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专题 >> 领导讲话 >> 内容
 
邹宏国在全市镇街道政协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发布日期:2014-01-05 浏览次数:  字号:〖
 
同志们:
  根据市政协年度工作安排,今天我们召开全市镇、街道政协工作座谈会,总结交流全市镇、街道政协工作建设的经验和做法,探讨新形势下加强基层政协工作的路径和方法,进一步推动全市镇、街道政协工作成规范、上台阶、出成效。刚才,部分辖市区政协和镇、街道政协工委交流了镇、街道政协工委建设及工作开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打算,既有经验的总结,又有成果的分析,更有思考的提炼,反映了我们政协工委“有名”、“有实”、又“有为”、“有影响”,充分体现了各地推进镇、街道政协工作所作的努力和成效。
  推进镇、街道政协工作,对全市政协事业发展而言,事关重大、影响深远。2011年12月全市政协工作会议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市政协以来,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加强协调,重点指导;各政协坚持把镇、街道政协工委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按照全市统一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积极作为,主动争取党委的重视和支持,切实加大政协工委建设的推进力度。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全市镇、街道政协工作建设取得了较为明显成效:一是组织日趋健全。全市已有51个镇、街道成立政协工委,另外7个镇、街道正在加紧组建,基本实现了政协工委“全覆盖”;配备政协工委专兼职人员102人,43个镇、街道已配备了政协工委主任;天宁区还为每个政协工委增配5名组成人员,提高了街道政协工作的组织化程度。二是制度日趋完善。金坛市和武进区、新北区、钟楼区、戚墅堰区等制订了《政协工委工作规则》,各辖市区均建立了政协工委主任列席政协常委会议制度,溧阳市等明确了政协主席、副主席分工联系政协工委制度,新北区积极探索政协工委工作评价考核机制,这些都较好地促进了政协工委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的提升。三是特色日趋鲜明。各辖市区政协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个性化路子,形成了特色各异的履职载体、活动方式、工作品牌,镇、街道政协工作既有亮点、又有看点。金坛市金城镇强化委员建言献策工作,累计向党委、政府报送调研报告和其他建议33件次,被党委、政府采纳24件;溧阳市溧城镇组织委员开展以“写好一份调研报告、提一件有质量的提案、反映一条有价值的社情民意、为民办一件有分量的实事”为主要内容的“四个一”活动;武进区湖塘镇坚持政协工委建设规范化、网络化、经常化“三化”,强化组织建设,创新阵地品牌;新北区三井街道建立委员社情民意联系点,为委员企业开展“三送三促”活动;天宁区天宁街道加大投入推进“委员之家”建设,开通委员学习交流QQ群;钟楼区五星街道组织委员开展“关爱企业行动”,提交提案20多件;戚墅堰区潞城街道把全体委员分成轨道交通产业组、新兴产业组和公共服务组开展相关调研活动,多件调研报告受到党政领导的肯定。四是成效日趋显现。各镇、街道政协工委以加强自身建设为基础、以建言献策为重点、以服务群众为着力点,在促进党政科学民主决策、推动经济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据统计,全市各政协工委自成立以来,累计提交调研报告127件、其他意见建议871件,被党委、政府采纳648件;接待群众3096人次,受理问题1740件,其中有1633件得到妥善解决;开展社会公益活动280 次,有34766人次受益。
  经过一年多的摸索和实践,全市镇、街道政协工委建设从无到有、从尝试到逐步统一,工作可圈可点,可以说,履职有空间、有舞台、有亮点,在党委、政府工作大局中有声势、有影响、有地位,在广大群众中有口碑、有分量、有形象,为人民政协工作向基层推进奠定了基础。成绩来之不易,在倍加珍惜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政协工委建设还面临着诸多矛盾和困难:一是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少数同志认为政协工委机构虚设、职务虚位、工作虚功,对政协工委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缺少应有的重视,影响了基层政协工作的发展。二是工作推进不够平衡。有的地方行动迅速,到位及时,规范有序,工作开展有声有色,但也有个别地方动作不快、推进乏力,距离“全覆盖”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三是自身建设不够完善。一些地方的政协工委主任配备未到位、职级未落实,人员配备不足;一些政协工委的同志刚到岗,还不太熟悉政协工作,难以从政协的视角、用政协的方式去谋划和推动工作;全市基层政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市、辖市区政协与镇、街道政协工委的整体联动需要进一步加强,等等。
总体而言,在近两年的摸索和实践中,全市政协工委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前面所讲的矛盾和困难大多只是暂时的,是摸索中的困难,而不是主要矛盾。在当前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大背景下,我们理应用发展的眼光、创新的思维,较好地推进政协工委建设,推动基层协商民主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具体来说,我们应着力突出“认识”、“机制”、“重点”和“载体”四个关键词,务求达到“四个再”的效果。
