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重要会议 >> 主席会议 >> 内容
 
【调研报告】彰显我市乡愁文化特色 助力建好旅游明星城市
发布日期:2019-06-06 浏览次数:  字号:〖
 
 

彰显我市乡愁文化特色  助力建好旅游明星城市

——关于推动我市乡愁文化旅游的调查与思考

市政协文史委员会

2018年,中共常州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明确把建设高质量旅游明星城市作为我市在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抓手和奋斗指向,充分利用旅游业关联度大、牵引性强的特点,提升城市文化魅力和品质形象,提高常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对重大项目、优质资本的集聚力和吸附力,增强城乡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进入新时代,旅游的形态、业态出现了许多新动向。2019411日,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在环球时报发表文章指出:从近年来对节假日旅游市场的监测结果来看,90%以上的游客会参与各类文化活动,40%的游客会进入文博场所。人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走马观花”“到此一游,而是更注重高品质——开始从景区走向社区,从繁华闹市走向乡野小巷,从购物场所走向文博场馆,看民俗、看历史、看文化,越来越注重文化场景的体验,越来越追求个性化、深度化、特色化的品质游,越来越倾向于有文化附加价值的旅游项目。文旅融合发展的大趋势要求我们,在塑造旅游明星城市时,重视人文历史资源开发,把丰沛的人文历史资源作为旅游开发的黄金资源,把历史文化特色、特点转变成旅游特色景区、特色景点,把海内外游客对我市人文历史的关注点、兴趣点开发成旅游产品的亮点和卖点,开发乡愁文旅产品,助力旅游明星城市塑造。

一、乡愁文化是具有生命力的旅游主题

1. 乡愁所蕴含的旅游动机不容小觑

说到乡愁,人们最熟悉、最能感同身受的,恐怕就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对乡愁的描绘——鲁迅笔下的咸亨酒店、孔乙己、茴香豆、百草园、三味书屋;余光中笔下的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孟郊笔下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王维笔下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李清照笔下的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些带有烟火气的生动名篇、名句总能触碰到人们心底最柔软的部分,勾起脑海深处似曾相识的生活经历,产生对诗人笔下美景的强烈向往。

乡愁不是痛苦的忧愁,而是人们追忆过往、憧憬美好生活的心理体验。城里清冷的月亮”“村里袅袅的炊烟”“儿时垂涎欲滴的美食等场景,总能唤起人们对美好的过往生活的回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等名句的意境,总能引得人们触景生情、睹物思人。以乡愁为主题的活动总和,构成了乡愁文化。乡愁是人类共同而固有的心理活动,因此乡愁文化是有永恒生命力的话题。心在哪,人就在哪。心之所向,神之所往,引领着人们走向远方。人们常说,旅游就是眼里有风景,心里有故事,是诗与远方。故乡愁二字所蕴含的旅游动机不容小觑。

乡愁文化及由此引发乡愁游热潮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改革开放40年来,工业化、现代化、城镇化飞速推进,高楼大厦、水泥森林横空出世,人们生活远离自然,生活工作节奏加快,生存压力、竞争压力加大,产生了种种焦虑、急躁、浮躁,开始怀念曾经怡人的田园风光、曾经单纯快乐的时光,乡愁热潮的兴起,是城市急速化的产物,并非是人们渴望时代倒退,而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天人合一的追求,是对已有城市化模式的集体反思。二是改革开放40年来,国人受到了良好的文化教育,文化素养普遍提高,对历史、文学、音乐、美术等艺术成果的研究鉴赏力显著提升。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崛起,厚重而独具魅力的优秀传统文化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受到敬重,受到追捧。在物质生活得到较好改善、休闲时间较充裕的条件下,国人有钱、有闲、有雅致,开始追求更高质量的精神生活,对于旅游已不满足于好山好水好风光、好吃好玩好热闹的眼球刺激感官享受,更偏爱通过观文品史、怀古思幽来滋润心田,释放情怀。乡愁旅游的兴起,是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精神生活新追求的重要风向标。

