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市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对策建议
特邀界别组 顾维宪
新能源汽车代表着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目前,国内外都把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选择。作为现代业制造业基地的常州,能不能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并以其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升我市综合竞争力?是我们政协委员共同关注的一个新问题。
今年上半年,本人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有幸参加课题组,对我市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背景和优势进行了调研分析,特别是从外地城市的先进经验中,我们得到以下三条启示:
一是谁加快发展,谁就抢得市场,在竞争中成为赢家,没有市场可以找到市场,为企业赢得先机和活力。如山东济南的经验是“三个不等”、“一个抢抓”,即不等红头文件、不等产品目录、不等技术标准;积极抢抓发展机遇。他们认为:在新兴产业发展上,现成的、可借鉴的东西不多。抢抓机遇、加快发展非常重要,纸上谈兵、坐而论道,只会错失良机。由几个年轻人组成团队自筹资金创办的山东宝雅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国外电动汽车法规及其标准,获得了美国和欧盟认证,产品出口欧美12个国家,并已获得了大量订单。
二是谁加快发展,谁就领先创新,在竞争中使产业结构得到调整,没有优势可以汇集优势,为企业储备核心技术。山东时风集团通过“打擦边球”的办法,以“时风电动观光车”名义申报并获得国家电动汽车制造许可证,力争达到今年生产5万辆、明年生产10万辆、后年生产15 万辆的生产规模。
三是谁加快发展,谁就可以争取到政府的扶持,政府的推动和扶持是一个地区新能源汽车发展壮大不可缺少的动力和源泉。我们通过对山东省济南、聊城等部分城市电动汽车产业的考察感到,发展新能源汽车,政府的推动和扶持是关键。如为了推动、引导新能源汽车发展,山东省包括各地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从资金、推广、示范等方面,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企业。再如为了扶持宝雅向海外拓展市场,济南支持宝雅新能源汽车在出口加工区建立生产中心,形成年产5万 辆外销电动汽车的规模。并将其列入《济南市汽车工业调整振兴三年规划》。
在考察学习的同时,我们分析常州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优势明显,主要有五大优势:
一是有国家和省政府大力支持。今年4月,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常州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省政府又明确将常州列为全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和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其部件生产特色基地。这为常州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二是全市政企决心大。我市在《振兴五大产业行动计划》中,已经提出了培育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集聚整合各类资源,做强做大龙头企业的目标任务。成立了“微型电动汽车项目推进工作组”和“常州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科教城、新北区、武进区也都建立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明确了总体目标与发展布局。各有关企业发展信心足、决心大,纷纷制订出企业近期发展目标和措施。
三是产业基础好。我市拥有常州高新区新能源车辆专题产业园和武进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两个基地,具备客车整车生产能力,生产的零部件种类也较为齐全。同时,拥有年销售额达100亿元的孟河汽摩配件产业集群。
四是研发实力强。拥有一批从事纯电动汽车及“三电”等关键零部件研发、并掌握了核心技术的资深专家学者和高端人才,以及一大批新能源汽车研发支撑平台。
五是骨干企业多。我市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企业类型和数量多,在研发、生产、技术等方面各具特点和优势,甚至领先于国内同行。如麦科卡电动车辆有限公司、江苏益茂纯电动汽车有限公司、常州黄海汽车有限公司、华晨集团等。
基于以上调研分析,我们建议:
一要把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列入我市“十二五”规划,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强化宏观指导。
二要以发展“一城(科教城)、两基地(高新区新能源车辆专题产业园和武进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一集群(孟河汽配产业集群)作为我市新能源汽车战略布局。
三要选择“外向突破”(即打开通往国际市场的大门,寻找生产、贸易国际合作伙伴)、“两头挤占”(即重点发展微、小型低速纯电动汽车和大中型纯电动或混合动力客车)为发展目标,努力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
四要以微(小)型低速纯电动汽车整车和关键零部件为切入口,整合全市的整车研发和生产资源,引进和培育人才,推动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突破性发展。
关于完善我市“十二五”节能减排长效机制的建议
中共界别组 沈建钢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十一五”的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十二五”期间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必须建立“十二五”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
1.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节能减排的领导协调机制
一是要及时调整和完善全市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成员,协调统一,齐抓共管;二是要每年定期召开全市县处级干部和街道乡镇主要领导参加的节能减排工作会议,表彰先进,通报问题,明确目标;三是要坚持每月一次的市政府环保点评会;四是要及时协调和处置节能减排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和矛盾,召开现场调研会、现场办公会,及时、高效地协调矛盾,解决问题。
2.进一步坚持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倒逼机制
一是指标倒逼,对超指标排放废气废水制定明确的倒逼指标;二是淘汰倒逼,对于现在仍在使用国家限制的高耗能高炉和高污染高排放的小化工,限期倒逼淘汰;三是消减倒逼,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发展低消耗、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和第三产业;四是更加严格建设项目环保准入门槛;五是实施区域限批和项目限批,对未完成减排任务的企业,除减排项目外,新、改、扩建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并压缩生产规模,限制发展。
3.进一步实施和强化绩效考核机制
一是政府每年要向社会和群众公布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主要污染物减排情况,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二是加强对节能减排相关部门领导干部的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政绩评定、选拔任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三是对企业节能减排情况进行考核,把专项活动考核与年度考核、长远考核相结合,对为节能减排做出贡献的企业和个人,要予以奖励表彰,并在社会上广为宣传。
4.进一步强化和加大激励奖惩机制
一是要激励节能减排工作做得好的企业,调动企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为企业节能减排提供资金支持;二是要严格落实排污收费规定,做到“谁生产、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确保依法、足额、全面、及时征收排污费;三是要坚决处罚违法违规企业:对于屡查屡犯的企业采取“高限处罚”措施,对于长期超标排污、私设暗管偷排偷放、存在重大污染隐患的企业一律停产整治,对于治理无望的企业和落后产能一律关闭取缔,对于违法排污造成严重损失、触犯刑法的企业一律追究刑事责任。
5.严格贯彻实行执法约束机制
首先,要加强节能降耗执法。一是强化节能执法主体功能;二是要加强节约能源检察的队伍建设,增加专业技术人员比重,减少行政后勤辅助人员;三是要逐年投入,增加先进的监测设备,使用科技手段和方法;四是要根据新《节能法》的规定,对违法行为坚决予以行政处罚。其次,要加强减排治污执法。一是环保执法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监管,加大执行检查力度;二是坚持铁腕治污,强化部门联动执法,逐条落实“限、吊、停、封、关、抓”的执法要求;三是全面实行重点污染源监管责任制,对重大环境违法案件实施挂牌督办;四要进一步强化对辐射和固体废物的防治和监管。
6.进一步推进和强化环保投入机制
在政府主导下,建立和完善社会多元化环保投入机制。一是要把环保投入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确保财政对环保支出的增幅高于经济增长速度;二是要设立和整合各项环保专项资金,确保重点支出。对完成减排任务的企业,给予合理奖励;三是建设土管部门要积极配合,在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中要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在土地出让收益中也要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支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四是要广开渠道,吸引外资、民资来投入环保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
7.不断推进节能减排的经济调控和市场化运作机制
