合评价,常州仍然属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佼佼者,尤其是在社会事业、社会管理和民生领域,发展成果有目共睹,有口皆碑,民众幸福感高于很多经济更为发达的地区。因此,我们必须增强城市自信和发展自信,既要看到常州具有优势的产业基础和企业群体,更要抢抓住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和上海自贸区启动的历史性机遇;既要主动寻找自身的不足,更要冷静地分析南通、徐州等城市在经济快速发展方面比常州更胜一筹的经验和做法,积极地思考我们能实现再度超越的思路和对策,以形成你追我赶、携手共进的良性区域竞争局面,这样对常州、对江苏都是幸事。
鼓舞斗志。企业家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鼓舞企业家的斗志,在目前这一关键时期,显得更加重要。从我们调研的情况来看,当前由于宏观环境的不利因素,我市企业家投资热情和发展积极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企业家对市场需求和风险的掌控有着特殊的敏感性,决不是依靠行政推动和指标考核,就能激励出他们的投资和发展热情。要鼓励企业家的斗志,首先要求党政机关和公共事务管理部门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要有昂扬的斗志和优良的工作作风,遵循市场规律,加强对经济工作规律的研究,及时调整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优化政府的资源配置,真心诚意地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建立起新型的政企关系,让企业感受到患难之处见真情、关键时刻显功力的良好政府形象。
    三、超越自我,勇于突破束缚经济增长的篱笆和困局
    解决矛盾,才能推进事物不断地向前发展。常州要在区域经济竞争中迎头赶上,再度超越,就必须正视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和困难,寻求对策,实现突破。常州面临的发展矛盾,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国际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国内外市场相对疲软,环境资源日趋紧缩,劳动力成本上升,企业负担过重,这些都是普遍性的矛盾和困难,这就需要我们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把常规动作做得更好。而每个地区面临的特殊性矛盾,往往是制衡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也只有依靠自身的不懈努力才能有效地化解,从而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认真地分析南通、徐州等城市在排位上超越常州的深层次原因,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束缚和制约常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特殊性矛盾,至少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偏重,二是区域结构失衡。关于产业结构。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实现常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解决好产业结构问题,就能极大地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常州是中国民族工业发祥地之一。从历史上看,我市是一个轻重工业并举、体系相对完善、结构较为合理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在享有“工业明星城市”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全市轻重工业的比重为4:6,呈现比较协调的产业格局和发展态势。进入新世纪以来,以装备制造业和钢铁行业为主体的投资类产业成为我市工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在工业发展中所占份额不断上升。到去年底,我市轻重工业的比重为2:8,重工业的占比高达81%,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6个百分点,在省内13市中仅次于南京市,远远高于国内同类城市。这也是过去若干年常州经济抓住国家宏观政策环境比较宽松和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高速推进的机遇,从而获得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但与投资类产品急流勇进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我市以纺织服装、电子信息为主体的消费类产品却是逆水行舟,增长速度长期滞后于全市平均水平,在全市工业经济中的份额逐年下降。从表面的数据上看,几年前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投资类产品的有力驱动,而这两年遇到的困难,也是因为宏观经济明显紧缩对投资类产品需求的大幅减少。从本质结构上看,我市的工业已经呈现明显的脆弱化倾向,即经济增长对宏观政策、外部环境及投资增长的依赖度越来越高,经济发展越来越多地受制于宏观环境变化,产业发展的风险日益积累。与此同时,南通、徐州等城市在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在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培育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徐州市充分利用现有产业基础,围绕徐工集团做大了工程机械产业,围绕维维豆奶做大了食品加工产业,形成了产业特色和竞争优势。南通市着力推动新兴产业基地化发展,已经培育形成海洋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13个市级以上特色产业基地和新型合金材料、节能环保、高技术船舶等10条特色产业链,成为海洋工程和船舶产业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海洋工程特种船完工量已占据全国市场的三分之一。