2. 乡愁主题旅游的主要特征

以乡愁文化为主题的旅游,不同于传统浮光掠影的观光旅游,成群结队、紧张匆忙;不同于以往单调机械的历史文化游,让游客到某个陌生的地方看文物、看场馆,被动地接受当地的历史与文化;不同于早期粗放的农家乐,自驾到乡村吃农家菜、住农家屋。而是一种重在追求精神体验的、独特的旅游类型,主要有三大特征:一是内容上以文化游、精神游为主。旅游追求的是放松身心,体验快乐。旅游冲动的产生一定是有由头的,促发旅行的动力来自于目的地的独特性对人们内心需求的满足。在传统旅游阶段,更多的是随大流,是景区的推介和宣传。而乡愁文化旅游是游客对这座城市的人、事、物、景有了一定的了解,产生了好奇、产生了疑问、产生了共鸣后触发的追寻之旅,或寻找感觉,或释放情怀,或深度探究。游客来到这座城市目的明确清晰,是游客心间念头的驱使,是目的地某种文脉的召唤。二是方式上以自助游、小众游为主。乡愁文化游是从历史文化游细分出来的个性游,由于旅客个性、需求多种多样,决定了它无法以传统旅游机构组团方式进行,多数情况下是通过线上平台提供出行服务帮助,以个人背包游、结伴零散游、自助游等方式开展。三是客源市场上以成年游客居多,异地游为主。乡愁文化游是成年人为主的深度游,游客既有本地的,也有外地的,主要以他乡客为主。游客整体人文素养较高,关注细节,喜欢安静,对历史、文化类旅游产品消费需求大、要求高,需要旅游目的地提供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人文历史旅游消费产品。

3. 乡愁主题旅游线路饱受青睐

时下,各地乡愁主题的旅游线路市场表现颇为亮眼。贵州贵阳紧扣乡愁主题,以阳明哲学为内核,以乡村质朴生态为肌理,以贵州本土文化为原型,重点打造乡愁贵州项目。作家梁衡的故乡陕西霍州,依托丰富的人文资源,举办梁衡故乡·美丽霍州文旅活动,打造了锦绣辛置·文化之旅一日游线路,将乡愁元素融入到自然景观,迅速提升霍州的城市品位和吸引力。浙江环溪村,以《爱莲说》作者周敦颐第十四代后裔族居地为文化底蕴,深入挖掘莲文化内涵,并融合家规家训家风,搭建释放激情、传承乡土文化的大平台,如今已成为村民自豪的美好家园、吸引游客驻足停留的金字招牌,带活乡村休闲游,实现村民脱贫致富。安徽茂林大做乡愁旅游文章,构建区域文化符号,打造适合现代市民休闲体验的独特乡愁全域旅游地……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今天的乡愁文化游大大提升了旅游品质,扮演着推动当地旅游经济发展、提升当地文化形象的重要角色。

二、乡愁文化游可助力我市塑造旅游明星城

1. 乡愁游有望成为我市旅游的增长点

纵观各地开发旅游资源,打造旅游新亮点,尽管手法五花八门,但梳理其发展路径,共同的、规律性的模式不外乎以下几种:或是依托自然资源、地域特色,打造特色山水风光招牌;或是建设主题乐园、人造景观,打造特色游园乐园招牌;或是整理修缮古城、历史遗存,打造特色历史穿越招牌;或是综合上述几种模式,打组合拳。就我市而言,经过四十多年不懈努力,山水旅游品牌和游园乐园品牌的市场知名度不断提高,特别是游园乐园品牌影响突出。但也应看到,我市山水自然资源和兄弟城市比,并不占优势,而主题公园类旅游项目投资大,使用寿命有限,维护成本高,项目复制快,极易形成恶性竞争。所以市委在最新出台的《关于塑造高质量旅游明星城市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在新一轮产业升级暨行业洗牌中,我市旅游要保先进位,急需寻找新的、更有力的资源支撑。下一步,我们需要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中翻箱倒柜挖掘资源,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竞争思维淋漓尽致地体现到发展转型中。