按照“排污者付费,治理者赚钱”的原则,进一步开放、搞活和优化环境资源市场,逐步推行环保设施运营社会化。一是要鼓励、引导和优惠扶持社会资本参与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经营,以市场化手段来促进生态环境建设,以提高环境品味和环境效益;二是要运用市场化手段推广先进技术,如涂料印染新工艺、造纸短纤维循环废水零排放、石灰石-石膏法等一大批清洁生产新工艺、新技术已日趋成熟,加大其推广力度,为企业减排提供技术支撑,将使企业实现减排与经济效益双赢。
8.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环境应急协调机制
一是要建立和完善全市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措施系统,建立健全全市环境应急和事故调查中心,构建市、辖市(区)两级环境应急防控体系;二是对饮用水、气、危险化学品要有突发安全问题预案,并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演练来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三是加强环境监管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各类预警应急设备添置,提高环境灾害和突发事件的预防能力;四是对可能引发环境突发事件的企业和公共场所,必须制订并落实应急预案,配置必要的应急事故处理装备,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9.完善健全节能减排的全社会参与机制
一是要继续组织和开展各种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活动,使之更普遍、更深入、更持久,激发更多的群众参加到这项活动中来;二是要积极推进农村的节能减排,从控制农药化肥使用到生活污水的处理,乡镇生活垃圾的清运,都是面广量大的工作;三是要积极推进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的节能减排,节电、节油、节水,成为职工的自觉行动和良好行为;四是要推进全市居民的节能减排。
10.建立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全社会教育宣传机制
一是要从娃娃开始就接受节能减排的教育宣传;二是要加强对企业法人的教育宣传;三是要加强对各类干部的教育宣传;四是要加强对市民的教育宣传,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宣传环境法制,在全社会营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我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应充分考虑幼儿教育的科学发展
民盟、民进界别组 李永达
教育界不少人士认为,幼儿教育是教育的发端、基础教育的第一环,是国民素质大厦的奠基工程,应确立“社会发展,教育优先;人才培养,幼儿教育先行”的观念。其实,法律法规对幼儿教育的地位早有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七条规定:“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2001年7月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一部分第二条明确:“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可见,幼儿园教育是国民教育链上的一个起点环节。
最近,2010年7月29日刚刚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2010年达4%”,要“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
但是,我市幼儿教育的现状还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与社会的需求、市民的期望还有相当的距离。当前我市正在编制“十二五”规划,人们希望在下一个五年中,我市的幼儿教育能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不断破解矛盾、不断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幼儿教育在广大群众心中的满意度。幼儿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人才培养和人才素质问题,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
当前我市幼儿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公办园凤毛麟角,投入不足,不少幼儿园维持艰辛。目前,公办的幼儿园已经很少,取而代之的是集体办、个体办、股份办、外资办等,其中,违背教育原则和教育规律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把办幼儿园当作产业或商业来做,以赢利为目的;压低教师工资待遇,降低幼儿伙食标准;超班超额招生,减少教职员工的配职数量等;开办兴趣特长收费班,违背《纲要》超前教育,拔苗助长,让幼儿提早丧失童年快乐;园舍设施设备简陋,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以上现象,或为降低成本,或为增加收入,目的大都是为了维持幼儿园的运作。
2.绩效工资制背景下,广大幼儿教师收入显低,更不利于队伍建设。随着义务教育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并在高中、大学及其他有关事业单位的逐步推开,包括中小学在内的事业单位的总体工资水平将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工资水平。而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幼儿教育,由于体制等方面的因素,幼教教师的收入长期偏低,当下,幼教教师的相对收入将显得更低,反差将更大。这不但不利于幼儿教师的队伍稳定,影响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而且也凸显出这一领域的一种社会不公。
为此,建议在编制我市“十二五”规划时,将幼儿教育的科学发展作为社会事业领域或“民本工程”的重要项目,加以考虑和规划:
1.正确定位幼儿教育属性
幼儿教育属于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所以幼儿教育应该定位为社会公共事业,大众化的幼儿园应该是各级政府向广大市民提供的,并能满足一般家庭基本需求的一种公共产品。即使国家和省级政府层面对幼儿教育体制走向,在中近期内规划尚不明了的态势下,上述定位应该是理性和现实的。
2.逐步理顺幼儿教育体制
我市许多幼儿园原先从属公办小学,后剥离变更为集体所有体制的,建议借鉴周边苏州、无锡等城市的做法,逐步加大公办园的比重,到2016年,争取公办园由目前的10%提高到50%以上,并逐步提高有财政拨款幼儿园的比重,在实现幼儿教育公益性质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3.努力提高幼儿教师收入
随着义务教育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并在高中、大学及其他有关事业单位的逐步推开,包括中小学在内的事业单位的总体工资水平将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工资水平,而面广量大的集体性质、民办性质幼教教师的收入长期偏低,在“十二五”期间,应通过各种途径,包括制定幼儿教师最低工资标准等措施,缩小幼儿教师与基础教育其他教师的收入差距。
4.促进幼儿教育均衡发展
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教育应该确立在较高水准基础上均衡发展的规划目标。各级政府要逐步加大在师资培训、财政补贴和政策扶持方面的投入力度,并逐年有所增加(包括可参照中小学的生均拨款方式,逐步建立幼儿教育生均公用经费的投入机制)。同时,要坚持已有的多元化办学的路子,满足不同社会群体对幼儿教育的需求。
对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建议
民革、农工界别组 夏 阳
生物医药产业是由生物技术产业和医药产业共同组成,是高技术、高附加值、高收益的朝阳产业,被市政府列为振兴五大产业之一。但是近十多年来,与兄弟城市相比,其发展速度不快,规模较小。主要问题有:
1.新产品研究基础较好,但科研投入不足,自主创新品牌不多
我市生物医药产业现已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与多家大院大所和院士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累计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863”计划项目11项,完成省级科技项目57项,为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和人才保证。
但是,生物医药产品研究开发具有技术密集度高、研究投入高、审批风险大、回报周期长的特征,我市目前还没有形成对生物医药产业进行风险投资的强有力的引导手段,致使企业新品研发经费投入不足。2009年全市生物医药生产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仅占销售收入的2.73%。
2.产业体系形成,特色明显,但产业规模不大,集聚度不高
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在近十年中,已形成了生物药物、化学药物和医疗器械三大特色鲜明的优势产品群。部分企业原料药和制剂通过了美国FDA和欧盟CEP认证,具备了产品进入美国和欧盟市场的条件。但是我市生物医药企业长期存在小而散的局面,至2009年底统计,我市生物医药生产企业多达400余家,销售额超亿元的企业有18家,超五亿元的企业仅2家,还没有超10亿元的生产企业,产业经济总量(产值135.55亿)低于泰州扬子江药业集团的年销售量(160亿),仅占全市五大产业的4.56%。
3.产业发展增速优势明显,但缺乏规划引导
2009年我市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完成产值135.55亿元,实现利润13.07亿元,利润率达10.1%,高于全国医药行业7.98%和全省医药行业7.33%的水平,比全市工业平均利润率高出5.75个百分点,已经成为我市最具成长潜力的优势产业。但是,生物医药产业虽然被我市列为五大振兴产业之一,由于产业规模较小,相关部门对该产业的特点了解不深,至今还没有出台符合我市实际、体现我市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因此,产业定位不清、着力重点不明、主要措施不力。
4.企业投入加大促经济转型,但未有园区载体支撑
近年来,我市生物医药企业面对发展机遇,按照转型升级的要求,重点围绕加快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提升质量、塑造核心竞争力加大了有效投入,预计今明两年我市生物医药行业投入总量可达30多亿元。但是,我市至今对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未有明确而详实的规划,制约了生物医药企业集群、资源集约、产业集聚的能力,缺少了医药产业招商引资应有的平台。
生物医药产业尽管目前在我市五大产业中所占比重较小,但增速和产生的经济效益却领先。为了加快我市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使企业真正能做强做优做大,针对我市生物医药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如下:
1.制订战略规划,明确产业发展方向
目前江苏省关于生物医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已编制完成,我市相关部门应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物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意见》和江苏省生物医药发展规划的精神,尽快编制出台符合常州实际、体现常州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对全市生物医药产业的内涵、范畴应进行科学界定和合理分类;对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在发展的重点上、在政府对产业扶持的政策上等方面有一个明确的规划,用规划来明确并统一上下各级和企业的发展理念、发展途径、发展方向和主要突破口,做到战略定位准确、着力重点明确、主要措施精确。
2.推进园区建设,加快产业集聚,构筑招商引资平台
生物医药产业特别是药物的研究和生产具有上下游关联度大、基础设施和实验试验仪器设备通用性强的特征。我市从上市纪90年代起就一直讨论建立医药产业园区,但由于各种原因,至今园区建设基本上是纸上谈兵。而近二十年来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园区、南京药谷、连云港医药园区和泰州医药城相继建成,加快了这些地区的医药产业集聚,医药企业实现了跨跃式的发展。因此建议在“十二五”规划中要明确产业园区规划并快速启动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园区,集中财力搞好园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园区硬件配套完备,可显现以下功能:
(1)吸引市内上下游企业在结合技术改造的同时向园区集聚,推动我市生物医药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实现跨跃式的发展,培育大型乃至特大型生物医药集团。
(2)通过园区为载体,加大对跨国医药巨头的招商力度和生物医药孵化器的建设力度;搭建研究所需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为创业者大幅度降低初创成本和投资风险,以吸引国内外研究成果、领军专家、研究机构和知名企业进驻园区。
3、建立投资风险基金,鼓励企业创新
(1)设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风险投资基金,降低企业新品研究的投资风险。
(2)加大政府采购、药品招标对我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和器械的倾斜和支持力度,尽可能多地把我市医药产品纳入统筹目录。
当前我国生物医药行业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GDP、利润的增速高于其他行业。同时生物医药行业也正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生物医药也是我国大力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我们应跟上时代步伐,在“十二五”规划中进一步明确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包括生物医药在内的新兴产业,对目标、任务提出具体的规划和方案,使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在跨跃式增长中,真正成为我市经济增长新的亮点和支柱产业。
关于编制《城市防洪排涝规划》的建议
特邀界别组 江莉倩
人类还没有文字记载的史前时代,就充斥了许许多多关于水患和治水的传说,其中当然以诺亚方舟和大禹治水最为脍炙人口,诺亚方舟故事里的上帝并不可爱,为了惩罚罪恶的人类,居然不惜发40昼夜洪水,让亚当夏娃的子孙尽死泽国,得救者仅诺亚一家八口而已。大禹则更有人情味,为救百姓万民,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成为美谈。有史为凭的李冰父子留下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两千多年过去了,迄今仍是他们造福于人的丰碑。古往今来,人类得益于水,也受害于水。水患和水利伴着人类的蹒跚脚步开始,一直走到今天。
2010年五月伊始,一场超强暴雨肆虐中国南方,所经城市几成泽国。广州成为“洋城”,1.3万辆汽车遭遇雨洪灭顶之灾;江西境内河堤2次决口;南京划子口河河堤发生破堤;长江中下游各城市正面临着历史特大洪峰的考量,很多城市“逢雨必淹”、“逢雨必涝”,使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也成为一些地方政府“手忙脚乱,雨后作缺”无法解决的一大难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市框架快速拉大,原来城乡结合部,甚至部分乡镇都已随着楼市、道路和园区的建设而逐渐演变成城市。但是,在现有的城市面积已经是原来的数倍之多的同时,也存在城市的防洪排涝的设施不相适应的隐患,给城市面对特大洪涝灾害带来严重威胁。为此,建议我市的“十二五”规划中,各级党委政府和水利、建设、交通、防空等部门应专门制订《城市防洪排涝规划》(以下简称《防洪规划》),为源头上预防洪涝灾害打下基础。
一、建议统计局牵头,开展城市排水系统的普查。特别是新建的社区、道路、桥梁、园区和住宅楼群都要纳入普查范围,为制订《防洪规划》提供详实的基础数据和资料。
二、建议成立水利部门牵头,房管、公安、城管、防空、建设、交通等部门参与的防洪排涝工作小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的原则精神,结合我市的实际,充分吸纳国内外的城市防洪排涝的先进经验和管理理念,专门制订我市的“十二五”《防洪规划》。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到三个有机结合。一是城市防洪排涝规划设计与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有机结合。即随着城乡一体化进展快速推进的同时,城市排水体系建设、防洪排涝设施建设不仅要与此同步,成为城市建设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要体现能经受百年不遇洪灾,能经受城市外部水利环境变化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靠坚固性。二是防洪排涝设施建设要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有机结合。近年来,覆盖全市近40%的绿地、园林、人工湖已成为老百姓日常游乐的圣地,建议吸取日本等国先进理念,将园林、游乐场、体育场馆等建成凹形状,一旦有大洪涝发生,当城市泄洪水位高于内城河水位时,分布在全市低洼的园林、游乐场、体育场馆等,就会在第一时间成为城市泄洪排涝的临时蓄水池。同时,建议学习杭州、桂林等城市好的做法,水利体系既体现防洪排涝功能,又是贯穿全城形成流动美景的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三是防洪排涝与防旱节水有机结合。我市虽然地处江南水乡,但目前高楼林立,企业、人口剧增,居民用水、工业用水、城市绿化用水等随之急剧上升,从长远看,将会有严重缺水的隐患。建议利用人工湖、内河、城市排水体系进行科学设计和技术改造,通过分布全市东南西北中的各个污水站治污后,既可以提供工业和绿地用水,又在旱情突现时成为居民用水的新来源。
四、旁征博引,增强《防洪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一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认真听取国内外著名水利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二是通过网络、新闻媒体的平台,广泛征求市民意见建议。
五、《防洪规划》中要专门制订建立排水管理体系。排水设施一靠硬件建设,二靠严密的组织管理体系保障。因此,建立条块结合,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面覆盖城乡的防洪排涝管理体系,运用数字网络的先进管理模式才能使规划成为现实,使防洪排涝成为制度化、规范化的常态管理。
六、要建立防洪排涝专项基金和监管办法。一是要确保每年有定额的专项财政资金投入;二是运用市场化运作的手段,吸纳民间资本,吸收民营企业参与防洪排涝设施的建设,或者以楼、路、桥、园林、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建设带建防洪排涝设施,以解决资金不足的难题。三是审计、监察部门要定期检查审计防洪排涝资金使用情况,做到城市防洪排涝资金投入年年有增长,设施年年有更新,确保城市的防洪排涝有投入、有成效、有保障。
关于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几点建议
教育界别组 居松珍
近几年来,我市在着力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推进文化建设,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不断加大文化投入,加快公共文化建设,大力培育文化产业发展,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了全市文化健康快速发展。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地区间条件的差异,我市文化建设的力度与苏州、无锡、镇江等周边城市相比差距较大。全省13个地级市中已有9个城市成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还有2个城市(泰州市和宿迁市)正在申报之中,只有连云港和常州没有申报,给我市的压力很大。我市是具有2500年历史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申报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势在必行,时不我待。可以预见,未来城市之间的文化竞争日趋激烈,谁抓住了文化发展的先机,谁就抢占了发展的制高点。为此,建议政府有关部门要把全市创建历史文化名城纳入“十二五”规划,按照“创新文化发展思路,谋划文化发展方向,精心打造常州的文化品牌,彰显地方文化特色”原则,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创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完成常州人民久藏心中的夙愿。
建议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一要抓紧编制《常州市“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创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时间表,根据我市历史文化资源特点、基础条件及区域特色优势,本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的原则,研究部署推进计划;二要适时召开全市创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工作会议,上下联动,着力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形成市、辖市(区)、乡镇(街道)联动机制,实施文化资源整合,形成创建合力;三要建立和完善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工作的考核、督查机制,把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任务纳入领导干部的任期目标,作为评价地区发展水平,衡量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质量和干部实绩的重要内容之一。