“十一五”以来,我市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一直致力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从全面振兴“五大产业”到“一核八园”建设,从实施“510行动计划”,到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三年行动纲要,都足以证明我市在转型升级方面的指导思想和不懈努力。但与先进地区相比,我市结构调整的进展并不显著,甚至是越调越重。受到宏观环境的影响,我市原有的产业优势日益转化为劣势,钢铁冶金、光伏能源等一些与政策环境关联度较高的产业大多陷入了困境,而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则普遍存在规模偏小、技术含量不高、产业链不完整、辐射带动力不强等问题,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难以产生强有力的拉升作用。由于消费类产品所占比重仅有两成,本来值得期待的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等政策性利好,对我市工业增长的刺激作用也较为有限。这种结构使得我市工业经济走出困境的时间要比其他地区更迟缓,转型升级的任务要比其他地区更繁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难度也会更大。
正因为如此,我们面临着一个两难选择,如果追求短期速度的最大化,结构性问题将更加严重;如果要从根本上化解产业结构的风险,经济数据和名次排位上可能仍然会受到较大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城市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生命力,我们可以接受指标排位暂时后移的现实,但是必须在注重追求合理发展速度的基础上,把转变发展方式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静下心来,扎扎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转型,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追赶。
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常州目前还是一个以工业经济为主体、以智能装备制造和新材料、新能源产业为优势的工业城市,一定要立足现有基础,用好现有资源,把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放在做强工业经济上,放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上,放在先进制造业提升和现代服务业提速的融合发展上,切忌本末倒置,缘木求鱼。
    一是在优势产业培育上,要做到导向鲜明、持之以恒。无论是产业结构调整,还是新兴产业培育,都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会是一劳永逸,而是要咬定目标,不断深化,积小胜为大胜。结构调整的关键一条,就是要遵循经济规律,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做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首先,要聚焦培育特色产业。要抓住我市智能装备制造业纳入全省“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和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规划的机遇,进一步加大调控和引导力度,举全市之力,集聚所有市权范围内可以调控的资源,培育龙头企业,形成产业体系,集中力量把“一锅水”烧开,做大做强智能装备制造业,使常州成为全省有竞争力、全国有影响力、全球有知名度的“智能装备制造名城”。第二,要差异化培育新兴产业。要结合国家、省提出的发展新兴产业的重点,进一步加强对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和周边城市发展定位的研究,重点选准和扶持具有常州基础优势的新兴产业,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要抓好顶层设计,抓好产业联动,促进集群发展。从常州现有基础来看,应重点围绕整车领域构筑轨道交通、汽车及零部件、农机和工程机械产业链;在智能制造领域重点构筑智能数控和机器人、智能电网产业链。在新材料、新能源和医药领域重点构筑太阳能光伏及新光源、碳材料、新医药等产业链。在培育新兴产业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产业规划和产业布局的调控,聚焦资源、聚焦政策,让已经具备一定基础和条件的产业先上,先集中扶持,以尽快形成有常州特色和优势的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对上沟通衔接,尽力帮助我市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争取进入到国家、省重点发展的产业体系之中,在产业链中占据自身的位置和份额。第三,要加快形成具有常州特色的产业集群。集群发展有利于各类企业的快速成长。建设特色园区,形成团队力量和群体优势是加快企业成长发展的重点方向。各级政府要根据企业的需求和产业的发展用心打造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努力降低中小企业在创业创新和成长发展中的运行成本,为快速形成特色产业集群提供必要的服务和支撑。
    二是在产业水平提升上,要做到企业主体、高端发展。创新是提升产业水平的有效途径,只有创新驱动,充分发挥科技的引导和支撑作用,才能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把创新的主体地位回归企业。无论是引进各类科研机构,还是广招各类创新人才,都要立足于企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在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基础上,要采取更加有力和有效的措施,推动创新政策、创新资源和创新人才向企业集聚,引导企业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抢占技术竞争和产业发展制高点。只有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更多的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真正体现创新的价值。第二,要积极推动我市产业链向高端延伸。认真梳理现有产业链的构成,寻找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实施有针对性的产业招商和人才引进。