另一方面,我市拥有2500多年建邑史,有丰富历史文化资源可供旅游开发。从地域风貌与自然肌理来看,我市位居江南、太湖之滨,处于长三角中心地带,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古运河穿城而过,纵横交错的河流汇成水网,大量名宅名园、石桥石碑、古祠古庙、遗址遗存,如星星点灯点缀其间,形成独特的水乡风貌。溧阳有宋团城、史侯祠,金坛有建昌圩、诸葛八阵图村落,常武大地上口耳相传着孟姜女、董永、焦尾琴、孙策大战太史慈等传说典故……这些都是开发乡愁文化旅游的好素材。

如果我们将目前零散孤立、粗糙拙朴的原生乡愁文化资源精心包装,凝练其中的乡土认同和集体记忆,就可以开发一批又一批叫得响、记得住、心向往的旅游新产品,培育旅游新业态,创造旅游新价值,开拓旅游新市场。

2. 乡愁文化游可助力我市旅游品牌打造

打造文化名城、乐园之都、度假胜地、食美常州四大旅游品牌,是市委总结我市旅游优势,顺应未来旅游发展新趋势,塑造高质量旅游明星城市作出的战略部署。

彰显乡愁文化特色,开发乡愁文化旅游,能较好地助力这四大旅游品牌塑造。绍兴市充分挖掘鲁迅对乡愁绘声绘色的描写,以他笔下的孔乙己、闰土、阿Q、祥林嫂、百草园、咸亨酒店等人物和场景作为乡愁元素,打造了文学乡愁游;以兰亭序旧址为依托,以曲水流觞的典故为内容,打造了艺术乡愁游。乡愁游带活了山水游、升级了乡村游,使绍兴成为了旅游热门城市。作为有影响的历史文化名城,我们并不逊于绍兴,重量级历史人物在常留下的名诗名篇、足迹遗迹比比皆是。如,苏东坡除夕夜宿常州郊外,也就是在东坡公园舣舟亭,直抒胸臆写下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身一夜许相依,其意境不逊于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以此为题材完全可以推出常州乡愁游。又如,文天祥抗元失败被俘,在押赴京都时途经常州,目睹元军屠城惨景悲愤而作《过常州》,其中千里山河在,烟火几家有一句引发了古今多少人对常州这座城市的感慨,可以说是极好的乡愁游引信。只要我们设法把这些故事讲好,是完全可以成为旅游新卖点,提升文化名城成色的。

另外,放眼国内,文化名城、乐园之都、度假胜地、美食常州这四张旅游品牌并非常州独有。我们唯有将历史赋予的文化内涵,融入四大品牌打造中,才能凸显地域特色,拉长四大品牌旅游产业链。

三、推动我市开展乡愁文化旅游的几点建议

1. 聚焦乡愁文化热门话题,开发一批乡愁文化旅游线路

乡愁游在常州,乡愁游到常州。促成游常州解乡愁,关键是我市要顺应时代潮流,围绕时代发展的亮点、国家建设的重点、社会关注的焦点和人们追捧的热点,借助智能互联网传播快速聚焦热点,加快开发一批乡愁旅游网红产品

我市可供乡愁文化旅游开发的题材领域宽阔,内容丰富。就当下时代发展潮流而言,可供开发的热门线路就很多。比如,围绕正由党中央牵头的大运河文化景观带建设重头戏,抓住运河文化热潮兴起的机遇,以运河文化遗址遗迹为主题,开发母亲河乡愁游。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大运河遗址常州精华段长39公里,运河周边古迹众多,有道不尽的乡愁故事,特别是青果巷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经多年修缮后对外开放,完全有条件推出亮眼的乡愁旅游产品。又比如,围绕红色文化热潮的兴起,开发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追忆乡愁游。我市红色文化游虽比不得国内许多著名红色根据地,但我市拥有重量级的红色名人。2014年习总书记视察江苏时,专门列举了江苏四大红色名人,除周恩来外,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都是常州人。他们有着说不完传奇经历,道不尽的革命故事,且长期以来史学界、艺术界已推出了大量三杰主题的研究成果和文艺作品,在国内外影响深远,在世人心目中地位崇高,深受敬仰。红色文化游的深度发展,更离不开对红色名人的缅怀追忆。再加陈毅元帅、栗裕将军领导的新四军在我市留下的战斗足迹、美谈佳话,都具备打造乡愁游的可能。再如,围绕优秀传统文化热潮兴起,抓住国人越来越重视传诵经典、欣赏国宝、探究历史的机遇,开发各种品读历史、对话先贤的文史主题乡愁游。我市历史名人众多,影响广泛。他们中的许多人是科学技术、思想理论、文学艺术等领域的开拓者、一代宗师。常州学派、常州画派、阳湖文派、常州诗派、孟河医派等至今依旧是相关领域从业者前来朝圣的文化地标。最近热播的电视剧《老中医》,就是以孟河医派为原型创作的,反映了孟河医派创始人的精湛医术和中医文化的强大魅力。我们要用好这些机遇,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乡愁游产品。建议市文旅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团队,对我市乡愁文化题材进行梳理认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吸收兄弟城市成功经验,及早确立一批优先开发的乡愁旅游主题,建立持续开发的题材储备菜单。