建议二:完善多元投入机制。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落实有关文化产业的各项优惠政策,继续探索和建立有效的投融资平台;要积极利用社会资源,拓展渠道,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要大力培育骨干文化企业,推动文化企业以资本为纽带兼并重组,做大做强,并积极推动和引导包括文化企业在内的各种社会资源参与各类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以助推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
建议三:加强文化资源整合。我市应在挖掘、保护、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激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活力的同时,大力发展动漫、网络游戏、数字传输等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建设三大“区域文化产业带”,加快培育六大“核心文化产业群”, 促进包括历史文化遗产在内的文化产业与教育、信息、体育、旅游等相关产业联动发展,加快组织实施一批成熟度高、成长性好,具有先导性的重大文化工程和重点文化项目,形成一批新兴业态的文化企业、文化产业基地和文化产业群。
建议四:培育知名文化品牌。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充分挖掘我市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打响常州特色文化品牌,精心规划,加快实施。进一步完善阖吕城、齐梁故里等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修复和开发方案;充分调动各辖市、区保护开发历史文化街区(村镇)的积极性,组建专门班子,整体运作融资,实行项目管理;加快青果巷、前后北岸、古运河等特色街区的整体规划建设和重要名人纪念馆的修复,实现成片开发,综合利用;大力扶持“常州三宝”——梳篦、乱针绣、留青竹刻等民间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创新;按照争创一流的目标,加快建设现代传媒中心、报业大厦等一批标志性的文化设施;创作一批具有人文精神、地域特色和有影响力的影视作品、城市雕塑等,努力形成一批常州独有的或最具优势的文化艺术名品和经典项目。
建议五:优化文化发展环境。优化文化发展环境,是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必要前提。其中包括形成我市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加强行业协会、学会等文化中介机构的建设与管理;建立科学、规范的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规范文化市场的管理,完善激励机制等等。我们相信,在一个有利于文化发展的社会环境中,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各项措施才能不被落空而获得有效实施。
总之,我们应该抓住新一轮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历史机遇,凝聚社会各方力量,调动一切积极性, 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制定扎实的措施,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把我市建成“文化事业强、文化产业兴、文化人才优”的文化强市,建设具有“文化品牌影响力、文化核心竞争力、文化创新发展力”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关于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有关建议
共青团、青联、妇联界别组 张 瑾
2008年8月以来,常州市市委、市政府实施卫生惠民工程,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服务环境、服务能力、服务水平、服务内涵、服务措施上都发生了质的改变和提高,“方便、实惠、安全、温馨”的社区卫生服务深受广大居民的欢迎,真正做到了卫生事业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
目前,卫生惠民工程三年实施期限迫近,随着市“十二五”规划编制的进展,新一轮卫生惠民工程将进入议事日程,我们从有关方面了解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队伍建设和机构用房问题尤为突出,已成为影响社区卫生服务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并希望卫生惠民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在“十二五”规划中得到体现。
一、关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队伍建设问题
设施设备能否形成服务能力,关键在于人才。但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队伍建设不容乐观。以钟楼区为例,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职职工453人(包括编内和编外),其中高级职称仅5人,占1.1%,本科学历69人,初中以下88人。现有人员和实际需求相差73人,尤为突出的是公共卫生类,相差41人。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
1、技术力量有待加强。现有的医务力量满足不了日益发展的社区卫生服务需求,更得不到群众的信任,导致老百姓小病大病往大医院跑的现象仍较突出,大医院人满为患,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则资源过剩。
2、卫技队伍不够稳定。编内人员和编外人员比例相当,由于工资、待遇等问题,给管理带来很大难度,导致卫技队伍流动性大,留不住人。
3、人员配备不到位。根据因事设岗和精简效能的原则,按照凭证执业、依法执业的要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配备还很不到位,受影响最为明显的就是公共卫生工作的正常开展。
为此建议:
1、完善有关机制。(1)完善培养培训机制,尤其要重视培养中医人才,让中医国粹在预防与保健中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2)完善引进机制,要创新社区卫生机构人才政策,鼓励引进紧缺人才;(3)完善激励机制,鼓励有经验的医生到社区工作,起好传帮带作用。
2、配齐配强各类人员。要抓住实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与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契机,做到因事设岗,以岗定人,以岗定薪,配齐配强各类人员,确保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健康发展。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队伍建设应该在“十二五”规划的相应细则中得到明确定位,并作为人才工程的一个部分加以推进。
二、关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用房问题
经过调研,发现的主要问题为:
1、租用房屋受制于房东。在三年卫生惠民政策实施期间,政府为相关社区卫生服务站用房提供租金(租金保证是“三年内定额不变”),以保证其公益性,但有些房东随行就市,房租年年涨,否则就以不再出租来要挟,迫使部分社区卫生服务站要承担增加部分的租金。这样,服务站租赁用房的公益性和连续性很难保证。而卫生机构布点有规划要求,任意一个点位置的过大变动都将影响整体布局的合理性;另外,卫生业务用房需较大的投入进行装修改造,也要求相对稳定的区域,这些特点往往在租赁期限和租金上受制于房东。
2、新建小区有房不能用。因卫生用房必须符合卫生学的要求,而有些新建的小区虽有卫生配套用房,有三个突出问题:一是面积不够,二是不符合卫生用房要求,三是地处偏僻,不能很好覆盖周围群众。假如要增加面积,除规划因素外,首先必须通过业主委员会,程序繁琐复杂,往往意见很难统一,最后只能政府出钱到别的地方租房,再加上配套用房产权不明晰,导致有房不能用。
综上所述,针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用房问题,我们认为可参照教育部门的相关成功做法,提前介入,明晰产权、统一管理。为此建议:
1、加强规划导向。制定我市“十二五”规划时,可以从宏观领域明确我市今后五年社区卫生机构包括用房、设施、人员等方面的指导意见;新建、改造住宅小区时,规划部门应设置社区卫生机构用房门槛。
2、实行“三同步”。建议市政府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制定出明确的社区卫生机构用房建设、验收、使用、管理操作程序和具体办法,社区卫生服务设施要与居民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特别是在新建小区时,卫生部门也要和规划、建设、教育等部门一样做到前期介入,参与竣工验收。
3、实行政府收购。对目前卫生服务机构租用的房屋,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建议逐步实行政府统一收购,供卫生服务机构使用,从而确保公益性和用房连续性。
4、进行产权明确。可与教育用房一样,将新建小区配套卫生服务用房产权与土地使用权明确归政府所有,卫生行政部门使用。对现有小区中卫生配套用房可以通过相关程序重新确权,便于统一管理和资源调配。
