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提案公开 >> 内容
 
关于双减背景下中小学资优生培养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2-11-27 浏览次数:  字号:〖
 

0019

郭家海等8人

关于双减背景下中小学资优生培养的建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随着国际国内形式的急遽变化,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化,双减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在整体实现教育均衡化的基础上,如何切实做好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中小学教育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体现在面向所有学生的培养,同时还体现在资优生的培养。当前,面上的创新人才培养日益受到重视,资优生的培养尚有较大问题。
  资优生培养属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过去一直存在较大问题。双减前,尚有一些有一定质量的比赛以及机构在分担这一工作。双减后,随着对各种比赛的规范,以及对机构的整顿,部分领域的资优生培养受到一定的影响。
  随着二孩政策的推广,高中的扩招,当前从幼儿园到高中,整个基础教育生源都在扩增,常态化教学师资、教学场地、教学研究重点都呈一定的紧张趋势,资优生培养的投入空间相应地收到了一定程度的挤压,这与当前国家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很不一致。

  当前资优生培养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问题:
  1.潜能发现机制不够完善。多年来,对资优生的发现机制一直偏重“智优生”,侧重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竞赛成绩,对其他资质优异的学生发现与培养不足。同时对资优生的心智结构、志趣等个体因素整体考量不足,其内驱力、优势与潜能激发不够充分。
  2.培养供给单一。现有培养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同质化,无法满足资优生多元化、个性化发展需求。
  3.管理评价固化。现有部分中小学也有诸如信息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竞赛小组,或“实验班”、“分层班”乃至“荣誉班”等等班级,但是,在培养过程中,普遍缺乏对学生多元资优发展的动态评价机制。
  4.教师队伍力量不足。在双减背景下,资优生培养的教师队伍力量普遍单薄,无法满足学生多元发展的高阶思维需求。

  1.建立多元发现与指导机制,构建丰富的多层级课程体系
  (1)多维度测评,发现不同学生的优势与潜能;多层次评估,确定不同学生的发展方向。依托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学生活动中心、生涯规划中心和心理室评测中心,分梯度分层次实施生涯发展测评。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的主要思维能力和思维倾向构成,认知自我优势潜能,形成自我生涯发展规划意识与内驱力。基于多维测评数据依次推进,第一层平台是面向全体学生,结合国家课程和普通校本课程教学和考查。第二层平台是通过强基课程教学和考查,主要是对具有特殊才能及学科成绩出色的学生。第三层平台是通过校内外特殊资优学习课程教学和考查,主要是对有卓越优势潜质和学科、艺体等特长表现的学生。
  (2)构建强基拓展、特长发展、项目研究等丰富的多层级课程体系。根据前期多维度测评和多层次考查的数据档案,按非行政班合班固定课堂,对照多元智能发展进行分类、分学科和分专题教学,让学生的学科素养、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展,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发展高阶思维能力,给资优生提供个性化学习选择的机会,提升自我特长发展能力。这类课程包括有梯度、分层次的学科竞赛课程、艺体发展课程、科技创新课程、社团建设与发展课程、语言逻辑与表达课程等。基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通过各学科资优生导师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导师进行合作,面向资优生个体或者组建研究小组,提供挑战性学习机会,提供高层次学习研究的交流平台,培养其自主研究能力。这类课程主要以“学术创新课程”为依托,创设以学生为中心构建的分阶段、分层次、多环节、以项目式学习为主的创新性实验课程。在导师指导下,通过自主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网络学习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完成相应的课题研究。研究结束后在结题报告会中交流展示研究成果,并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论文,参加校级、市级、省级、全国各类各级活动或比赛,从中体验学术创新研究乐趣,在课题研究实践中提高自主学习与创新研究能力。
  2.培育多元的专业专一教师团队,统筹动态管理与评价方式
 (1)分类培育多元化的特色教师团队,实施内外联合的导师代培制度。针对学生多元培养发展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结合教师职业发展需求和专业特长,分类组建多元化的专业专一的特色教师指导团队。外引内联,打造综合培训制度,定期选派各类型教师团队中的优秀中青年教师进行专业研训,积极聘任校内名师、校外高校各学科教学名师和其他名师作为本校导师,定期指导交流,将校内研训、校本教研、外出学习融合,不断充实提升综合教研水平。
 (2)实施“合班管理”方式与“动态过程”课程机制。资优生管理推行行政班合班管理和非行政班合班管理方式,组建学习共同体,在共同的班主任的教育管理以及共同的科任教师的教学管理下,实现资优生之间的优势潜能互补互助、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分工协调、减轻负担,实现对资优生更有效的关注。在可供选择的课程基础上,实行一定范围内的走班学习,实现分层分类教学,建立每个资优生发展个性化、多元化课表。结合学校分类选课平台,根据自身发展选取强基拓展课程、特长发展课程、项目式综合研究课程,然后到对应的非行政班进行学习。
 (3)探索个性多元评价机制。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围绕资优生培养发展的个性化、多元化,针对不同的培养课程类型,分别制定评价原则。在共性评价的基础上,实行以多元智能理论、数据跟踪、量表诊断等为依据的多元测评机制,推进评价主体、评价目标、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多元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州市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03-2017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ChangZhou Committee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03616号 技术支持:常州风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