一、认识再提高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不断提高对基层政协工委作用的认识、定位的认识,才有可能实现我们成立政协工委的初衷,促进政协工作重心下移、履职触角向下延伸、活动领域向基层拓展,从而以政协工委为纽带,让基层政协委员的身子动起来,声音响起来,全面激发基层政协工作的活力。
  要充分认识基层政协工委的重要作用,绝不能认为“可有可无”。推进政协工委建设,首先是完善人民政协基层组织体系的内在需要。建立政协工委,从根本上解决了政协基层工作长期“无腿”、经常“断档”的问题,健全了政协工作网络、细化了政协功能,为政协拓展工作领域、延伸工作触角、扩大履职深度打下了组织基础。其次是发挥基层委员主体作用的重要举措。建立政协工委,给委员在基层安了“家”,从组织形式上为委员履行职责搭建了平台、拓宽了渠道,增强了委员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为委员扎根基层、深入群众、广接“地气”创造了条件,可以更好地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第三是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基层民主工作日益凸显,安定团结的任务更加繁重。这为政协发挥优势、履职尽责提供了空间。建立政协工委,能够将政协组织统筹协调、联系各方、建言献策的作用同基层委员贴近基层、联系广泛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当好党政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帮助做好协调关系、理顺情绪、解疑释惑、化解矛盾的工作,促进各阶层、各群体和睦相处,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要科学界定基层政协工委的具体职责,不能认为“虚事虚做”。政协工委是辖市区政协的派出机构,在辖市区政协常委会和所在镇、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这是政协工委的基本定位。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站在基层民主政治大格局和推进政协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科学界定政协工委的具体职责,切实把政协工委建设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最近,全国政协理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根据协商民主客体的不同,将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实现形式分成三类,即政协参加单位和人士之间的“议事协商”,政协委员在履行职能时通过政协平台同党政部门之间的“咨询协商”,政协委员在反映社情民意时与群众之间的“社会协商”。具体到我们镇、街道政协工委,我想更多侧重于发挥基层政协工作机构和委员联系群众的优势,充分履行“知民意”、“化热点”、“当智囊”、“善监督”、“推民主”、“促民生”等六项工作职责,坚持“实事实做”、“虚事也要实做”,切实推进政协工委和委员与群众之间的社会协商。
二、机制再完善
  建立和完善政协工委工作机制,是增强政协工委工作活力的有效途径,是推进政协工委履行职能和自身建设的根本动力。我们要在近两年来初步建立并实施联系委员、服务群众、学习提升、履职评价等一系列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政协工委各项工作机制的完善和提升,尤其是要不遗余力加强上下联动、推进横向协作,以联动机制的完善带动政协工委乃至市、辖市区两级政协工作的整体提升。
  上下联动是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提升效能的有效机制。今年3月,我们出台了市、辖市区两级政协工作联动的意见,经过半年多的实践,市、辖市区两级政协在工作联动方面取得了可喜进步。当前,市、辖市区政协与镇、街道政协工委上下配合、整体联动的机制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改进提升,从而强化全市政协工作“一盘棋” 、政协组织“一家人” 的意识。如何进一步做好联动工作,我认为重点要抓好三项机制建设。一是健全工作联系机制。作为市政协来讲,要抓紧完善工作联系的办法,今后市政协常委会议、主席会议等一些重要会议和视察调研活动,要创造条件邀请政协工委代表参加;进一步加强对政协工委工作的联络和指导,考虑建立市政协驻会主席联系一个镇、街道政协工委制度;同时,市政协委工委要切实发挥职能作用,加强与辖市区及镇、街道政协的联系、沟通和交流,强化指导、并适当组织政协工委代表参加有关学习培训,拓宽大家的思路和视野。作为辖市区政协来讲,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联络机制,确保工作联系更加紧密。二是健全信息沟通机制。市、辖市区政协要及时向镇街道政协工委通报有关工作情况,传递工作思路、履职目标等信息,政协工委要定期向上级政协报告自身履职情况,反映问题和建议,形成更加通畅的信息沟通渠道。三是健全互动履职机制。镇、街道政协工委要在调研、考察、提案办理、社情民意征集、专题协商会等方面与上级政协组织进行制度与规范衔接,时间与内容调控,信息与人才的调剂,努力形成主题共议、资源共用、调研互助、成果共享的互动履职机制,提高整体履职效能,着力提升全市政协组织的履职影响力。