5、设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专项基金”。对于一些新开发小区,因种种原因,不能建设或配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用房的,应采取货币保障措施,所获资金纳入各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专项基金”,政府可用这些资金来解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用房的需要。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医卫界别组 万美娟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当今世界公认的三大社会问题之一。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我国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4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1%;而我市老年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比例已达17.91%,预计到2020年将上升到25.5%。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致力于建设以社区为依托,以居家养老为基础、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但这还远远不能满足巨大的社会需求,还存在诸多矛盾和不足。为此建议,在我市“十二五”规划的社会事业篇中,专门设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章节,促进我市养老服务工作发展,让广大的老年人充分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具体建议如下:
一、 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养老服务工作氛围
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敬老、养老、助老道德教育,大力培育、宣传新时代养老、敬老先进典型,开展养老服务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评选活动,引导社会树立为老服务光荣的理念;提高养老服务机构及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养老服务工作人员队伍。通过树立典型、表彰先进,不断提高养老服务工作的社会关注度和公众参与率,营造养老服务的良好氛围,形成“政府热心、部门齐心、群众关心”的养老服务工作新格局。
二、完善制度,促进养老服务机构蓬勃发展
各级政府应逐步将养老服务社会化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用完善的体制机制来保证养老服务工作的科学发展。要按照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的意见》和《关于对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实行政策扶制的意见》要求,足额配套居家养老和养老机构的运行补贴与服务补贴,并建立起逐年增长的投入机制;要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对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给予政策扶持。特别是在公益用地和建设用地中优先安排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并减免各种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配套费用,让养老服务机构充分享受税收减免等各种优惠。要积极推进“民办公助”、“公办民营”的改革步伐,最大限度地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养老机构。按照政府与企业、事业、社团分离的原则,改革过去政府对养老机构包办包管的僵化管理体制和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做法,促进统一、公平的养老服务市场的形成,使多种经济成分、多种服务形式的养老机构在平等竞争中获得新的更好的发展。
三、创新思路,发展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
首先是要提高居家养老服务补贴标准和服务中心运行补贴标准,扩大养老服务补贴覆盖面,将低保老人、空巢老人、残疾老人及患重病的低收入老年人等列入重点对象,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增加补助额度,更好地解决这部分老年人的保障和养老困难。其次是要扩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队伍,结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覆盖面的不断扩大,相应增加服务人员,优先解决本市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符合条件的按规定享受有关就业扶持政策。三是要推进老年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全面掌握老年人基础信息,了解老年人的服务需求。以推进居家养老为契机,挨家挨户地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准确掌握辖区内老年人的信息资料,逐步建立统一的老年人信息收集、整理、检索平台,为更好地开展养老服务工作打好基础。四是要定期进行评比、表彰,鼓励先进,推广经验,推动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深入发展。
四、培养专业人才,发展银发产业,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培养专业人才,是做好养老服务工作的前提。当前,无论是养老服务机构的专门工作人员,还是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的兼职服务人员,真正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并不多,因此养老服务工作也就很难上质量、上水平。要结合养老服务工作长远发展需要,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规划,针对老年人的身体、心理等特点,在我市高职院校中设置老年人心理咨询、康复护理、营养膳食等相关专业,力争通过院校培养、在职培训、岗位锻炼等多种途径,建设一支具备专业素质的养老服务工作者队伍,全方位地提高养老服务工作水平。要大力发展银发产业,根据老年人的精神和物质生活需要,在老年人相对集中的新村、社区,开办专门为老年人服务的家政市场、心理辅导站、文化娱乐场所以及购物、读书、聊天等场所,为老年人提供更多、更好、更加便捷的服务,使社区真正成为一个没有围墙的温馨养老院。
第二部分 市政协委员界别活动月建言“十二五”规划建议摘录
(1)经济建设方面
关于进一步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做好“十二五”规划
编制工作的建议
工商联界别
“十二五”期间,我市将以转型升级为主线,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服务型经济,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先进制造城、创新创意城、民生和谐城、生态宜居城。结合我市发展实际,我们建议,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发展理念,从把握宏观、科学统筹、加强落实入手,进一步优化“十二五”规划。
一是把握好宏观层面,提升规划层次。“十二五”规划事关地方宏观,关系到我市规划期间期和今后较长期的发展。因此,在规划的编制上应考虑把自身发展与全国、全省和长三角的宏观发展形势相结合,把阶段规划和长远目标相结合。要有全局意识,跳出常州看常州,把握常州的比较优势和在区域内的功能定位,融入到区域发展大格局中,善于向周边城市学习,善于借势借力。要有超前意识,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大手笔、高起点规划,走集聚化发展道路。要注重结构调整和制度构建,在促进转变发展方式、形成新的造血机制上积极探索,而不仅是在现有基础上搞数字的简单叠加。
二是打破区划限制,进一步提升科学统筹能力。随着我市交通网络、基础设施的不断提升和完善,大城市格局已基本形成。一批重大基础建设和投资,如西太湖、东大门等重点项目,正在有序展开。为提升我市一体化水平,我们建议,要全市一盘棋,不能搞单兵作战、各自为战。要在全市范围内进一步加强统筹规划,进一步打破区划限制,协调好各方利益关系,加快整合土地、能源等资源要素,完善以项目为中心的管理、考核机制,集中力量上大项目,进一步促进我市在“十二五”期间加快发展。
三是制定具体措施,进一步加大力度落实政策。“十二五”规划能否顺利完成,关键在于贯彻落实。规划编制完成后,有关部门应根据规划目标,尽快制定操作性、针对性强的办法措施,加大力度落实有关政策方针。特别是涉及到产业和企业发展的措施,要有具体措施和办法,简化流程,提高服务效能,通过实实在在的服务,促进企业科学发展、加快发展。
关于常州“十二五”规划中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建议
民革界别 徐英杰
产业集群作为相互关联企业及其支撑机构在某一特定区域的集聚,具有强大的持续竞争和市场开拓能力,并已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基于我市的区位竞争优势和产业传统,目前已孵化出二十多项重点产业集群,且已初具规模,其中有八项被列入省级重点产业集群。但是我市的产业集群在发展和市场竞争中仍面临着整体层次低、创新能力弱、组织化程度低、龙头企业少、产业品牌小等诸多不利因素。
利用市委、市政府集全市之力予以推进“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之际,对有关下一个五年计划中制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特提出以下建议:
1、提升产业集群层次,科学规划,引领新兴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利用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和升级的契机,从培育新兴产业集群层面制定高起点、可操作、有针对性的发展规划,并对涉及土地、环境、资源、动力、物流等生产要素的集群发展和建设规划,及时提供生产、物流、咨询、金融等配套服务,努力提升产业集群层次。
2、制定创新人才的引进机制,提升产业集群的创新研发能力。建议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制定优惠政策,形成人才集聚,大力引进各类复合型人才,重点是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并以良好的环境、优厚的待遇和较大的成长空间留住人才,建立和完善人才、智力及项目相结合的引进机制,畅通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同时,引导和支持产业集群企业积极与大的科研院所合作,利用外部科研力量提升创新能力。
3、发挥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引导作用,进一步强化集群理念。明确一个部门主管,其它部门进行联动的“产业集群发展联席机制”,指导和协调解决全市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并负责对各产业集群进行目标定位、规划引导、政策扶持、项目建设、矛盾协调等组织管理工作,使产业更加有序地扎堆、集聚、升级、扩散、辐射,更好地发挥倍数效应甚至裂变效应。同时,积极倡导产业集群成立行业协会,利用行业协会的工作,进一步强化产业集群理念,提高产业的组织化程度。