2. 丰富乡愁文化旅游内容,完善乡愁文化旅游体系

一是强化乡愁文化景观保护与呈现。原汁原味、原始风貌是最好的乡愁文化景观。我市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拥有开展乡愁游的文化景观,要及早画出我市人文景观图,加强对这些景观的保护。习总书记在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实事求是确定城市定位,科学规划和务实行动,避免走弯路;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一个地方的山水脉络、地理风貌,是一个地方独有的景观。纹路清晰可辨的街巷肌理、纵横交错的民居杂院中溢出来的古典之美和历史沧桑感,是人们无法从今天的复制品中体味到的。一座未抛弃过去的历史名城,用不着剖开层层夯土,就能看见岁月留下的痕迹,就能触发人们思古的情怀,就能拨动乡愁的心弦。厦门鼓浪屿面积不到1.8平方公里,依靠目前的技术手段和经济实力,架一座桥、打通一条隧道是小事一桩。但作为国际旅游城市,厦门坚持保留岛上原始风貌,从2012年起岛上就禁止新建房屋、禁止机动车行驶。日复一日的渡轮、嘶哑而熟悉的汽笛声、迎浪奋飞的海鸥以及美丽的海岛传说,犹如散发着魔力,不断吸引着海内外游客。现在,岛上每天游人如织,上岛人数必须控制在5万人以内。

在旅游明星城市塑造过程中,我们要认真总结过去四十多年城市大扩张、大建设的教训,在新一轮城市规划中运用超前的眼光,画好一张彰显常州乡愁特色的人文景观图,制订相关保护条例,标注重点、划出红线,加强对文化遗产普查发现的古窑址、矿冶遗址、军事遗址、码头、庙坛祠堂、店铺作坊、牌坊石刻、亭台楼阙、池塘井泉、古墓葬等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系统保护历史街区、历史街巷、历史建筑,着力恢复历史城区三河四城的历史空间形态和城市肌理;在此基础上计划恢复历史上比较有影响的标志性景观,比如三吴第一楼大观楼,复原古城一楼一塔(天宁宝塔)一阁(仰苏阁)的文化风貌;利用已修复的历史建筑,运用高科技手段,设立展示馆,呈现旧时大运河精华段——由古桥、古民居、古园林等组成的水系景观,再现常州江南水乡的韵味;美化城市景观体系,探索建设景观道路、景观廊道,建设一批展示常州厚重历史文化的雕塑;加快修缮古镇古村的标志性建筑,以古桥、古树为重点开展周边环境整治,细化设置沿线路口指示牌,突出乡愁的实景演绎式解读。

着眼于正在进行的美丽乡村建设,基于全域旅游大视野,打造乡村乡愁旅游新亮点和乡愁产业增长点。梳理出全域乡村乡愁文化新亮点,讲好乡愁故事,串珠成线,连线成片,形成品牌。

建设中,对于较完整的古村落,宁可慢一点,也不要急于搞开发,避免建设性破坏。采用因地制宜地选择原址改造、保老建新和异地兴建等保护办法,把村落建成外地客人享受乡村美景、体验农耕情趣、寻找失落乡愁的综合基站。

