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原籍广东潮阳,1989年拎着四只装满小家电的编织袋,坐了30多个小时火车来到常州开始了创业之旅。1992年起涉足通讯器材、商业地产、服装零售、物业管理等领域。而今,旗下的电通集团已成为拥有3家全资子公司,1家控股公司,年销售超8亿元的多元化大型民营企业。作为市总商会副会长,本次市政协会议,李焕明被增补为政协第十一届委员。) 作为一名企业经营者,在本次政协会议上,我被分入了工商联一组,同组的大部分委员均为常州工商业“巨子”。在为期4天的会议上,我感受到了他们对于日后常州发展的乐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城市发展一张最为真实的“晴雨表”。
我很看好常州,这缘于我对常州“后发优势”的坚定信心。毋庸讳言,在第一拨引资潮中,常州没能走在苏州、无锡等兄弟城市的前列,可也正因如此,而今的常州经济结构呈现出内外资并举的格局,相比一些地区基本以外资“打天下”的情况,常州经济的结构显然更为健康和安全;此外,在投资领域,常州尚有很多“处女地”没有开发,而这些则将是这个城市未来的增长点,亦是常州经济的“比较优势”。
在此情况下,有选择地吸引各路优质资本进入常州是一种必然选择。在这一过程中,常州不仅要“亲商、富商”,更要“稳商、吸商”。原因很简单,作为一名外来投资者,仅从资本逐利的角度出发,也会希望投资地能有让他们感觉到稳定的相关政策,企业只有在比较稳定的环境中才能健康发展。同时,优美的人居环境、便利的交通和生活配套也能为这个城市赢得不少“分数”,毕竟,谁都希望能工作和生活在一个舒适的地方。
在最近的四五年中,常州着力提升了城市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这让常州变得更为现代和繁华,并为市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在本次会议上,我很高兴地了解到,常州将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我觉得这些都将成为这个城市的“后发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