4、大力推进产业集群重点项目建设,培育骨干企业。利用各种政策优势,加大对产业集群中标杆企业的培育及招商力度,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同时加快基础设施及相应配套设施的建设,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入驻,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形成配套齐全的产业园区,逐步把标杆企业培育成为行业中的骨干龙头企业,增强产业集群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5、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创建更多、更大的产业集群知名品牌。品牌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是一个现代产业集群成功的重要标志。一方面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做大做强现有区域品脾,进一步提升产业集群品牌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地位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加快培育新兴产业集群,建设更多、更大的产业集群新知名品牌。
关于加快推进我市企业转型升级的两个问题
民革界别 章文玉
1.加快中小企业转型升级问题
与中小企业“必须转型又难于转型”不相适应的是,目前各级政府对大企业大项目比较关注,资源、要素往往向大企业倾斜,对中小企业重视还不够。因此,需要进一步调整思路,调动更多的资源、要素,向中小企业集中,从政策和服务两个方面帮助和推进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
一是全面落实扶持政策,优化转型升级环境。多年来,特别是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央和省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相继出台了许多政策意见,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政策支持,但落实的力度、进度和效果很不理想,企业普遍感到失望。当务之急是要重点围绕中小企业的“融资配套政策”、“财税扶持政策”、“减负和用地政策”三个方面,抓紧出台实施细则,全面推进落实,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真正创造一个有利的政策环境。二是提供更多公共服务,搭建转型升级平台。在资金、人才、科技、信息等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有效的公共服务,如进一步完善担保融资体系和发展区域性金融体系,搭建融资平台;按照“产业集聚、资源集约、服务集中”的思路,搭建园区平台;以项目为载体,通过产学研结合和技术产权交易,搭建科技平台;针对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实际需要,整合社会资源,搭建培训、信息服务平台;改进和完善政府部门职能,搭建行政服务平台等。
2.推动外贸向高端升级转化的问题
一是要从单纯依靠劳动力、资源、土地等传统要素优势,向培育资本、技术、品牌、标准、人才和跨国生产经营网络等高端要素转移,集合我市科技、人才和资本的优势,开发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打造高端品牌,提升产业档次,取得更多的行业标准制订权和产品定价权,从根本上改变我市出口贸易在国际分工中的加工角色地位。二是延伸现有加工贸企业的产业链,增厚附加值。在企业的产业链中,处于两端的是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等高利润设计,而中间区域是劳动密集型的加工生产环节,是整个价值链中最不赚钱的部分,而且容易被更低的成本优势取代,目前我市大多数外贸出口企业处于这一环节,要通过创新和开发,努力向产业链两端移动,尽快改变在国际化的产业链中处于低端地位不利态势。三是进一步大力发展外包服务产业。虽然我市十分重视外包产业的发展,但目前规模还很小,市场份额和产业层次都比较低,主要是编码、测试等;另外,与许多地方的定位雷同,重复交叉,缺乏特色;在措施方面,“只管数蛋,不论养鸡”,偏重出台税收、房租等政策优惠,缺乏产业规划和实施步骤;与此同时,缺少专业招商团队和招商知识,国外发包公司选择服务商时,通常先看企业网站、研究相关材料,而我们接包企业网上材料也很不专业。通过进一步改进,应该有很大发展潜力。
关于“十二五”期间建立常州市餐饮集团的建议
民建界别 芮永全
打造“常州市餐饮集团”,常州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和条件,也是大势所趋。一是常州餐饮业有着雄厚的基础。常州有各类饭店10000余家,年营业收入50余亿元,人均年餐饮消费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以上。近几年来,餐饮业营业收入年平均增长30%以上,远远高于制造业等其他行业的增长,成为常州市服务业中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二是常州餐饮初步形成了一批“美食特色街区”。南大街、双桂坊、春秋淹城、星湖路、新区公园和延陵东路等6条街区被认定为常州市第一批“美食特色街区”。这批街区的认定促进和引发了餐饮行业的集聚效应,提升了龙城餐饮行业的素质和品位。三是是常州拥有一批有影响的餐饮企业。数千平米的大型饭店比比皆是,初步形成了长兴楼、福记、常州饭店、上海酒楼等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餐饮龙头企业。菜根香、大娘水饺、丽华快餐已成为中式快餐的响当当的品牌,这些餐饮品牌不仅走出了省、市,而且走向了国际市场,为餐饮企业的做大、做强、做出品牌积累了经验。
当前我市餐饮企业发展呈现出了几大特征:一是餐饮企业从局部经营向品牌化、规模化经营发展;二是部分餐饮企业已由原来购买原辅材料转向自己开发农田、进行养殖,拉长了产业链;三是不断创新、培养人才、加强管理成为企业打造“软实力”的法宝。企业希望打造“常州市餐饮集团”这一品牌,形成合力优势,共同将常州市餐饮推向全国。
为此,我们建议常州市各级政府部门应抓住当前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契机,对我市餐饮行业的发展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完善餐饮业网络布局。抓好大型餐饮企业的培育,打造“常州市餐饮集团”。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强化服务意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企业规模扩张。支持有条件的餐饮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参股、控股等多种形式,组建大型餐饮企业集团,鼓励上市,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建设连锁配送中心和原辅材料生产基地,向长三角乃至全国扩张发展,扩大企业规模。
发挥常州轨道交通专业优势、打造常州轨道交通特色产业
科学技术界别 何正禄
十二五期间,在公共交通方面,国内正大力发展高铁、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和布局,但在城市本身区域内的公共交通、以及城市——港口、城市——机场、城市公交——车站等众多交通方式间的连接上,存在物理上的缺陷和空白。利用常州市的产业优势,首创一种新型的交通模式。如无人导向轨道车(日本多有应用),便捷、环保并且界面友好。一方面填补交通连接上的空白;另一方面发挥城市内机、电等众多专业厂家优势,真正形成常州交通产业综合实力。
发挥知识产权引领产业规划、支撑企业创新的建议
经济界别(一组) 刘海峰
一、重视知识产权对产业发展规划的引领作用
在我市产业发展规划编制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对产业发展规划的引领作用。通过对现有产业的全球技术发展趋势、知识产权申请人状况、地域分布等信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可以为分析和掌握重点产业核心或关键专利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竞争态势提供科学参考。通过我市现有产业、企业、产品、技术的知识产权状况分析,可以清晰地发现支撑产业发展的已有核心技术、潜在领先技术和技术壁垒,为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为不同产业采取原始性创新、引进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不同创新模式提供指导,为制定针对性产业发展支持政策提供方向。
二、重视知识产权对企业创新的支撑作用
有效规避知识产权风险、形成核心技术,是企业创新发展的本质道路,也是政府投入必须防范的重要风险。鼓励企业在新品研发、技术投入前期,开展知识产权评估,及早发现和避免知识产权侵权风险,充分利用失效专利经济和技术价值,从源头规避创新投入风险。鼓励企业对现有技术、产品,及早开展专利预警分析工作,及时了解竞争者的动向,发现来自他人的技术威胁,以及他人侵犯公司知识产权的情况,尽可能地将可预见的知识产权纠纷消灭于萌芽状态。
三、有关建议
1.针对产业规划中重点发展的企业、技术、产品,开展知识产权评估分析,杜绝“输在起跑线”现象,为产业规划制定提供更科学依据。
2.建设面向全市中小企业创新服务的知识产权预警分析网上平台,为企业查询、检索、分析、跟踪、预警提供全方位敞开式服务。
3.出台我市知识产权援助办法,并提供必要资金保障,支持企业在技术、产品开发投入前开展知识产权评估,支持企业开展技术、产品专利预警分析。
4.对政府拟投入的企业重大科研项目,拟引进的海归、创新产业等各类项目,进行知识产权评估,确保项目的先进性,确保科技投入的成效。
(2)文化教育方面
以工业遗产为载体发展常州文化创意产业
中共界别 张火炫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常州城市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量位于城市中心区或中心区边缘的工业企业因产业布局和改制重组的需要逐步有计划地实施了外迁,留下一批高大宽敞、风格独特的工业遗存建筑群。文化创意产业为工业遗存的重生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良机。在“退二进三”战略的指引下,对一些区位条件较好、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的旧工业区进行“腾笼换鸟”。将无污染、耗能低、经济效益显著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极具历史价值、文化内涵、社会意义的工业遗产的保护相结合,使这些原本荒废的区域重新成为充满性格的创意新区。
如何保护和利用工业遗产,打造独特的文化创意品牌,还是需要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实现工业遗产保护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
1.要从建设“文化常州”的时代新起点上,实现从“以经济效率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转变,将工业厂区的改造利用与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相结合,与培育新的公共文化生活空间和创意产业园区相结合,使工业遗产成为常州现代城市时尚生活的不可替代的重要空间。