通过强“链”补“链”,进一步做强龙头企业和优势企业,实现产业链的前后贯通;通过产业集成,强化优势企业对产业的带动辐射作用,促进大、中、小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合理分工,实现各类企业合作共赢。同时,要注重对节能环保、电子商务、工业机器人、物联网等新技术、新模式发展趋势的应用研究,助推企业介入新领域,应用新技术。第三,要重视对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和提升。目前从我市工业结构来看,机械、冶金、化工、纺织服装、建材等传统产业占比仍在80%以上,仍然是保障就业和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在加快培育新兴产业的同时,决不能放弃对传统优势产业的提档升级,也不能让传统优势产业自生自灭。政府各部门要树立“比现有水平有所提升就是创新”的理念,重视对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的引导和支持,切实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兼并重组、两化融合、节能减排、管理创新、品牌建设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全面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第四,要确立绿色发展理念。对现有产业和企业要分类指导,确属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即使对地方经济总量有一定贡献,也要引导企业逐步退出。尤其是要严格控制钢铁、水泥、印染等高污染、高能耗行业的生产能力,加大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推进力度,切实改变“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
    三是在产业政策制订上,要做到突出重点、资源集聚。政府的产业引导和扶持政策,是促进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的基础上,要根据发展环境和要求的变化,以变应变,及时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进一步增强政策的调控和导向功能。第一,要真正做到政策聚焦。近年来,我市的产业扶持政策不谓不多,财政支持的资金总量不谓不大。目前仅市本级财政预算安排用于支持产业发展资金的总量每年已达8.2亿元。但是使用较为分散,重点不够突出,而且90%以上是以无偿支持,绩效不够理想。建议要根据产业发展规划,梳理已有的扶持政策,更加突出重点产业目标,更加突出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统筹财力每年集中做成1-2件大事。加快市场化运作,进一步加大“拨改贷”、“拨改投”、“拨改奖”的比重,把有限的财政资金和政府资源用活用好,真正用到促进转型升级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上来。第二,要加强对转型升级政策的研究。推进转型升级,既要及时分析研究上级和周边地区的相关政策,更要立足自身,不等不靠,主动有为地积极探索,果断出台扶持地方重点产业发展的各类政策。南通市为了推进转型升级,专门制订了扶持市区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九条政策意见和实施细则,重点对项目投入、创新能力、经济模式、两化融合、规模攀升、载体升级、服务平台等关键环节进行深化细化,将政策聚集到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为了培育优势产业,专门制订了扶持船舶产业、轻纺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扶持政策体系;为了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先后出台了《关于运用财政杠杆加快推进市区科技园区建设的意见》、《关于实施财政金融鼓励政策扶持市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等政策性文件,资金扶持重点向创新平台、科技金融和人才等重点环节转变,清晰的政府导向体系为企业转型提供了“路标”。第三,主动对接上海自贸区。上海自贸区为整个长三角地区提供了一个更高水平的开放平台,高端生产要素的集聚,会对周边产生辐射、带动效应。要组织专门力量,认真研究上海自贸区建设对我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的红利,用足用好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政策机遇,建立协同推进的政策申报机制,鼓励企业在自贸区内设点或批发,以一级批发和规模批发的优势抢占国内市场。关于区域结构。现有区域结构是一种历史的沿革。推进产业布局的合理调整,促进区域资源的高效利用,实现全市区域内的均衡发展,是实现常州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从我市区域结构来看,目前面临着区域经济差异巨大与争先进位动力不足的矛盾。虽然常州经济近几年发展相对滞缓的原因十分复杂,但是行政区划和财政体制的长期不合理设置,是导致要素难以集聚、调控难以到位、行政成本难以节约的重要原因,也是导致生产力布局重复杂乱、同质化竞争严重、发展不平衡,甚至影响整体发展的重要因素。有专家认为,在长三角地区所有城市中,常州是受行政区划制约而付出代价最大、影响最深的城市。从区域财政体制来看,存在着“一市多制”的问题。2002年武进撤市设区,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困扰我市特大型城市发展的市县同城问题,也拓展了中心城区的发展空间,当时采取的“五不变”过渡性政策体制有力地促进了武进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之成为全市经济稳定发展的龙头和重要支撑。但是由于这种过渡性政策体制至今未变,形成了各区在同一城市范围内却在不同的财政体制条件下和政策环境中竞争,不仅分散了全市各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的聚合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土地资源和政府资源的浪费。同时,在市属的其他区也同样存在着差别化的财政政策问题;从区域板块的构成来看,存在着中心城区发展腹地过小的问题。