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重要会议 >> 全体会议 >> 十三届五次会议 >> 内容
 
强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尽快重现江南水乡美景
发布日期:2016-01-13 浏览次数:  字号:〖
 
  中国水资源缺乏和水污染严重地制约着我国总体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国家正在加大力度扶持新农村水改项目,农村地区的水环境治理应成为我国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农村生活污水一般呈粗放型排放,污水收集管网不健全,未经处理的污水很容易渗透到地下或进入地表水,造成地下水、地表水的严重污染,严重威胁着居民饮用水的安全,直接影响到广大农民的生存环境与身体健康。
  2013年至2017年,我市4个涉农市(区),457个行政村,全面开展以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畜禽粪便治理为主要内容的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工作。但对比兄弟省市及省外先进地区,我市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情况不容乐观,处理率仅为26%左右,远落后于无锡的61%,苏州的65.5%和常熟的67%。而浙江省大部分地区,如嘉善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已达48%,在农村污水治理的道路上仍有相当大的一段距离需要赶超,差距主要体现为四个方面:一是标准化建设和规划不到位;二是对治理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三是投资和运行维护经费短缺;四是缺乏专业的运营管理技术人员等等。因此,我提出以下建议。
  (一)明确主体牵头部门,合理规划统筹考虑。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参考国外先进经验,明确主体牵头部门,制定并完善各层次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加强市、区规划建设系统、各类专项项目规划与乡镇、村的有机衔接,分类明确各区域各村的治理模式和排放标准。在制定规划时,按照“投资省、周期短、运行快、效果好”的要求,充分考虑各村的生态敏感度、环境容量、自净化能力和人口分布等因素,对保留的村庄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把集中和分散的村庄区别开,将多种技术结合到设计中,因地制宜确定排放标准,科学选择效率优先、经济实用、维护便利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规划的同时可制订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实施细则,明确工程建设、财务管理、档案管理、运行维护等各环节工作要求,规范工作标准和操作程序,确保建设绩效和工作进度。
  (二)选择专业公司,加强建管制度,实现长效考核。随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不断推进,各级部门尤其是基层部门必须在意识上有所改变,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只重项目建设向建管并重转变。在属地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各个层面的责任范围特别是村级层面的责任边界和内容,理顺各个主管部门相关职能职责。主管部门应选择有资质、有技术、有业绩的专业公司,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进行全面系统的现场勘查、规划设计、施工建设以及投运维护,一站式解决。同时也可聘请专业监理公司,对工程的全过程监管。特别对村镇一级实施项目,由于经办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尤其要强化监督。加强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建设、运行、监督等方面的合作,完善项目责任制与考评制,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绩效纳入地方政府考评。同时,各级各部门要加大技术力量投入与技术队伍建设,增加各种教育培训机会,建立专门的管理队伍,建立并完善村级组织专管员制度,提高村民的治理设施养护能力,确保治理设施维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三)创新融资方式,优化运营模式。政府应建立并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司管理”的资金筹措及公司化运作的机制,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财政投入力度,尤其是经济困难地区,有效整合新农村建设的各类资金。同时可积极探索农村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处理有偿化制度,出台税收、信贷等一系列支持政策,鼓励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在后期的运行维护管理上,也应出台相应的财政补助政策,可实行“以奖代补”或“以奖代拨”政策。也可参考污水处理厂的运营模式,通过公开招标委托专业公司进行运营管理,或引入PPP模式,建立第三方负责的专业化服务体系。可以学习借鉴常熟市、余姚市的成功经验,引进PPP模式,由本地上市企业及专业公司合作,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进行打包。支持政府发展城市污水处理事业、减缓政府财政压力、改善经营体制、提高管理水平、推动农村污水处理基础设施的升级等。
  (四)重宣传凝聚公众共识,育人才普及专业知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如要发挥长期功效,管护工作极其重要,应当落实配套资金,培养专业人才,结合农村实际完善养护机制,在机构设置、投入机制、工作措施、舆论引导、政策保障等方面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和办法。政府及相关专业公司可以与各专业院校合作,搭建一个培训平台,从根本上解决人才短缺问题。专业院校也可同时为村镇实施项目的经办人、专管员等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及普及,务求岗岗皆熟知。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多层次、多渠道的舆论引导,使村民充分认识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高他们参与治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抓点做样、典型示范,让老百姓直观了解到治污工程效果,广泛赢得群众对治污工作的配合支持。同时要强化村民参与制度,在治理项目的各个阶段,确保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管理权,鼓励村民积极投身项目建设与维护,调动村民的主体意识与积极性,加强社会参与和监督力度,定期发布相关信息,形成社会共识。
  我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虽任重而道远,但是在市委政委的高度重视,相关职能部门的牵头引导,专业公司的系统实施以及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下,做到工程一次建设、长久使用、持续发挥作用,真正实现我市农村人居环境由“一时美”转变成“持久美”,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作者:科技  谢小东   编辑:郑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州市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03-2017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ChangZhou Committee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03616号 技术支持:常州风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