2.要通过普查及时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进而建立起常州市的工业遗产详尽清单。抓紧开展工业遗产保护相关规章、工业遗产保护专项规划的制定工作,使经认定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业遗产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和地区发展规划,使工业遗产通过法律手段得到强有力的保护。
3.要建立健全文化创意产业管理体制和机制,常州的文化创意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在推进产业发展过程中仍需进一步加强政府引导。各级党委、政府应建立跨部门的文化创意产业推动机构,建立协调机制。优化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使用办法,变财政资金由“消耗性”使用为“循环性”使用,研究设立武进、天宁、钟楼和戚墅堰区的专项资金,扩大常州市专项资金的引导范围。
4.要制订科学、合理、适时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政策,向社会明确参与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准入标准”,引入多元化的投资主体、资金和管理模式。尤其是,通过财税政策扛杆,撬动闲置工业遗产与创意产业的结合,利用工业厂房、仓库兴办创意产业园区。积极探索设立常州市工业遗产创意再造专项资金。
5.要积极培育常州工贸国有公司、常州创意产业协会等常州市工业遗产创意再造的主体。依据工业遗产保护、创意产业发展在人才、信息、资金等方面的需求,鼓励教育、金融等中介组织搭建相关公共服务平台。发挥创意产业协会在行业自律、市场规范、政策研究等方面的作用。适时组织举办工业遗产改造利用经验交流会和工业遗产改造利用学术论坛。
改造利用工业遗产发展创意产业既是经济现象,也是文化现象。如今文化创意产业在常州正以蓬勃的姿态,激发着这座创新型城市的活力,带来城市生态的多样性。通过对工业遗产保护性开发,并和文化创意产业结合的方式契合常州创新型城市精神,是非常值得探讨的一种思路。
关于加强高层次领军型文化人才引进与培养工作的建议
中共界别 张火炫
近年来,城市之间文化软实力的竞争突出表现在对高端文化人才的争夺。一些有前瞻性的城市如南京、杭州、苏州、昆山等相继掀起一股大力引进和培养高层次领军型文化人才的热潮,由市委制定出台专门文化政策,把文化人才置于同等重要位置,甚至提供了比引进其他产业类别的高端人才(如“海归”)更加优厚的条件,既强有力地吸引了一些国内知名文化人才安家落户或长期驻扎,提高了城市文化品位,又有效防止了人才流失现象,也大力鼓舞了一大批本土文化人才扎根家乡建功立业的热情。为此,在制定我市“十二五”规划中,建议作如下考虑:
一、提升高层次领军型文化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工作的层次。建议在全市人才工作中,让高层次领军型文化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工作拥有更加显著的位置,适时制订出台我市高层次领军型文化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工作的若干政策。
二、设立高层次领军型文化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专项资金。杭州市每年用于引进培养文化人才的资金不少于1000万元,昆山市对符合条件的文化产业经营人才、公共文化专业人才,参照紧缺高层次人才和其他紧缺优秀人才的标准,享受政府人才津贴和相关公共服务政策,其所需资金在昆山市优秀人才专项资金中安排。对此,建议我市引进和培养高层次领军型文化人才的所需资金也应该列入市人才专项资金,并予以保障。
三、加大对高层次领军型文化人才的奖励资助力度。昆山市对文化产业领军人才给予一次性资助不低于100万元的项目启动资金;提供不低于100平米的启动场所,三年免租;提供100 万元购房津贴或100平米人才公寓,三年内免收租金等相当优惠的条件。建议我市根据实际情况,参照引进其他产业人才(包括海归)的奖励标准,制定引进高层次领军型文化人才的奖励资助政策。
关于全方位扶植与支持常州大学建设和发展的建议
民进界别 蒋必彪
在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与帮助下,江苏工业学院成功更名为常州大学。对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要求以及建设一所综合性大学的办学目标,常州大学目前仍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该校办学空间受到一定限制,教学用地面积过小与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二是引进高层次人才、建设高水平学科平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造成学校办学经费比较紧张;三是该校与在常特大型企业、规模以上企业之间的联系还不够密切,“产学研”结合的优势、所具备的服务能力还没有完全发挥,等等。
为此建议在编制我市“十二五”规划时,将常州大学的建设发展作为社会事业问题列入重点内容,突出其重要地位,加以重点考虑和规划,具体如下:
1.设立财政专项资金,资助该校引进领军型人才和建设高水平学科平台
常州大学虽然从管理体制上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以省管理为主的省属高校,但学校身处常州,办学服务定位是:面向地方、服务行业。该校与常州产业结构、科技创新、技术服务等早已密不可分。因此,除生均拨款等日常经费由省财政承担外,建议把常州大学作为市里自己的大学来办,使其享受市里出台的相关优惠政策;同时,设立财政专项资金,在人才引进、拔尖人才选拔、学科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尽快将常州市承诺的五年投入1亿元,支持该校发展的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中。大力支持常州大学将该专项资金用于国际领军型高层次人才的引进,高水平实验室、学科建设和研发平台建设等。依托常州大学,迅速打造常州自己的科技研发高地以及高层次人才集聚和培养高地。
2.积极为该校拓展发展空间创造条件
随着常州大学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办学层次的日益提高,根据教育部生均0.1亩的教学用地要求,该校需新征土地2000亩(白云校区进行置换)。建议市、区相关部门尽快进行规划论证,将白云校区置换和新校区建设工作同时启动,并对新征地价给予充分优惠。
3.促进校企联系与合作,引导社会各界支持该校的建设发展
常州大学具有“产学研”紧密结合的鲜明办学特色。建议在市“十二五”规划中,积极鼓励市内特大型企业、规模以上企业与该校进行深度合作,出台有关优惠政策,搭建校企合作平台,进一步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企所共赢”的发展模式。同时,要引导企业支持该校的建设发展,为培养更多合格人才、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捐资助学,尽快将常州大学建设成为与常州文化、历史和经济地位相称,在省内有地位、国内有影响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为“科教兴市”和把常州建设成为创新型城市作出应有贡献。
不断扩大校企合作定向培养企业适用人才的工作面
共青团界别 曹 瑜
在十一五规划中,常州的大学城已经成功定位,“为长三角输送高级工人,发展职教中心”,而且社会效应显著。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校企合作,定向培养企业适用人才,这种学校办学模式和企业育才模式,已在常州各大中专院校与合作企业间,得到较好的尝试和运作,促进双方共赢的吸引力更加凸显,也已成为学校和企业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良好体现。
在常州的“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常州的大中专学校的发展,企业的发展,都是需要重点关注的一项内容,它将不断地提升常州城市的软实力。因此建议:
1、作为政府部门尤其是教育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在常大中专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方向的引导,主动融入到常州“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需求中。同时制定相关政策,促进校企合作定向培养企业适用人才的面不断扩大。
2、作为在常的大中专学校,在办学方向上更多考虑市场需求,在开设学科专业、设置教学课程内容时,更多考虑常州产业发展的趋向,更多结合企业行业的需求。
3、作为有需求的企业,在依靠政府支持平台的同时,也要主动走出去,与学校建立起自己的合作网链,更好地培育企业适用人才,节约用人成本,促进企业发展。
(3)社会保障方面
关于建设城乡一体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议
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别
统筹城乡就业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城乡一体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是统筹城乡就业的基本要求,公共就业服务对于促进城乡劳动者就业、保障和改善民生将发挥重要作用。具体建议:
1.进一步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中心建设
市级公共就业服务中心服务场所面积不少于2000平米,辖市(区)级公共就业服务中心不少于800平米。场所设在交通便利、人口集中的地方,统一挂“XX公共就业服务中心”和“XX人力资源市场”两块牌子,科学配置功能区域,打造优质服务品牌。进一步加强公共就业服务队伍建设,对所有就业服务人员进行轮训,提高从业人员专业水平。进一步统一服务标准,创新服务方式,强化主动上门服务。在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中引进绩效管理的制度和方法,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和高效化。
2.进一步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基层平台建设
进一步改革与创新就业管理体制,推动就业服务向街道(乡镇)、社区(村)前移,以加强基层工作平台建设为重点,全市所有街道(乡镇)、社区(村)建立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并实现机构、场地、人员、经费、制度和工作“六到位”。街道(乡镇)服务场所面积不少于150平米,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不少于50平米,并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必要的工作设施。同时,建立统一规范的业务流程,实现基层平台服务的基础台账、工作流程、规章制度、服务标准“四统一”。农村社区聘用就业信息员,岗位职责明确,确保村级平台的各项就业基础信息准确、有效。
3.进一步推进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