如戚墅堰区以戚机公司、戚研所等骨干企业为依托,多年来致力发展轨道交通产业,2003年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火炬计划轨道交通车辆及部件特色产业基地”,2013年又被工信部评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这是一个前景看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但因区域面积过小(整个辖区仅为31平方公里),生产力布局难以展开,产业链的衔接也难以在一个园区实施;再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来看,我市提出加快“常金一体化”进程,也需要通过常武地区产业链的延伸、交通设施的优先发展来辐射、拉动金坛等地的基础性项目建设,促进其加速发展。勿庸讳言,常州产业布局的失衡,对我市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制约,虽然它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其中也存在较为复杂的因素,但随着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进程的推进,随着我市特色产业的逐渐形成,对全市生产力布局作出进一步的优化和调整,最大限度地整合和利用好现有各类资源,实现各区域的共同发展,应作为促进常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问题予以重视。
    一是在产业规划上,要有大勇气,进行合理布局。城市因产业而兴,缺乏产业支撑的城市是不可持续的。一切有利于共同发展的事,要大胆闯、大胆试。第一,要注重调控,促进特色化发展。要进一步强化全市产业规划的作用,在认真分析全市各区域产业特点的基础上,按照错位发展要求,对各区域产业发展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导向。重点围绕各区域特色产业板块和产业链发展目标,科学谋划全市生产力布局的调整和优化,及时研究和制订生产力布局调整的政策意见。必须从“大常州”的角度,淡化行政区域概念,强化经济区域联动,使产业发展与载体建设相互衔接,区域优势与产业特色相得益彰。第二,要科学配置资源。要结合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建设和特色产业链发展,加快推进全市各区域生产要素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促进特色产业集群、集聚、集约式发展。从目前来看,要进一步强化政府在产业规划、集群发展等方面的调控能力,根据产业类别统筹好全市工业项目的落地,促进区域特色化发展,防止“专业园区”变为“综合园区”。第三,要巩固和提升南北两翼的带动力。新北区和武进区是我市两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所在地区,无论是产业基础、企业水平,还是可持续发展能力,都明显强于其他县区。作为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的南北两翼,要以更大的力度推进转型升级,在产业发展中继续发挥好引领和带动作用。第四,加快市(县)、区融合发展。坚定不移推进东大门建设,形成东部经济新亮点;坚定不移推进“常金一体化”、加快“四个西进”,实现区域融合;主动融入周边城市的交通辐射,抓紧部署“大交通”建设战略,坚定不移推进常溧、常金交通快速化进程,增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和带动,加快形成常州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二是在财政体制上,要有大智慧,进行适度调整。这个智慧,就是要善于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使科学合理的财政体制和政策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共赢的强大动力。第一,要统一全市财政体制。我们认为,如果单靠特殊的财政政策来推动区域发展,这种发展既不符合市场化的要求,也难以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立足于营造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环境,及时调整现有市区多种差别化的财政政策,最大程度上消除影响共同发展的积极性和区域竞争公平性的不利因素,让参天大树旁边的小树同样能够得到充足的阳光和充沛的水分,得以茁壮成长。第二,要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要聚焦于促进转型升级和产业链发展,梳理和整合现有财政扶持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结合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科学合理地界定政府、市场和企业的职能,把有限的财政资金和市场运作相结合,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促进财政资金合理、高效运用。
    三是在考核体系上,要有大局观,体现科学导向。这个大局,就是科学发展的大局,就是转型升级的大局。转型升级是我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在考核和评价体系上,要真正体现转型升级的导向。第一,要科学评价发展实绩。及时调整以规模总量论英雄的原有考核评价体系,研究制订全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指标体系和目标管理办法,将工业增加值率、节能降耗、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率等一批重要指标纳入各地区的目标考核体系,实施量化考核和政策激励,通过提高工业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率来推动转型升级。第二,要及时修订星级企业评定标准。对星级企业的评定,要按照建立和完善新型工业化考评体系的要求,逐步提高科技创新中的研发投入、工业投入中的设备投入、工业经济应税销售等指标在评价考核体系中的权重,引导企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第三,要建立特色产业评价考核体系。围绕构筑特色产业的目标,对全市重点发展的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等特色产业和重点培育的十大产业链及关联企业,要建立一套新的评价考核体系,对其发展情况进行及时跟踪,滚动考核。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州市委员会
苏ICP备05003616号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