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重要会议 >> 全体会议 >> 十三届五次会议 >> 内容
 
抓住历史性机遇 实现高水平开放
发布日期:2016-01-13 浏览次数:  字号:〖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我们要深刻领会这一变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进一步完善开放发展的理念、加强开放制度的建设、建设开放包容的城市文化,以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
  常州发展开放型经济既面临着历史性机遇,同时也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机遇就是:世界制造业正面临深刻的调整与重组,为我国同样也包括常州建设国际性制造业基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制造业发达国家在努力保持高技术垄断地位的同时,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市场竞争力为目标,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新一轮制造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我国已经并继续成为制造业大规模转移的首选之地。特别是苏锡常地区,产业基础好、人力资源丰富、在吸引国际资本,在全球产业链中发展有着广阔的空间。比较优势就是:常州区位优势可以从两个产业带的建设中体现出来:沪宁产业带和沿江产业带。沪宁产业带沿线有众多的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产业构成以占地少、污染轻、技术量高、附加值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在这条产业带上,我市现有常州经开区、常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武进经济开发区。该产业带是接轨上海的重要基地,也是常州建设智能装备制造业基地的核心。随着常州与上海之间高速通道的建设,常州与上海之间的距离缩短,已成为以上海为核心的“1小时”经济圈、“2小时”经济圈内。目前,上海的辐射作用远远还没有发挥出来。一是上海的产业转移还远远没有完成。二是上海的城市功能今后将主要向金融、信息、转运、贸易中心的方向拓展,这会给苏南的制造业带来更多的机会,更大的机遇。沿江产业带是以长江航道、沿江公路为主轴线。随着上海龙头带动作用加强,国家对长江岸线的建设增强和该区产业布局向江边拓展,该产业带地位将日益突出。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沪宁线两边开发区密布,发展空间有限,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的大进大出,为沿江的产业发展迅速升温。常州是苏锡常三市中唯一市区滨江的城市。常州港是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拥有万吨级通用码头和石化码头,已开通国际远洋运输航线和集装箱班轮,年吞吐量超过150万吨。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常州在沿江地区的装备制造、化工、冶金、物流等基础产业已初具规模,为以后产业集群的发展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同时,该产业带也是常州面向苏北、安徽发展的前沿陈地。
  常州与苏州、无锡同处于长江经济带,同样临近国际大都市上海,具有相同的竞争条件和竞争手段,因此同位竞争十分激烈。目前,常州在与苏州和无锡的竞争中处于相对的劣势地位,在经济发展特别是开放型经济发展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如高级人才匮乏、土地资源稀缺、基础设施滞后等等,因此,常州要实现经济大发展,至关重要的是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思维方式。为此,我提出以下建议。
  (一)进一步优化投资软环境。目前常州正处于结构调整及产业升级的重要时期,吸引外资对产业升级和优化结构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撑、推动城市建设和服务业的发展、带动对外贸易及创造就业机会,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全市从上到下必须牢固树立开放型经济的龙头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理念,强化政府的调控和服务职能,弱化政府审批管理职能,特别是要注重商务环境的建设,确实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
  (二)进一步强化“诚信、双赢”的工作理念。对外来投资者、外资企业真正以诚相待,重诺守信,做出的承诺一定要兑现,暂时做不到的要尽力去办,但不要轻易承诺;乐于看到外商赚钱盈利,积极帮助他们合法赚钱盈利,培育壮大,外商发财,我们发展,形成一种良性双赢的局面。要提升城市形象,倡导绿色文化,建设良好的人居环境,为外商提供一个高质量的生活环境、人文环境、生态环境。
  (三)要更加注重“公平、稳定、透明”的综合商务环境建设。一是要提高对外资企业的服务水平。做好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大外商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假冒外商投资企业产品行为。二是要加快行政效率建设。不断强化服务和监管职能,提高外国投资的自由和便利程度,全面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四)制定国际人才引进战略。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这方面,上海、北京、南京苏州等地都制定了积极的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政策,常州也应采取切实可行的行动。加大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充分发挥常州科教城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方面的资源优势,使常州成为创业机会多、成功机率大的人才资源高地,为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智能装备制造业基地的建设奠定扎实的人才基础。(作者:总工会  缪哲文   编辑:郑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州市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03-2017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ChangZhou Committee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03616号 技术支持:常州风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