建立健全以城市为核心、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实现信息联网和业务经办信息化,对全市就业和失业状况、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进行监测,为宏观决策提供支持。同时,逐步建立覆盖全省乃至全国的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最终实现省内异地城乡劳动力资源信息自由传输和共享,做到“一点登陆、全省查询”。
4.进一步推进城乡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
将就业信息、培训信息和职业介绍等公共就业服务延伸到居民社区和农村,为城乡劳动者提供免费便捷的公共就业服务,实现城乡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构建延伸到街道、社区和乡镇、行政村的职业培训服务网络,健全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完成职业培训与城乡统筹就业紧密结合的工作机制,促进农村劳动者的平等就业和素质就业。精心培育和创建劳务输出名牌,扩大有组织的劳务输出规模,引导有条件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并维护好农民工合法权益。
加强“十二五”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人才队伍
建设长效机制的几点建议
中共界别 沈建钢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把社区建设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建设现代新型社区,关键在于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因此建立一支知识化、专业化的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迫在眉睫。
1.建立社区工作减压机制,为社区专职工作者解压
要从深层次上转变政府职能,对城市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理顺街道和社区居委会的关系,建议尽快制定《社区自治法》以明确社区居委会的法律地位,明确社区工作者的范围、权利、职责等。针对当前社区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政府部门要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法规,从源头上减轻社会工作者的负担。
2.建立循序渐进的收入增长机制,提高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的收入水平
现在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的收入仍叫津贴,而不是叫工资。尽管他们的收入近年来有所增长,但总的来说还是偏低。因此,政府应按照物价的上涨因素而相应调整社区干部的收入,制定人性化的工资福利制度,让长期在社区工作的干部收入能有一个稳定增长的机制,确保社区工作者队伍的稳定。
3.建立教育培训机制,全面提高社区专业工作者的业务素质
由政府有计划地定期组织学习培训,针对社区工作者和返聘退休人员开展不同程序、不同类型的培训,满足多层次人群的需要。实施统一的岗位培训和职业培训,制订培训规划,编写培训教材,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加强社区干部的培训工作,提高社区工作者的素质,以适应社区工作管理和服务的需要。
4.建立考核激励机制,稳定做强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
对于工作积极主动,具有创新思维,工作成绩突出的社区干部,应该从三个方面进行奖励:一个是给予财物上的奖励;二是给予精神上的奖励(比如说评先进之类的);三是给予地位上的奖励(也就是让做得好的社区干部有个晋升的机会),做得好的可以调到街道、区、甚至是别的职能部门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把一批优秀人才吸引到社区工作者队伍中来,留得住,用得好,为常州两个率先目标任务的实现作出贡献。
应注重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农工界别 朱可菲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积极应对的重大战略问题。“十一五”期间,我市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发展养老事业,在“居家养老”“机构托老”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维护保障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目前全市的养老、托老机构规模偏小、档次较低、布局合理性差。居家养老服务大多利用现有社区配房作为活动用房,缺乏独立性。面对扑面而来的“银发浪潮”必须采取更加扎实有效的措施,科学规划、编制“十二五”规划,进一步完善我市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统一规划机构建设。随着人口老年化程度的加剧,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已经成为城市功能建设的必要内容,建议一是民政部门要加强调查摸底,掌握全市养老需求,制定发展规划;二是要将养老机构建设纳入到城市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在城市建设规划中,预留发展养老机构的土地资源和发展空间,三是发改部门对每年拟建改造的养老重点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和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改造项目应列入民生工程,并统一组织实施。
2.统一规范机构建设标准。鉴于目前全市养老机构分散,服务功能不一等现状,建议由民政部门统一制定常州市基本养老机构建设标准,进一步规范养老机构设施建设、服务内涵和收费标准,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
3.重视老小区居家养老机构建设。目前,一些居家养老新建项目大都位于新建小区,而新建小区居住的中、青年为主,造成资源闲置或利用不足。老年人主要聚住本市的一些老小区内,建议在老小区改造时,要充分考虑配套建设居家养老服务点,方便老年人能就近享受养老服务。
(4)环境保护方面
环保十二五规划要在“实”字上下功夫
致公党界别 陈建常
我市的环境保护工作,近几年来已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市民有目共睹,对生态工程、清水工程、治理污染等工作均为赞扬,深得人心。目前正在编制的环保“十二”五规划,又从新的高度对我市环保工作提出目标,令人非常振奋。为使环保“十二五”规划具可操作性,福泽全体市民,特建议如下:
1、规划要从实际出发,重点突出“实”,一切要从可操作性上做文章,切忌华而不实、浪费钱财、出力不讨好的现象存在。
2、环境保护要以制度执行、铁腕督查为抓手,要通过宣传教育让群众提高认识,积极参与;要加大对企业的污染督查力度,一旦发现偷排污染物的企业,要予以重罚,提高违法成本。
3、清水工程要根据地理位置的特殊情况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治理方法进行整治,谨防大马拉小车,事倍功半的现象出现。
4、环保企业在“十二五”期间应从降低二次污染出发,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治理效果,布局能得到合理调整。
关于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特邀人士界别 朱小明
“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大了环境保护的工作力度,坚持以环保优先促进科学发展,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动力,加强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强化环境保护工作,市区环境面貌有了较大改善。市区主要河道京杭运河、采菱港等水质指标有了较大提升,其余清水工程河道基本实现“不黑不臭、管理到位”的目标。从2010年4月份的监测数据来看,京杭运河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了40.8%、73.8%和49.1%,采菱港氨氮、总磷指标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了58.7%和20.9%,高锰酸盐指数基本持平。但总体上全市仍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过渡期、各类环境矛盾综合呈现的困难期和群众环境意识高涨的觉醒期,污染物排放总量仍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特别是与水质目标和区域补偿的要求,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以天宁区2010年4月份监测数据为例,虽然在新运河、京杭运河、采菱港三条河道上,天宁区的出境断面高锰酸盐、氨氮、总磷指标有所下降,但总体水质仍为重度污染。对比京杭运河入境、出境断面水质情况,上游来水水质较差,同安桥断面(钟楼进天宁断面)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分别为4.0、0.75、0.171毫克/升,进入城区后水质呈逐渐恶化趋势,梅港断面(天宁进戚区断面)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分别为4.2、1.1.65和0.193毫克/升,从对比中可以发现,从入境到出境,氨氮浓度提高了120%。可见目前河道水质主要超标项目集中在氨氮和总磷等项指标,在治理工业废水的同时,生活污水的处理问题已刻不容缓。天宁区也存在城市化进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之间的矛盾,城区污水接管率不高,涉农街道等城郊结合部更是缺乏接管条件。根据2007年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天宁区年排放的生活COD达10273吨,而工业COD的排放量为2191吨,比例已大于工业污染物的排放量。但由于城市污水管网建设滞后,大量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附近河道,全区生活污水的接管率仅为65.59%(包括雨污混流制管网),且区域之间也呈现不平衡,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接影响河道水质,尤其是在平水、枯水期,对水质影响更加明显。
建议市有关部门在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进一步扩大污水处理能力的同时,继续排查城区现有接管情况,结合道路改造,老小区整治等时机,有针对性的提出接管建议或实施规划,加快城区污水管网的建设步伐,大力推进生活污水截流,不断提高生活污水接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