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提案公开 >> 内容
 
关于大力传承和弘扬长江渔文化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2-12-28 浏览次数:  字号:〖
 

0097

民盟常州市委员会

关于大力传承和弘扬长江渔文化的建议

  长江渔业孕育了丰富的水产品,也产生了衍生了繁荣的长江渔文化,与农耕文化一起,对中华民族繁衍和文明进步发挥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渔业活动和渔文化在长江历史发展过程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二者相得益彰、共同发展、缺一不可。从渔村景观环境到渔歌、渔风、渔号子、渔俗,从渔船、渔具、鱼鹰捕鱼等传统的作业方式到渔民的生产生活习性,从祖祖辈辈的渔业记忆到渔民对长江“人水合一”的感情,这些都是渔文化的重要印记和丰富遗产,在长江历史发展过程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

  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提到,要“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随着长江全流域禁渔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长江的生态环境不断转好,渔业资源逐渐恢复。截止2022年底,我市长江传统渔业生产已经全部退出,溧阳、金坛、新北、武进等地的渔村实现了整体拆除,熟悉渔业生产、留存渔家传统生活记忆、传承与文化技艺活动的中老年渔民大多转产转业。但是,渔民群体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不能很好的通过文字、艺术、媒体等手段大量、有效的记录下生产生活方式,渔民缺少向社会传播、扩散渔文化的途径和平台;同时,“三月食河豚、清明食刀鱼”等涉及江鲜的长江饮食文化,也随着禁渔制度的实施逐渐淡出大众视野。在十年“禁渔”保护长江生物多样性的背景下,绵延数千年的丰富璀璨的渔文化正日渐式微,可能面临断代失传的危险。

  2021年3月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明确提出:“要继承和弘扬长江流域优秀特色文化。”建议要像重视农耕文化一样重视渔文化,大力传承和弘扬长江渔文化,推动长江“十年禁渔”工作深入开展,共书“十年禁渔”下半篇华章。
  1、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东风,大力弘扬长江渔文化。今年1月,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正式启动,我市也即将开展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的配套建设工作。渔文化作为长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理应成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的一环。建议充分挖掘在地长江渔文化,并与当地特色文化相结合,建设长江文化馆,大力弘扬和传承长江文化,激起市民对母亲河长江的热爱。例如可以在位于长江与古运河的交汇处的孟河镇选址建馆,把长江渔文化和当地的漕运文化、道教文化、孟河医派文化等优秀的历史文化结合起来,建设一个长江文化、运河文化的综合性展馆。
  2、以禁渔之手,造文化之势,让禁渔文化和渔文化融为一体。长江渔文化的保护,应该和当地禁渔护渔文化相结合。可以在传统的禁渔手段上加入渔文化元素,比如在长江堤岸沿线全面建设禁渔文化宣传墙,在沿江化工厂搬迁的旧址建设长江禁渔主题公园等,提高禁渔工作针对性。用大数据等新兴数字技术为长江渔文化赋能,在加强长江大数据信息平台基础建设时,设立长江渔文化词条、故事库,整理口述史,深挖长江文脉内涵的资料,选择具有突出意义、重要影响、重大主题的题材建设“文化元库”。
  3、挖掘渔文化内涵,助力乡村振兴。我市在“最美乡村”建设、农村经济振兴和城乡融合方面有显著成绩。在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大战略下挖掘渔文化推动产业升级,可以让渔文化浓墨重彩的再登历史舞台,实现华丽转身。例如多维度发展水产产业,效仿扬中、靖江等地,充分利用生态养殖等方式,探索江水仿自然人工养殖,让养殖的优质水产品再次回归大众餐桌,推动“江鲜”饮食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和渔民致富。全景式开拓休闲渔业,在两湖创新区的建设中,精选当地有特色的渔村,重塑渔村原生态风貌,打造特色水乡旅游品牌;结合各区渔业的特点,错位发展休闲渔业项目,凸显当地特色;打造沉浸式体验型休闲渔业,用垂钓、撒网、泛舟等方式让游客亲身体验“日暮邀来渔唱晚,清波荡起共扬帆”的渔家之乐。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州市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03-2017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ChangZhou Committee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03616号 技术支持:常州风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