  同时,要积极推进横向协作。虽然政协工委的职能定位、履职方式与镇、街道的党、人大、政府机构有所区分,但是大家的功能追求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推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鉴于镇、街道机构编制、人员职数的现状,尤其是政协工委主任多由党(工)委副书记或街道副主任兼任,客观上更需要在坚持党政主导性和工委主动性的前提下,把政协工委工作与党政工作、与人大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功能定位有效衔接、资源力量科学配置、履职活动高度融合的横向协作机制,全面提升基层组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效能。在具体实践中,政协工委应始终与党委、政府同唱一台戏,坚持“观全局、议大事、办实事”,找准位置,选好角度,发挥优势,谋略造势,在决策中参谋,在执行中助力,做到参政参到点子上,议政议出水平来。
三、重点再突出
  人民政协是推进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作为人民政协最基层,政协工委理应以推进基层协商民主的为重要职能。我们在推进政协工委建设中,必须突出基层协商民主这一重点,进一步强化探索创新意识,力求取得实质性进展。
  协商民主本质上是一种民主的公共决策模式,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具有可行性,有利于提高公共政策的公共性。从全国范围来看,近些年来,一些地方出现了具有协商民主性质的模式,如,浙江温岭的“民主恳谈会”模式,深圳盐田的“社区议事会”模式等,特别是浙江杭州的“民主议事会”,由政协主导,区政协点将,政协工委出面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到场与居民代表和政协委员共同议事;从我市范围来看,各地也或多或少,或深或浅进行了一些探索,武进区推出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每周联系群众“接待日”活动和“市民茶座”,天宁区推出的“街道+界别”政协工委工作模式,钟楼区推出的政协委员参与社区党委(总支)班子成员信任投票,等等,彰显了推进基层协商民主的良好态势,展现了基层协商民主的发展空间,都是推进基层协商民主的有益探索。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积极开展基层协商民主”,作为最基层的政协工作机构,政协工委更需要创新思路和方法,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组织政协委员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与群众面对面广泛开展社会协商,积极反映社会各界的利益诉求。无论从功能定位来讲,还是从具体职责来讲,我们政协工委在推进基层协商民主方面都有着推进的现实需要,有着探索的巨大空间,期待大家在地方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积极探索新路,创出工作品牌,更好地服务于我市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和谐稳定。
四、载体再优化
  载体建设至关重要,只有不断优化政协工委知情建言、协商议政和开展各项活动的载体,才能充分发挥政协的独特优势,激发委员的主体意识,增强政协的工作活力,提升履职的社会影响。一要优化建言协商的载体。要树立品牌意识,在政协工委层面,继续探索“工委+界别”模式,进一步扩大建言协商的参与面、针对性和影响力。积极探索“互动式”协商机制,在政协组织和党委、政府之间搭建“互动”平台,体现平等性、交融性、实效性。二要优化提案、社情民意征集的载体。要研究探索“让委员深入群众”、“请群众走进政协”的方法途径,大力组织委员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深入开展委员与社区结对共建活动,做到情况掌握在基层、工作推动在基层、感情融洽在基层;顺应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趋势,多形式、多渠道组织群众参与政协工委相关协商议政活动,让群众与政协委员、职能部门一起交流互动,积极稳妥地扩大人民群众有序的政治参与。三要优化学习交流的载体。要结合政协工委建设的实际,创办更温馨的“委员之家”,组织更活跃的“委员沙龙”,使之成为委员学习成长的“加油站”、联络感情的“连心桥”、履职建言的“助推器”。市、辖市区两级政协要把委员的学习交流作为政协网站的重要功能,增设工委建设等栏目,进一步丰富内容,创新形式,便于委员通过网络递交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下载学习资料,了解政协动态,展示履职风采。有条件的政协工委,可以开通政协博客、微博、微信,推进网络政治参与,提高学习交流实效。
  同志们,在全市政协工作的总体布局中,镇、街道政协工作既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新领域,又是基层政协工作的根基所在、活力之源。当前,我市政协工委建设正处于从起步到发力的关键阶段,今后还会遇到不少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实践、探索和创新。希望大家以这次会议为契机,振奋精神,同心协力,开拓创新,扎实把政协工委建设工作向纵深推进,为开创全市政协工作新局面、创建苏南现代化示范区作出应有的贡献!
邹宏国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州市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03-2017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ChangZhou Committee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03616号 技术支持:常州风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