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提案公开 >> 内容
 
关于振兴乡村教育,写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常州答卷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3-01-05 浏览次数:  字号:〖
 

0226

戴晓娥等9人

关于振兴乡村教育,写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常州答卷的建议

  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基石,教育兴,则乡村兴,无论是破解乡村空心化、人才瓶颈制约,还是解决乡村文化式微、乡村认同缺失问题,都亟需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
  上世纪初叶,民进先贤叶圣陶在甪直展开的“为人生而教育”乡村教育改革实验,至今仍闪着璀璨光芒。2022年民进常州市委把“传承叶老乡村教育改革实验思想,全面推进振兴乡村”作为重点课题,带领一批乡村校长展开田野考察。常州一直把乡村教育放在重要位置,通过“改薄创优”等一系列行动,学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对标二十大提出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目标,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乡村建设与乡村教育疏离。学校作为乡村教育的主阵地与乡村建设分属两个不同系统,各有各的目标和任务。学校虽然处乡村,却基本独立于乡村社会。不仅乡村教育缺位乡村责任,乡村建设也忘记融入乡村教育。一位校长这样介绍他在乡村建设中的角色:“我们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接受区教育局领导,满足升学要求。”乡村学校没有明确振兴乡村责任,也无法成为乡村建设的制度主体,也不可能有直接的行政参与权。
  二是乡村教育在振兴乡村中缺位。乡村教育已纳入国家公共服务,升学成为其不可缺少的任务之一。乡村教育的任务不应仅止于升学,而应同时承担起必要的文化责任与乡村义务。社会学家费孝通早就提醒过:现代的教育,不能是悬空了的,脱离乡村的。乡村教育在精神上的乡村性及其文化认同义务,具有作为乡村建设主体的功能。与20世纪初乡村教育运动不同,新时代的振兴乡村教育不在于民族救亡,而在于文化守护和乡土认同。振兴乡村教育,不是对城市教育的简单复制,而要正确认识城乡差异,挖掘乡村教育的发展优势。
  三是乡村学校发展不均衡加深乡村发展不均衡。常州实施“城乡统一、以县为主”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和政府督查机制,使城乡教育差距正在缩小。一批乡村学校的基本建设、师资水平、学业质量等多项指标均不低于城区学校。但乡村学校发展也存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常州下属六区一市根据各自情况,设定区(市)镇两级财政乡村办学经费保障比例。财力有限的乡镇在学校设施设备更新迭代、教师发展培养、内涵建设项目等方面缺少投入,差距拉大。学校发展水平不高留不住学生,老百姓为孩子进城上学举家离乡,反过来影响乡村发展。

  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文化基石和纽带”,乡村教育如何振兴?
  一是把教育“融入”乡村振兴建设之中。把乡村教育融入乡村振兴建设行动,与乡村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产业建设等项目协同关联,让乡村的自然景物、乡土文化、特色产业“活”起来,既成为乡村学校育人场景,又促进乡村文化复兴。如横林镇把“冯仲云教育基地”建在学校,不仅让乡村红色文化基因植入校园,带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教育和文化作为纽带,激活乡村社会的地方性知识、自然禀赋、风俗文化、乡贤力量等资源,让乡村学校成为守护乡村文化的精神家园,重塑乡村教育地位。
  二是把乡村文化建设与乡土生活“融入”教育。乡村教育缺失了乡村文化,必然导致乡村教育与乡村儿童生活经验脱离。把乡土生活“融入”乡村学校生活,帮助儿童发现学习的意义,增进乡村认同。加强校村共建,提升办学开放性。充分利用乡镇新文明实践场所、乡村自然景物和文化场馆、乡镇农业与产业资源,让学生体验新农村之大美,追溯新农村之嬗变,传承新农村建设之薪火,留住“文化血脉”之“根”。
  三是推动城乡高质量协同发展。乡村培植出来的人能为乡村所用,对乡村治理至为重要。目前,乡村教育依赖城市教育资源供给,产出人力资源等新能量却大量流向城市。要探索建立城乡教育资源互惠共生协同发展的模式,乡村教育通过对乡土资源的教育转化,与城市教育进行交流和共融,实现乡村学校从“城市给我”到“优势互补”转变,提升文化认同与发展自信。针对乡村学校发展不均衡问题,市区两级可从资金、人才等方面做好托底与保障。对部分镇级财政支持力度不够的乡村学校,可通过“一校一案”重点扶持方式,实现乡村学校均衡优质发展。
  振兴乡村教育,我们不仅做问题的发现者,还要成为改革的实践者。像叶圣陶一样,心怀“立国之本、首在教育”的理想,通过“一镇一策”校校行、“一校一案”问诊式发展,“沃野∙圣陶”乡村教育家培养统战品牌建设、“基于乡土生活场景下育人方式的变革”前瞻项目推进,与教育联动觅良方促行动。振兴乡村教育,写好全面推进振兴乡村的常州答卷。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州市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03-2017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ChangZhou Committee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03616号 技术支持:常州风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