二是开发打造一批乡愁文化游活动项目。乡愁游是个性游,但不能孤立推进,要按照旅游++旅游的开发理念打造专题旅游线路,努力开发出体验性强、互动性强的旅游项目,如举办江南丝竹节、民俗艺术节、时令丰收节、江(湖)鲜美食节、诗酒茶文化节等系列活动,延长乡愁文化旅游产业链,保持城市热度。在历史街区、景区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演出,展示常州传统文化,通过特色业态集聚区,丰富体验类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借鉴镇江醋博物馆做法,在传统参观中融入现场酿制环节,增强游客互动,使游客获得更多的精神享受和文化回味,力求让人身心更放松、感受更丰富。

三是推出特色乡愁文化旅游纪念品。围绕乡愁旅游主题,设计制作一批简洁介绍常州历史文化的、精致的书籍、手绘地图、音像制品、纪念章等宣传推介品,让游客快速阅读常州、了解常州、记住常州;开发一批有常州特色的非遗精品、旅游食品、手工艺品、工艺美术品等纪念品,以无声的方式走出常州、宣传常州;以常州厚重的历史文化为内容,把常州元素、常州符号加载到实用品上,开发一批能满足游客需求、凸现地方乡愁的常州印象”“常州游礼”“常州手信文创产品,提升常州旅游影响力。

3. 加强对乡愁旅游的组织领导,推动乡愁游高质量发展

一是要强化对乡愁游的宣传研发。浙江台州联合央视,举办中华诗会争霸赛,通过回味历代诗人笔下的台州风光、人文轶事,吸引广大诗歌爱好者和观众追寻诗意台州,带动旅游兴起。台州模式告诉我们,要重视载体设计,谋划举办有影响的活动,深化与大媒体、新媒体合作,巧妙宣传常州乡愁文化游,强化形成常州故事多,乡愁游去常州的市场引导。同时,要组织市内外有关专家,强化对我市人文历史资源的深度研究和解读,通过创作小说、拍摄电影、发表文章、出版图书、举办论坛等途径,扩大常州历史文化在全国的知名度、美誉度,使我市丰厚的人文历史资源成为乡愁旅游开发永不枯竭的金矿

二是发挥好市场对乡愁游的主导作用。乡愁旅游是新型旅游产品,具有商品属性,其消费的多样性、灵活性、流动性,与过去政府主导开发的山水风景游、主题乐园游有所不同,市场调节特征非常明显。市场经济,市场说了算。乡愁游产品对不对路,消费需求有什么新动向、新变化,业内企业反应最灵敏,适应能力最强。从兄弟城市的经验来看,更多地是依靠民间的力量、市场的力量。因此,我市发展乡愁文化游,要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始终坚持市场对乡愁游的主导作用,通过出台相应的激励措施,鼓励国内外文创大师、艺术大家来常设立工作室,引导社会资本力量来常投资创业,兴办各类开发乡愁文化旅游产品的创意文化企业,兴办为乡愁旅游配套的宾馆、民宿、餐饮等服务企业,激活乡愁文化旅游一盘棋。

三是引导好原住民参与乡愁游开发。原住民及其生活方式本身就是乡愁游目的地的一道景观,是组成乡愁文化的重要元素。要加强宣传引导,调动原住民参与发展乡愁文化游的积极性,主动配合政府对周边环境整治改造。出台相应激励措施,鼓励原住民依托现有资源,开设民间博物馆、收藏馆等,展陈有本土风味的藏品、实物,让我市乡愁游有模有样;鼓励有条件的原住民,开设各类有特色民宿、客栈,并把常州非遗制作、表演嵌入其中,让我市乡愁游更加有声有色;开设各类土菜馆、土特产店,提供地方风味浓厚的餐饮和土特产品等,让我市乡愁游更加有滋有味。总之,以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开发旅游产品,要重视引导发挥好原住民的作用,让原住民受到尊重、得到实惠,增加成就感、获得感,防止滑入乡民居民被动接受、冷眼旁观的发展模式。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州市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03-2017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ChangZhou Committee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03616号 技术支持:常州风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